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天理滅人慾,格物致知,知行合一,致良知”的通俗解釋是什麼?

羅玉波

存天理滅人慾:

朱熹認為,人性是一隻魔鬼和一隻天使共存的二元對立世界。當一個人遇到一件事時。魔鬼和天使就在主人的心境裡,爭先恐後地跳出來。說著相反的觀點,唧唧咋咋不停。讓主人內心打鼓,左右為難。這些是普世的本性,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屬性。而善良的天使是“天理”;邪惡的魔鬼是“人慾”。所以,朱熹認為,作為高級動物,文明世界,生物鏈頂尖的主宰者,需要做到,剋制內心的“慾望”,順乎“天理”去言行。


格物致知:

禮記中的《大學》篇說:要先格物,才能致知。有了格物致知後,才能做到誠意,才能去正義。有了誠心誠意後,才能修身,如此才能齊家。修身齊家後才能夠去治國平天下。一切需從“格物”做起。

“致知”的意思是獲得知識,瞭解事物本質

“格物”宋朝理學家,兩大學派有兩種不同解釋。朱熹認為,格物是“至”是觀察研究的意思。陸九淵認為格物是“去物”,是排斥物的意思。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王陽明對“知”和“行”的觀念。通俗說,“知”可以理解為“道理”;“行”可以理解為“行動”。王陽明認為,知與行是一體的:就是理論離不開實踐,道理離不開行動。他說“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好比說,某個人知孝,是指此人已經行了孝。”

“致良知”:

王陽明認為,人都有美好的“初一念”,也有邪惡的“次一念”。但並不是人人都是聖人,所以私慾私念太多太重,內心的天平會傾向利己害人的“次一念”。如果讓天平傾向美好利他的“初一念”呢?那麼就要做到“致良知”,即“存天理,滅人慾”。這裡就是朱熹說的剋制內心的魔鬼,倡導發散內心美好的一面!

當年文化,當年歷史,聽當年青山娓娓道來!歡迎朋友們交流和關注!

當年青山

人慾得去,天理得存,何謂人慾?超過需求的慾望即人慾。即今日所說的貪慾。

格物致知的意思就是實踐出真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何謂良知,良知是靈與肉中的那個靈。精神與物質中的那個精神。 意識與行為中的那個意識。致良知是認識自己,發現自己,開發自己,最終得以成長。

知行合一就要繞一點,簡單地說就是知道做不到,等於不知道。我們很多時候對自己的認識其實是對自己的誤解,只有不斷的實踐,才能真正認識自己,發現自己。

以上便是我個人的感悟。


自律才能功成

人慾是滅不了的,只能轉。怎麼轉?格物致知就是轉,相當於佛家去除貪,嗔,痴。通過格物致知達到致良知,致良知,也相當大學一書裡講的明明德。也可稱佛性,自性,道體。就是證悟到了心之體。沒有分別心就是心之體,所以王陽明說,無善無噁心之體。知行合一,所謂知,是知良知,行為要與良知合一。行為不可違背良知之心。


caoxiaopeng

存天理,滅人慾,這只是一個美好的願望。天理可以存,但人慾是很難滅盡的。格物致知,去向大自然學習,真理就在你我身邊。知行合一,別光說不練就行。致良知,做人做事對的起自己的良心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