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被稱為醫草,可治病,可食,可泡澡,但艾草種類多,哪種好呢


艾草別名:蕭茅、冰臺、遏草、香艾、蘄艾、家艾、艾蒿、艾、灸草﹑醫草﹑黃草﹑艾絨等。分佈於亞洲及歐洲地區。在我們當地艾草分家艾與野艾,家艾就是蘄艾,一般自家用都是採家艾,很少用野艾的。

從外形上來看:家艾杆枝較粗,葉片飽滿相對圓潤;野艾葉片則相對尖細,杆枝細長。家艾香味更純香濃郁一些。

從功效來說:家艾和野艾功效差不多;從食用性來說:家艾和野艾均可食用。(此圖為野艾)

艾草性味苦、辛、溫,入脾、肝、腎。全草入藥,有溫經、去溼、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過敏等作用。

艾草可作:艾葉茶、艾葉湯、艾葉粥、艾蒿饃饅、艾蒿餈粑糕、艾蒿肉丸等食譜,以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艾葉曬乾搗碎得“艾絨”,制艾條供艾灸用, “灸”就是拿艾草點燃之後去燻、燙穴道。用艾蒿泡腳有去虛火、寒火、驅寒、溫通血脈,祛風止癢的功效、除腳氣、腳癬等。

艾草具有一種特殊的香味,這特殊的香味具有驅蚊蟲的功效,所以,古人常在門前掛艾草,一來用於避邪,二來用於趕走蚊蟲。還可做成馨香枕頭,有安眠助睡解乏的功效。艾葉熬汁,然後稀釋兌水沐浴,可除身上長的小紅疙瘩。

艾草可以做天然植物染料使用,艾草染色還具有功能性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