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興廢事72——一個家族拯救了漢文化

六朝興廢事72——一個家族拯救了漢文化

上次說到,謝安步步上位,終於做到了宰相的位置。而大權臣桓溫的離世,讓東晉王朝進入了新老交替的時代,被寄予眾多希望的謝安正式出來統領新時代,東晉王朝的第四號大家族,陳郡謝氏,在謝安手裡,走向了輝煌之路。

公元373年,這一年是個重要的年份,因為這一年發生了兩件大事,直接影響到了十年之後的一場大戰的發生。

第一件大事就是這年七月,把控東晉皇朝二十年的大權臣桓溫,掛了。桓老叔從永和十年的公元354年把殷浩直接當廢紙廢了之後,一直掌控著東晉朝廷的最高話事權,那是呼風喚雨無所不能。公元373年,這位曾經立志平天下的桓溫,在權術面前倒下了,落得個功過參半的人生。

這年九月,朝廷下令,升任當時的吏部尚書謝安為尚書僕射加後將軍。謝安這位為拯救家族的才子,終於登上了權力的核心位置。掌權的謝安和當時的琅琊王氏名人王彪之一道開始了王謝同權時代。而那位太原王氏的王坦之,也同樣升任中書令,但是在謝安與王彪之面前,就沒那麼大的名氣了(在接見桓溫的一次失敗中沒了粉絲)。

六朝興廢事72——一個家族拯救了漢文化

第二件大事就是,前秦大軍在苻堅授意下,進攻並拿下了東晉的益州、梁州,對東晉形成巨大的威脅。相信大夥都明白,東晉朝廷的都城是在建康,就是今天的南京,而益州就是今天的四川。要從四川去南京,今天的選擇當然很多,飛機高鐵啥的都有。在當年,從益州去建康,最多也是最好的選擇就是,沿江而下。益州和建康同樣處於長江上,那是一脈相連的,如果益州在敵人手裡,就好像在自己頭部懸顆炸彈。敵人在上游倒洗腳水、工業廢水的,你在下游就要喝洗腳水、工業廢水,敵人在上游拉屎拉尿,那你在下游就要...

所以說益州的得失對東晉朝廷是關係重大的,縱觀中國古代由北向南的統一戰爭中,直接在長江強渡的渡江戰役壓根就沒有(中國古代)。北方統一南方的最好用、用得最多的招數,就是從長江上中游沿江而下,把長江天險變成運送軍隊的利器,進而完成對南方的統一。西晉統一是沿江而下,隋朝統一是沿江而下,元朝統一也是沿江而下。都是打下四川,然後順著長江進發,一舉拿下南方政權。

六朝興廢事72——一個家族拯救了漢文化

而這一年,東晉的益州被奪走了。自然地,東晉就進入一個日夜被威脅著的局勢。

我們這兩件大事連在一起,就可以看出,十年後的淝水之戰,其實是在這一年拉開序幕的。

謝安擔任輔政後,轉變了桓溫時期的施政綱領。他要實行的政策方針是——平衡各家勢力,達成一種相互倚重相互制衡的狀態。而這個政策的最初提出者,就是東晉開國頭號功臣,王導王丞相,所以大夥後來對謝安有一種稱讚,說謝安就是王導,而且才華又更勝一籌。

我們看東晉四大家族的故事,會發現這樣的一個有趣現象,就是主張權力制衡的家族,琅琊王氏和陳郡謝氏,最後收穫的是家族的長久活躍,人氣地位久居不下。而主張大權獨攬、打破平衡的潁川庾氏和譙國桓氏,最後卻止步於東晉當朝,不能延續家族命運。

我想造成這樣結果的原因,最簡單的一個就是:打破制衡自然會得罪其他所有的上層貴族(包括皇族),人們臣服的只是今天得勢的你,當你哪天遭遇事故失勢了,別人非但不會安慰你一句沒事,來一個雪中送炭,反而會踩你一腳雪上加霜。而主張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的平衡策略,那是共同掌權,共同貪汙,那是一條船的。哪天你不行了,大夥為了自身家族利益,自然會給你一定的支持,到時候東山再起,就不是夢了。

