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有哪些很好吃的小吃?

寒風

江西小城宜春,因紫砂壺而聞名,因為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宜春人也都是重口味。

“嗜辣成性”的當地人,把各種肉類、丸子、青菜,用竹籤串成一串,或炸或煮,香得夠味,辣得過癮!

宜春街頭,小吃店物美價廉。大姐大媽們推車賣自己醃製的姜、蘿蔔、茄子幹、南瓜乾等,味道不錯;還有一些賣自制的麻辣小食,豆腐乾、海白菜、腐竹、藕片等等,嚐個鮮還是不錯的。

要說宜春有哪些小吃很好吃,多著呢!

袁州炒扎粉,既是和米飯一樣的主食,又是一種可以打零口當點心的小吃。大部分的炒扎粉的配料沒有味精,只有鹽與醬油,加蛋與肉已經很"豪華"了

。堅而不硬,脆而不糊,油而不膩,味香噴噴,柔韌、滑潤、香辣,鮮美可口。

到了宜春沒有吃宜春正宗炒粉那是等於沒有到過宜春。差不多地位相當於在武漢的熱乾麵吧,要吃每天趁早當早餐哦!

樟樹清湯,其實就是小餛飩,大概是國內個頭最小的了,也稱之為“猴子”包面。

有著數百年的歷史,從明末清初開始成形,是一道久享盛名的風味小吃。

鮮豬肉作餡,拌以香油、油渣,撒以蔥花和香菜。其皮薄透明,餡滿而實,香味誘人,鹹淡可口。

吃的時候,還可以根據個人口味,佐以胡椒粉或辣椒末,更加味美。

業主挑著清湯擔,搖著小銅鑼,走街串巷叫賣。

比如街頭挑著木桶賣的水豆腐,放糖放醬油皆可,滑嫩可口,塊把錢元一碗,是不可多得的美食。

除了水豆腐,米豆腐也很不錯的。它是以大米為原料,做出來後像“豆腐”,所以叫“米豆腐”。

淺黃色的米豆腐切成小片,煮熟了在上面澆上熟豬油、辣椒粉和姜蔥等調料一拌,吃一口,哎,那種特別的味道。在炎熱的夏天,一份美味的米豆腐能讓人瞬間涼爽、心情愉悅。

比如油燈盞,油炸出來的油燈盞香酥可口,因外形像古代的燈盞而得名。兒時街上那隨處可見的油燈盞小販現在已經芳蹤難尋,今僅有青龍旁邊偶有小攤在叫賣。

紅薯粑粑是許多宜春人家裡的傳統小零食。

用蒸熟的紅薯去皮壓成泥,加上適量糯米粉後搓成可愛的小丸子,最後用油炸定型。金黃色的丸子薯香撲鼻,引人口水,外脆內軟不粘牙,一口一個,那味道讓人留戀!

如今街頭小販賣的都是早已炸好的丸子,可以隨處在街邊或菜場等地買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