我們跟父母生氣,並不是因為他們做錯了事情,而是因為…….

我們跟父母生氣,氣得不是他們做錯了什麼,而是氣他們不該成為犯錯的人。

01

我們跟父母生氣,並不是因為他們做錯了事情,而是因為…….

前幾天和朋友曉明聊天,他告訴我,他媽和幾個朋友一起去香港旅遊,回來的時候買了一隻OMEGA的手錶作為他三十歲的生日禮物。

他媽當時還特別特別得意自己,能夠省錢。原話是這樣的:你知道不OMEGA這個品牌的手錶可貴了,國際大品牌。你知道不,我那天運氣好,原價五萬八,現在商家搞促銷,只要一千八。 你看看這手錶做工多好啊!

曉明聽到他媽這樣說,真的是差點吐血。

於是,他忍不住對他媽說:你對這些不懂的東西,就別買。你就想想看原價五萬八,一下子只要一千八。如果你是商家會不會賣!實際上,這表連100元都不值。

她媽聽了後,忍不住嘟囔了一句,不會吧?然後,就默默走開了。就這樣,他媽一個星期都沒有說話,就像一個犯錯的小孩。

很多時候,我們的爸媽犯了點小錯,但是,他們的用意往往是好的。如果總是計較誰對誰錯,就會傷害了他們。

02

我們跟父母生氣,並不是因為他們做錯了事情,而是因為…….

不是發什麼養生文:這個不能吃,那個不能吃;

就是發一大堆謠言信息:必須轉發的內容;

有時候,還轉發一大堆的“註冊有紅包”一定要讓她弄下。

為了這個事情,她都不知道和她媽說了多少次了:這些人就是騙你錢的。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的。

但事實上,爸媽做這些事情對子女並沒有實質影響。

而玲玲總是忍不住的要說幾句,發發脾氣,希望爸媽能把她說的話當回事。

03

我們跟父母生氣,並不是因為他們做錯了事情,而是因為…….

類似的情況有很多。

我曾經看到過一個帖子:為什麼每次爸媽犯很幼稚的錯誤時,自己總是控制不住脾氣想要指責他們?

回覆裡讓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我們跟父母生氣,氣得不是他們做錯了什麼,而是氣他們不該成為犯錯的人。

大概去年年前,我媽突然迷上了做菜,每天回來都變各種樣式。關鍵的點是,菜的樣式是南方,口味是北方,味道搭配的稀奇古怪。害我每天吃飯都有陰影了。

關鍵是,她每次還特別期待地問我,好吃不?

我實在不願意傷害她的一番用心,就只能敷衍的告訴她,好吃。

直到有一天下班回來,她讓我自己隨便外面吃點,她懶得做。

那一刻我才明白,她之前為什麼總要問我好不好吃。

她希望用自己的業餘時間,儘量帶我吃盡天下美食。但是,他又怕我吃不習慣南方的口味。

但我明白的太晚,無意間已經傷害了她太多次。

王朔曾經寫給女兒一段話:我不記得愛過自己的父母。小的時候是怕他們,大一點開始煩他們,再後來是針尖對麥芒,見面就吵;再後來是瞧不上他們,躲著他們,一方面覺得對他們有責任,應該對他們好一點,但就是做不出來、裝都裝不出來;再後來,一想起他們就心裡難過。

世上最讓人追悔莫及的事情就是,你自以為是地把一張臭臉甩給爸媽看,告訴他們,你們錯了,你們真笨,你們真傻。

三毛曾經說過:父母的年紀比較大了,要改變一個成年人的觀念總是困難的……在許多地方,要學會諒解父母:

讓他們問一些自己理解不了的問題;

讓他們犯一些幼稚、低級的錯誤;

讓他們說一些你不認同的話,發表一些落伍的觀點;

讓他們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儘管那些事情可能會引起你的厭惡;

……

別急著對自己的父母說教,有時候,在父母面前裝裝傻,就是一種孝順。孝順不是讓他們覺得我們好,而是讓他們依舊覺得自己好,自己有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