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大學畢業生寧願去北漂蝸居,也不願去小城市?

網友一:

不提什麼經濟發達,交通便利,產業集中,大公司多,思想文化開放,個人自由,這些是人都知道的事兒了。就說個身邊人的例子。很普通的普通人的例子。這是五年前了,當時還沒現在經濟差還沒資本寒冬。

沒有高學歷,只是個普通家庭專科畢業學財會的女孩子。我老家是沿海二線城市,論經濟好於很多同級別城市。這個人,畢業兩年,只能在一個幾個人的小公司,當然我也在。一個月一千五。就是簡單的出納,學不到什麼。就這份破工作也是找了幾個月。

大公司進不去,好公司看關係,只能投簡歷找工作。即使他去同類別的公司最多2000頂天了。然而我哪裡的消費,除了房價,和北上廣沒區別。後來他的男朋友去了北京,安定了一年要他也去。他剛去三天隨便投了幾個簡歷,就有公司面試錄用,三千五,他跟滿足了。因為這種事情不可能出現在小城市。

為什麼很多大學畢業生寧願去北漂蝸居,也不願去小城市?

網友二:

有想法和想有更好前途的畢業生去北漂是更好的選擇,無論是工作經驗和自我實現價值上北漂更好表現,未來回到家鄉小城市無論工作經驗和眼光是小城市無法可比的。蝸居在慘,為了未來奮鬥是超級值得的,回到小地方可能你有一份安逸的工作工資低不說,傳統經營理念和工作方法會使你慢慢的變得和那些老油條一樣,對未來只有幻想,只看眼下不看未來。

所以有機會去北上廣工作和想去的一定要去好好奮鬥成功與否不重要,自己努力了,這個過程是完美,是值得自己回味的人生,也可以做到人生無悔吧。

網友三:

我是湖南人,60後,1984年讀書離開湖南最南端的縣城。1986年畢業回到距離老家200多公里的另外一個縣城央企。1995年來到長沙,一無所有。現在,安居樂業。

2000年前,沿海(如深圳)及北上廣誘惑很大,2000年後,特別是隨著網絡、高速公路、高鐵的快速發展,一切都變了,距離不再是問題,信息不再是問題……漂族,應該越來越少。

為什麼很多大學畢業生寧願去北漂蝸居,也不願去小城市?

網友四:

有人可能會是因為打小以來的北京情愫,骨子裡嚮往衚衕巷裡的老北京冰糖葫蘆串兒和韻味十足的京片子。有人可能會是被北京包容多元的心胸所吸引,那個保守落後的家鄉小城可能難以給他足夠的理解。有人可能會是因為北京聚集了一群和自己一樣追求夢想的人,寧願蝸居也要追尋那個熠熠生輝的夢想。有人可能會是因為不屑於小城的安逸、守舊和複雜的人際關係,更加嚮往一處自由且公平的土壤。北京,棲息了無數北漂者對於自己事業制高點的想象,同時也無情揉碎了很多北漂族曾經的驕傲。

為什麼很多大學畢業生寧願去北漂蝸居,也不願去小城市?

網友五:

我就是個漂,但不是漂在北京,但我覺得我完全可以回答你這個問題。首先,年輕人更喜歡大城市,這一點我不否認,但這隻能其中的一個原因,和生存的壓力一比也微不足道。其次,在老家根本無法找到相對合適的工作,像那些大領導在臺上講的轉變就業觀念這樣的冠冕堂皇的話聽過就好了,別太當真。

我本人是大學本科畢業,出生在一個5線小城市下面的小鎮,我們這沒有什麼公司,只有一些沿街的店面,最大的產業就是鎮子上的一家面積大約1000平方的超市,難不成要去超市當理貨員,還是給那些沿街的店鋪看店,換取每月1000多塊錢的工資?好了,私企這條路有不通了,那只有國企和公務員了,但是好的國企在哪都是香餑餑,(比如說四大行)確實在我們這也有支行,待遇上來說也還不錯,但是這種企業可不是我這樣的沒權沒勢人能進的。

為什麼很多大學畢業生寧願去北漂蝸居,也不願去小城市?

網友六:

我是地道的東北女孩,我也很熱愛我的家鄉和人民。雖然我的家鄉是東北某省會,但是不好意思的是我從初中開始的願望就是離開東北,去北上廣。後來我實現了,畢業之後去了廣州,三年後辭職的時候20多萬,不算很多。如果讓我再選我還是會離開家鄉。

這也是很多東北年輕人的普遍選擇。工資收入絕不是唯一的原因,我覺得另一個重要因素是你在大城市很看到更多希望,生活充滿了更多可能。如果你看過東北某省的春晚你可能會驚訝這是什麼年代了還這樣。落後不是藉口,讓人過得憋屈壓抑才是主要問題。

為什麼很多大學畢業生寧願去北漂蝸居,也不願去小城市?

綜上所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