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發燒怎麼辦?

王帥wsws

發燒是一種現象,不是一種疾病,是在提醒身體出了問題。兒童發燒最常見的誘因就是病毒或細菌等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意味著身體正在動員自身的免疫系統對付這些外來病原微生物的侵襲。因此,我們可以把發燒看作是一種免疫系統發揮作用的表現,是在提醒我們身體正在遭受病原微生物的侵襲,此刻我們需要休息!

對兒童來講,病原微生物最常見的侵襲對象就是呼吸系統和消化系統。呼吸系統以咳嗽咳痰為主,消化系統以腹瀉腹痛為主,除外這些症狀,呼吸道和消化道的感染基本都會伴有發燒。不同病原微生物(主要是細菌和病毒)造成感染的處理方法也是不同的。如果是細菌感染,只要選對抗菌藥物,感染一般都能很快得到控制,退燒也會比較容易;如果是病毒感染,目前還沒有特效藥,只能對症處理,病程從5-10天不等,而且會存在反覆高燒的可能。

既然發燒意味著免疫動員,那麼只要孩子不是高燒,就不要急於退燒。一般的認知就是以38.5℃為界限,超過了就積極退熱。但目前專家一致認為:退燒藥的主要作用是讓孩子退熱後感覺舒適。因此如果孩子因為發熱導致精神差,即便沒有超過38.5℃,也建議積極使用退熱藥退熱;相反如果孩子精神好,即便超過了38.5℃,也可以暫緩使用退熱藥。但如果孩子既往有高熱驚厥史,我們建議體溫達到38℃時就可以給孩子使用退熱藥物。除了正確使用退熱藥物外,發熱期間還要讓孩子攝入充足的水分,這樣才能保證機體通過蒸發散熱降溫。但出汗過多時又會導致電解質丟失嚴重,這時我們建議可以適量用一點口服補液鹽(III)補充電解質。



藥事健康

發熱是最常見的症狀之一。首先要搞清楚什麼是發熱?一般來說肛溫³38℃,或腋溫³37.5℃,且一天內的溫度波動超過1℃,可定義為發熱。根據腋溫判斷髮熱程度:低熱:溫度<38℃;熱:溫度38-39℃;高熱:溫度39-41℃;極熱:溫度>41℃。

對於高熱患兒必須及時適當降溫,以防止發生驚厥等不良後果。特別是繼往有驚厥病史的孩子,在降溫同時還要給予安定等鎮靜藥。在家裡孩子發熱了怎麼辦呢?

建議如下:1.如果發熱肛溫<38.5℃,孩子精神很好,玩耍正常,吃飯正常,時間小於24小時,年齡1歲以上,就在家觀察,解衣散熱。

2. 如果發熱肛溫>38.5℃,孩子精神很好,玩耍正常,吃飯正常,時間小於24小時,年齡1歲以上,就在家口服退熱藥,布洛芬口服液或對乙酰氨基酚口服液都行,目前批准的有效的退熱藥只有這兩種。

3.無論任何年齡,孩子發熱出現精神不好/嘔吐/驚厥,或者時間大於24小時必須及時就醫。

4.只有3月以上兒童體溫³38.5℃和(或)出現明顯不適時,可採用退熱藥劑。3個月以下建議物理降溫。

6.不能採用地塞米松等激素藥物降溫。


醫學慕課

本文部分內容參考了2016年4月發佈的《中國0至5歲兒童病因不明急性發熱診斷和處理若干問題循證指南》和美國權威機構資料,供家長們參考。


發熱俗稱“發燒”。臨床上通常採用肛溫大於等於38℃或腋溫大於等於37.5℃定義為發熱。



下面情況要去看醫生:


1、3月齡以下的嬰兒,肛溫達到38℃或以上。或滿月前的新生兒,肛溫低於36.1℃。

2、3~6月齡的嬰兒,肛溫38.9℃或以上。

3、6~24月齡,體溫超過38.9℃並持續24小時以上。

4、2歲或以上,持續發熱3天以上。

5、精神狀態很差或易激惹,反覆嘔吐,嚴重頭痛或腹痛,或有其他令你擔心的症狀。

6、如果發熱前曾經被單獨留在汽車裡,要立即就醫。



使用退熱藥的目的是為了使孩子感覺舒服些,所以並不是一發熱就要用退熱藥,而是隻有當孩子精神狀態不好或感覺不舒服時才用。如果孩子精神很好,能吃能玩,就算溫度比較高,也可以不用退燒藥。人體有體溫調控機制,不用擔心會一直燒,身體也不會讓體溫無限上升,一般會控制在41℃以內。而41℃以下的發熱不會出現傳說中的把腦子燒壞的情形,發燒把孩子腦子燒壞了的例子,只是因為孩子患了腦炎或腦膜炎等病導致的,而不是發熱導致的。發燒燒出肺炎的例子,是因為孩子本來肺部有感染。發熱有時候要去看醫生,就是為了排除這些嚴重的疾病,只要沒有嚴重疾病的跡象,就不用擔心。


排除了感染等因素,絕大多數急性發熱不用吃藥也會好,但孩子不舒服時也不要讓他硬扛,吃退熱藥可以讓他感覺舒服些。


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是世界各國權威機構都推薦的可用於兒童的非處方退熱藥成分。

發燒藥很多是不適用於孩子吃的。吃前要遵醫囑服用。

讓孩子攝入足夠的水分。

不要輕易的打針打點滴。口服退燒藥一般即可退燒。


關注楊校長談育兒,致力於傳播科學育兒知識,培養高情商高智商的孩子



楊校長談育兒

秋冬季節,無論是兒童還是大人,都比較容易發燒,特別是兒童,稍不注意,就容易生病,家長們一定要多注意保護兒童!那麼兒童發燒了怎麼辦呢?

