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可以自己形成,而不是在恆星或褐矮星等的行星盤裡嗎?

醋小蝦

理論上是可以的,只是觀察很困難。宇宙中有很多流浪行星,它們有的是恆星運動中提出來的,有的就是自己成形的,比如小行星。

如果行星距離較遠,那麼因為自己不發光,就目前人類的手段是很難看到的。

比如有人認為,太陽系可能真的有顆大行星,(算第九顆吧,但不是冥王星),到現在也沒有看到,就是因為觀察困難。

我們也發現了太陽系以外的行星,主要是觀察行星凌日對恆星光度的影響,還有大行星對恆星的涉動,然後得到那個行星的資料。你看,不是望遠鏡直接看到的。


海螺008

的確一個很好玩的問題。不知是否有人專門研究。主要原因是比較困難。按照現在的技術水平是無法直接觀測遙遠的系外行星。現在觀測系外行星主要是根據它對恆星的擾動來研究的。沒了恆星就徹底看不見系外行星了。就算看見一個孤零零的行星也很可能是由於某種原因逃逸出去的流浪行星。必須找到一批行星卻沒有恆星。這非常困難。

那隻能理論上進行研究了。理論上是有可能的,只是概率較低。這就要求形成它的的原始星雲不能太大。因為一旦大了,就非常容易形成一個或幾個恆星。次一點也會形成一個或若干個褐矮星。而星雲太小又可能形成不了像樣的星體(球型狀無核聚變的星體)。至於概率如何?那就超出我這樣天文愛好者的能力了。因此我也只能根據自己的一些天文學常識做一些推理。是否合理希望大家一起討論。

我認為這到是天文迷們可以討論的話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