六朝興廢事72——一個家族拯救了漢文化

王謝兩家十分明白東晉朝廷是一個怎樣的朝廷,你巴結皇帝,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那是沒用的,東晉的皇帝,那基本就是今天的英國國王,那就是擺設,大權都是下面貴族們把控的,貴族們說你廢了,那你絕對就是廢了,別想翻身了,起碼在東晉朝別想,滾吧。貴族們說你大大滴好,那你就是大大滴好,就算你躲在山溝裡,那也是逃不了的。潁川庾氏錯就錯在以為掌控了皇帝就可以為所欲為,結果是國家一塌糊塗,自身也難逃宿命。

譙國桓氏在謝安時還是十分可以的,地位沒被削弱。桓氏的倒黴就倒在,桓溫的兒子,著名的篡國者桓玄不知天高地厚,搶了擺設用的皇帝位子,說以後皇帝不是擺設了,我說了算,我身兼皇帝和話事者,你們洗洗睡吧。一下子惹怒了當時的貴族們,最後大夥齊心協力,一把讓桓氏徹底歇氣。

謝安是明白人,所以他上位沒有大權獨攬,沒有趕盡殺絕,而是平衡著每一個家族的勢力,保持著一個大家穩妥發展的局勢,一句話說白就是:老哥,穩。

公元376年,著名的太后褚蒜子認為孝武帝成年(孝武帝出生於公元362年,當時15歲),於是宣佈還政皇帝,自己選擇頤養天年。而褚太后這一次還政,真的就是最後一次了。

孝武帝說是成年了,其實也才15歲,況且東晉皇帝吧,也實在沒有說掌權一說的。褚太后走了,謝安馬上以中書監上任錄尚書事,可算是可以完全按照自己意願辦事了。馬上的,一系列平衡家族勢力的措施就展開了。

公元376年,謝安讓當時太原王氏的王蘊(外戚,女兒是孝武帝的皇后)接任桓溫老弟桓衝的徐州刺史一職。接著讓桓衝都督七州軍事,兼任荊州刺史。琅琊王氏的王彪之繼續和自己掌權(王坦之在公元375年掛了)。

當朝幾個大家族給謝安平衡了之後,謝安當然不會忘了給自己的謝氏一點恩惠,當初自己東山再起,為的就是振興謝氏,今天大權在手,自然要幹一點大事。

謝氏雖然在內掌權十分威風,但是一個家族要成為權臣,光輔政是沒用的,那還需要的就是——軍權。

六朝興廢事72——一個家族拯救了漢文化

但是朝廷的心腹核心地帶荊州是桓氏的天下,桓衝掌控著這家族產業,一時不能亂動。怎麼辦?謝安把眼光放在了當年郗鑑家族勢力地帶,兗州徐州一帶。

郗鑑的家族在兒子郗曇和郗愔時還是十分霸氣的,但是桓溫上臺了,那就神都怕他三分了,郗氏也就此慢慢遠離朝廷中樞了。謝安現在就瞅準了這個建康北部的真空地帶,插一手進去。

公元377年,輔政的王彪之病逝,謝安也正式推舉自己的侄子謝玄為兗州刺史,坐鎮廣陵(今天江蘇揚州)。公元379年,謝玄兼領徐州刺史,把駐軍地點改為北府(今天江蘇鎮江),謝氏開始發展起自己的軍事力量。

謝玄坐鎮北府後,招募了一大批將領能人,像劉牢之、何謙、諸葛侃、高衡、劉軌、田洛、孫無終等,組成了一個在中國古代歷史十分著名的軍隊,被稱為中國古代五大精銳部隊的——北府兵。這次組建北府兵,不單隻讓謝氏從此長盛不衰,更是讓整個中原華夏文化得以保存下去。

北府兵在組建後,就成了東晉王朝的支柱,擔負起了挽救東晉王朝的重任。

公元378年四月,前秦發兵襄陽,開始了大舉南下前的小較量。東晉朝廷讓荊州刺史桓沖和兗州刺史謝玄發兵救援。謝玄派何謙帶領北府兵出擊,掀開了北府兵的第一場作戰。公元379年,襄陽失陷,東晉失去北方門戶,面臨巨大威脅。前秦大軍趁勢進發,先後拿下彭城、盱眙等城,形勢對東晉更加不妙。

