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得關節炎不要怕,這裡有最全的防治方案

1、鏈球菌

鏈球菌是環境常在菌,這種細菌可通過臍帶或皮膚傷口感染而致病。豬2型鏈球菌主要感染斷奶豬和育肥豬,呈現急性化膿性關節炎。

患豬發熱,跛行,不願起立,關節腫脹,關節炎為膿性滲出。除了關節炎,本病可見腦膜炎和四肢划水等神經症狀。

防治方法

2、副豬嗜血桿菌病

本病主要發生於2周齡至4月齡豬群。有時也能感染剛成年豬,體況越好的豬越容易發生。患豬跛行,站立困難甚至癱瘓,關節腫脹、疼痛、發炎,關節炎表現為關節周圍組織發炎和水腫。

關節囊腫大,關節液增多,因含有清亮或微黃的液體而形成波動感。除了關節炎,本病還可引起漿液纖維素性或纖維素性膿性胸膜炎、心包炎、腹膜炎。通常也能見到腦膜炎以及抽搐等神經症狀。

防治方法

然後根據發病率決定是否對全群仔豬進行預防,推薦用藥:複方阿莫西林、磺胺間甲氧嘧啶等。

豬丹毒的慢性型病例主要表現為關節炎。關節炎可以侵害一個或多個關節,主要發生於保育豬(也可見育肥豬)的後肢踝關節、後肢膝關節以及腕關節。患豬食慾降低、全身僵硬、跛行、不願活動。

為了減輕痛疼,經常將重心從一條腿轉向另一條腿,四肢可能收縮於腹下。呈現一種弓背的姿勢,不願站立或根本不能站立。

同時這種類型的豬丹毒臨床表現是心內膜炎或心臟瓣膜的炎症,這種情況會導致豬的心功能不全及繼發肺水腫和呼吸困難、甚至突然死亡的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