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一探索:韶關

韶關,簡稱“韶”,古稱韶州,得名于丹霞的名山韶石山,取韶石之名改東衡州為韶州,之後歷朝沿襲。元鼎六年設曲江縣時,便以韶關為縣治。韶州得名韶關始於明清之際,在今韶關市區先後設立水陸三個稅關收稅,俗稱韶關。

韶關是廣東省北部工業城市,是粵湘贛交界地區商品集散中心,粵港澳輻射內陸腹地的“黃金通道”。韶關人均擁有土地資源、森林資源、礦產資源居全省地級以上市第一位,被譽為華南生物基因庫。位於廣東、湖南、江西三省交匯處,旅遊資源也很豐富,但為什麼一直髮展不起來?

一城一探索:韶關

1、因為生態保護對韶關的發展帶來太大限制嗎?

這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韶關確切點來說是個生態風景旅遊城市,那麼打造一座生態風景旅遊城市,你就不能肆意妄為的兼顧重工業,因為這兩者是互相矛盾的。

所以現在韶關重工業已陸續遷移至始興那邊了,韶關的煤礦資源其實不少的,雖然都是劣質煤汙染大,可是06年就開始全民禁止開挖了,對本就不發達的韶關來說,無疑又少了一大塊經濟。對於一個三四五線城市來說,重工業轉型至旅遊業是很困難的,不但產業要隨政府轉移,人們的意識也要跟著轉變啊,以前都是討論挖礦炸山賣石,現在要種植業,養殖業,景區旅遊產業推廣等等,轉型資金更是一大天文數字,這對於本來就窮的韶關來說。

一城一探索:韶關

2、韶關很多縣區得不到好的發展就是因為窮,可為什麼都這麼窮呢? 因為很多領導為了政績,把自己的縣啊村啊什麼的爭選成為小康縣村一類的,本來就窮,還作假。導致上頭以為你很有錢了, 不用我幫了,然後就不給錢下面花了,其實根本沒錢,沒錢就沒發展, 然後這樣惡性循環。

3、思想觀念落伍,官僚主義太嚴重了曹,下基層走馬觀花都算了, 經常搞些多此一舉,勞民傷財的事情出來,自己還覺得自己對社會做了多大貢獻,換句話說就是養肥了笨商,做死了兵。原因我歸結於領導教育水平過低,素質呢,聊勝於無吧。 主要是大部分人官僚氣息太重,小部分人就算清廉優秀,也得不到很好的發揮。某市長曾經說過一句話:“韶關人如果還不改變思想,100年後還是現在這樣。”

4、人才流失太嚴重了,不去深圳廣州東莞的年輕人都覺得沒有面子。不是韶關人懶。不是韶關人沒有本事,是韶關有本事的人都去珠三角去發展去定居了,有能力的人也去廣州,深圳去發展與創業的。在韶關的都是一些各種原因,留在韶關,人才啊,都是因為沒有人才,留不住人才,韶關的經濟才落後的。有人才,消費就起來了,創業的人也多了,機會也多了,企業也多了,說來說去就是政策與導向的問題,還有管理者的問題。很多領導,到現在不太明白一個城市的竟爭,就是人才的竟爭,想想如何留住韶關的人才,把人才弄回來發展,與吸引更多的人來韶關發展就業這才是韶關發展之道。

5、韶關位於三省交匯處,可謂是地理位置優勢頗大啊,但是與石家莊那樣,做個火車拉來的城市,但是韶關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河谷盆地分佈其中,平原、臺地面積約佔 20 %,形象點說就是四面環山,盆地都基本是耕作地和居住地了。所以要建立一個交通樞紐城市,還是很困難的,畢竟開發難度大。

一城一探索:韶關

韶關未來的發展方向該如何選擇呢,本身已經有什麼優勢條件支持

主動承接珠三角的產業轉移,主動融入珠三角經濟圈 推動韶關振興發展,利用好本身具有的優勢條件。

1、韶關有厚實的交通基礎。韶關按照“四高三鐵一航”這樣大的交通格局,做了大量的工作。接下來還要進一步把韶新高速打通,整個韶關與珠三角一個小時的生活圈已經建立起來了。韶關由於前幾年做了大量的工作,園區已經是全覆蓋了,並且園區有很好的基礎,整個基礎設施和服務功能已經是日漸完善,這樣韶關的產業平臺對接珠三角的產業,應該是有很好的基礎。

 2、從城市的角度來講,咱們韶關是老地級市,三江六岸的老城區是很好的城市載體,這十年來,傾力打造芙蓉新區,現在大力推進城市提升計劃,把老城區和芙蓉新區一體化推進,這樣大大地提升了城市的承載力,為一體化的發展搭建一個很好的平臺載體。

一城一探索:韶關

3、韶關有很明顯的區位優勢,韶關處在廣東、湖南、江西幾個省的幾何中心,這個位置得天獨厚。再加上現在交通的改善,這種區位的優勢紅利越發能夠產生。

 4、就是資源優勢,礦產資源。特別值得一題的是我們韶關的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整個生態資源和歷史文化資源非常豐富。這樣,我想韶關具備很大的發展優勢。

5、韶關還有很好的產業優勢。作為老工業基地,韶關有很多寶貝。比如,咱們韶鋼,韶鋼目前是華南地區最大的高端優特鋼生產的基地。佔地12平方公里,這麼龐大的工業企業,應該說在咱們省也是少有的。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韶鋼已經完成了技術的轉型升級和環保的技術轉型升級。

6、政策優勢,省委省政府對粵東西北的發展特別關心,出臺了很多政策來支持粵東西北包括韶關的發展。咱們韶關還有一個特別的政策,這種政策的優勢完全可以轉化為發展的優勢。讓更多的企業來韶關發展,來韶關投資。

7、想方設法培養人才,留住人才,給人才提供更好更多的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