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財報的祕密

網易2017年的四季報可謂看點多多,最吸引眼球的可能是其淨利潤同比下滑65.1%。但細看之下,財報數據中還藏著很多秘密。

縱覽網易2016年—2017年八個季度的財報,2017年四季報出現了很多“首次”:首次將電商業務單列,淨收入46.54億元,同比增長46.54億元;整體淨營收首次突破140億達146.08億元,而上個季度和上年同期分別為124.78億、120.99億元;而最大業務單元遊戲的淨營收首次降至60%以下為54.79%;電商淨收入佔比則增至31.85%,成為第二大收入板塊;遊戲毛利率降至8個季度以來最低。

在互聯網圈,網易和其掌門人丁磊神一樣的存在,一家以遊戲、新聞和郵箱為主的公司,居然在幾乎板結化的電商行業撕開一條口子;丁老闆更是時不時兜售一下自己的豬肉;而社交化營銷更是隔一段時間就刷屏朋友圈。這兩年,直播、音樂的頭部玩家都能看到網易的影子。

網易也越來越龐大。但通過其公開的財報數據,我們依然可以看到起內在的邏輯主線,整個業務處於轉型期,降低遊戲收入比例,發展多維度收入點,從而擺脫收入單一的困境。

電商崛起

在網易的業務板塊中,電商屬於後起之秀,也是唯一一個在收入上暴增的單元。

考拉和網易嚴選組成了網易電商業務,一個海淘平臺,一個B2C平臺。網易進入電商領域其實並不意外,其旗下的郵箱、新聞網站客戶端、網易音樂、直播、遊戲等等,都是流量大戶,如果按照互聯網的生態邏輯,將這些流量二次甚至多次變現是必然趨勢,還有什麼比電商更合適的,君不見騰訊也是這麼幹的嗎。

相比獨立平臺,比如跨境電商洋碼頭和B2C平臺凡客,網易擁有天然的流量優勢。但相比綜合型平臺,網易優勢並不明顯,但網易卻硬生生撕開了一條口子。選擇此時將電商業務單列,足見其信心十足。

在過去兩年的8個季度中,前7個季度,電商是和郵箱、其它業務綜合在一起披露的,而2017年第四季度,電商業務單獨披露,淨收入達到46.54億元,佔整體淨收入31.85%。這是什麼概念?

我們根據公開數據對比一下:在前7個季度(2016年1季度—2017年3季度)中,郵箱、電商和其它業務淨收入加起來佔比整體營收的數據分別是19.04%、22.15%、22.58%、20.45%、18.38%、25.04、29.93%;而2017年第四季度僅電商一項佔比就達到31.85%。

這數據也可以倒推出,網易的郵箱業務基本處於穩定狀態,不太可能有大幅度的增長。這個曾經的第二大收入源讓位給電商,考拉和嚴選從2016年第四季度至2017年第四季度的一年間,收入暴增30億元。

但電商的硬傷在利潤上,近8個季度中,遊戲的毛利率儘管一路走低,但是依然保持在60%以上;廣告的毛利率除了去年一季度(57.3%)外,其它7個季度都在65%以上;而電商的毛利率在去年第四季度只有7.4%。同時,在2016年三季度的電商、郵箱和其它業務綜合統計時,毛利率還有33.5%,但是進入2017年,這三項業務的毛利率已經降至11%左右,也可看出,隨著電商收入的增加,同時也拉低了毛利率。

儘管財報中並未披露電商的淨利潤,但是按此計算,應該依然處於虧損狀態。電商雖然貴為第二大收入來源,但目前依然處於賠錢賺吆喝狀態。

網易財報的秘密

遊戲佔比猛降

遊戲一直是網易的最大現金牛,但其過高的比重也曾被質疑收入單一,並且國內的遊戲行業屬於高風險高收益。儘管網易已經成為僅次於騰訊的第二大遊戲巨頭,但是其估值依然受制於此,作為美股上市公司,這個很重要。

其實在騰訊的業務機構中,遊戲也在逐步降低佔比。2017年第一季度財報公佈時,就有評論拿網易與其比較。當時網易遊戲淨收入佔整體收入比例高達78.68%,而在2016年的四個季度中,這一數據也沒有低於70%的。進入去年第二季度,網易遊戲的佔比才開始逐步降低,第二季度降至70%,第三季度為65%,直至第四季度降至54.79%。

同時,第四季度的毛利率也出現同比和環比下降,公司給出的解釋是自研手遊如《陰陽師》的收入貢獻下滑導致。而從去年四個季度的淨營收來看,也呈現一路下滑的趨勢,四個季度分別為107億元、94.3億元、81.12億元和80.04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第四季度,網易推出了吃雞手遊《荒野行動》,不知是推出時間問題還是其它問題,其並沒有趁著吃雞遊戲的火爆而彌補《陰陽師》、《倩女幽魂》手遊版的下滑。

但無論如何,網易正在優化其業務結構,遊戲依然是最大現金牛,但適當降低其佔比;電商升級為第二大板塊,勢必將繼續戰略加碼;而郵箱業務作為起家功臣,基本處於穩定狀態;而佔比最低的廣告服務,短時間內也不會又太亮眼的表現,相比2016年,2017年的收入佔比出現小幅下滑,最低的去年第一季度佔比只有3.27,最高也只有5%,而在2016年,第一季度最低也有4.97%。

在四季報公佈後,網易股價一度下跌4.5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