1、首先不要手忙腳亂,先用溫度計量體溫

2、兒童發燒不可捂蓋,採取物理降溫

千萬不要再給兒童加蓋厚被子,可用75度以上的酒精和溫水按1/5的比例勾兌,用分別擦兩手心、兩腳心、膈肌窩、胸口,進行物理降溫。

3、配合吃一些兒童退燒藥

配合吃一些兒童退燒藥,多喝水,這時給小孩吃的食物一定要清淡,好消化。正常情況三天左右自己也就好。

5、飲食要注意,多吃清淡的食物


大白愛水果

我來說點通俗易懂的吧!

①發熱,首先是真的發熱還是假的發熱?因為體溫計會有誤差或者運動後體溫會升高;確定是真的發熱,繼續看②;

②確定是發熱了,精神怎麼樣?精神很軟(愛睡覺,說話沒力氣)(尤其是3個月以下的寶寶),馬上就醫;精神尚可/精神佳,那就繼續看③;

③小孩精神還可以,能吃能睡能跑,家長不用太緊張;

處理方法:超過39.0℃口服退燒藥,既往有熱性驚厥者超過38.5℃口服退燒藥;

(上面的建議口服退燒藥溫度是指南建議的,如果家長緊張,也可稍放寬體溫要求,切記,不能用酒精擦身,可用溫水擦身;冰冰貼可以用,也可不用)

思考:為什麼會發熱?→病灶在哪?

而炎症感染較常見,下面進行分別敘述,

呼吸道問題:比如噴嚏、咳嗽、喘息、氣促、喉嚨痛、扁桃體腫等症狀,不嚴重者可在家對症處理(止咳藥,霧化,中成藥等),高燒時(39.0℃以上)可口服奧司他韋(抗流感,特別是秋冬季,也可作預防用,其他抗生素不建議家長自行選擇);

以上症狀2-3天未緩解或加重,建議就診;

其他:由於呼吸道和消化道是最常見的,也是兒科門診最常見的疾病,家長可先自行判斷是否需要馬上就醫;其他比如臍炎(尤其新生兒,肚臍有膿性分泌物)、中耳炎(耳朵是否有膿性分泌物)、傷口感染等,仔細檢查全身是否有異樣,建議及時就診。

④說完感染再說一種最常見的小兒發熱的結締組織疾病--川崎病,輕的可以好的很快,重的可以危急生命。

綜上所述,我們來歸納一下:

【發熱 處理步驟】

①真發熱還是假的發熱?休息後或換體溫計重新測量;

②如果是真的發熱,精神如何?

精神軟:就醫;

精神可:超過39.0℃口服退燒藥,既往有熱性驚厥者超過38.5℃口服退燒藥(不能用酒精擦身)

③對症處理(止咳藥、霧化、中成藥、益生菌、口服補液鹽等,懷疑流感者口服奧司他韋)

--症狀2-3天未緩解或加重,建議就診;

④就醫了,發熱超過5天未緩解,出現眼白變紅、舌頭上有密集的紅的一顆顆、手、腳腫、身上出現紅斑、脖子摸到腫大淋巴結,考慮川崎病可能性大,再次就診。


CheneyQ

秋冬季節,天氣比較寒冷,病毒存活卻是容易多了,比較容易造成流感。早晚的天氣溫差比較大,穿衣稍微不注意,也容易造成感冒發燒。

很重要的一點是多喝溫開水,因為發燒容易造成孩子體溫過高,容易脫水,多喝水,一個可以降溫,一個可以讓體內病毒排除體外。如果是沒什麼炎症的話,這個土辦法,是非常管用的。好幾次,我家寶寶都沒吃藥,就喝溫開水好的。

還有孩子體溫過高,一定要採取物理降溫,尤其是額頭。這樣可以保證孩子頭腦不會燒壞了。酒精什麼的,我不怎麼建議用,還是用溫開水擦拭比較實在。手腳都擦拭下,效果還是有的。

創建於2017年12月30日 喜歡我關注我,我是超級奶爸,蘇天爸!


蘇天爸

一定要觀察孩子的發燒原因,不要在家自作聰明亂用藥物,而耽誤孩子病情。假如簡單的感冒發燒,可以物理退熱就行了,也可以用家裡備用的去熱藥。



遺失的天使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感冒是不可避免的。孩子一般感冒都會有發燒、咳嗽、流鼻水,所以好多父母一量孩子體溫發燒了就會特別緊張,最常用的退燒方法是吃退燒藥,貼退熱貼,也有些父母會採用物理降溫。

其實孩子發燒並不可怕,只要我們父母細心觀察孩子,在發燒期間的精神狀態以及孩子的飲食。只要孩子吃的下,精神好一般孩子發燒只要多喝水,多吃些稀飯,稀飯稀一點主要是讓孩子多喝點米湯,孩子有自己的抵抗力的。


豆媽簡單的育兒筆記

兒童發燒首先看兒童狀態,再看溫度,再作相應的措施出來。

兒童發燒是兒童成長中必定會經常出現的症狀,它是兒童身體免疫系統對抗病毒的表現,所以家長在兒童發燒期間保持正確的態度,不焦慮,不慌張,發燒不會燒壞腦子的。


小美14936320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