緊急時刻,謝安讓謝玄領五萬北府兵出兵抗敵,挽救朝廷局勢。最後謝玄四戰四勝,徹底打響北府兵的名氣,挽救了東晉的敗勢,暫時制止了前秦的攻勢。謝安也因功被封建昌縣公(公爵),而謝玄也受封東興縣侯(侯爵)。

公元383年,前秦苻堅不顧手下的反對,親率百萬大軍南下,與東晉爆發了著名的淝水之戰。

聽到前秦大軍南下的消息,東晉朝廷可是亂做一團,大臣們請假的請假,寫信給前秦親戚留後路的留後路,不出聲的不出聲,總之就認定,這次一定輸。而健康的地下賭場也開盤賭起這次戰爭的結果來了。

唯獨謝安一人鎮定自若,照樣吃照樣喝,逛街看電影去夜店一樣沒少(人家當年出海遇大風一點事都沒,現在敵人還在遙遠的北方,更是不會怕)。皇帝見謝安這麼淡定,於是就讓他擔任征討大都督,主持整個對敵策略。

謝安等的就是朝廷的一紙證書,他早已有了自己心中的最好人選。所以馬上的,謝安正式任命尚書僕射謝石(謝安老弟)為徵虜將軍,兗州徐州刺史謝玄為前鋒都督,加上輔國將軍謝琰(謝安次子)、西中郎將桓伊等人,帶領八萬北府兵,北上抗敵。

六朝興廢事72——一個家族拯救了漢文化

謝玄面對前秦大舉入侵,心裡還是十分害怕,於是就在出發前去找了謝安,想著老叔是不是有錦囊妙計啥的平敵。面對前來打探消息的侄子,謝安淡定地一邊玩手機一邊說:朝廷已有安排。說完就轉過頭去了。謝玄糊里糊塗的心裡也沒底,但又不好意追著問,說不給我答案我掐死你啥的,於是就退了出去,轉而讓好友張玄繼續去打探。

謝安看到又有人來問打仗的事,二話不說開著跑車就上郊區別墅去了。張玄沒問到結果,想著不好交差,跟著謝安也去郊區了。

謝安見張玄這一路跟著的,神情緊張、焦急不安,於是就請他進別墅下棋,對張玄說:只要你下棋下贏了,那這棟別墅就歸你了。張玄心裡還惦記著打聽情報的事呢,完全就心不在焉,所以就輸了。謝安平時裡和張玄下棋那是十賭九輸的,今天竟然下贏了,所以謝安很高興,對著外甥羊曇就說:別墅給你吧。說完就走出家門消失在山林中,到晚上才回來。空留著莫名其妙的張玄在發呆。

遊山玩水回來的謝安當晚就召集了一次軍事會議,讓桓衝駐防荊州,其餘將領按計劃率軍北上,京城由謝安自己鎮守,各方不能貽誤。後來降將朱序通風報信說秦軍主力未到,應當速戰速決,更是給東晉一個巨大的機會。

公元383年十一月,謝玄派劉牢之率五千北府兵取得洛澗大捷,進逼淝水。苻堅見到北府兵的時候,嚇得臉色都變了,喊出了句草木皆兵的成語。

十二月,雙方決戰,晉軍一舉獲勝,大破秦軍十五萬,淝水之戰以東晉徹底勝利告終。

六朝興廢事72——一個家族拯救了漢文化

淝水之戰是謝氏最為輝煌的一次軍事行動,整個戰役中,謝氏完全擔任了各項重要職務,發揮了最大作用。戰後,謝氏的謝安、謝石、謝玄、謝琰被封公爵,謝氏一家徹底坐大。

如果沒有淝水之戰的東晉勝利,中國的歷史將改寫,華夏漢文明將遭北方蠻族的徹底滅亡。歷史學界也認為,赤壁之戰奠定了三國鼎立,淝水之戰奠定了南北朝,南朝為隋唐的核心文明奠定基礎,可見淝水之戰的影響深遠。

就是這次著名的淝水之戰陳郡謝氏扮演了主角,謝家才從一個普通士族變成了與琅琊王氏並列的最高名門望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