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王”閻錫山為何能獨霸山西三十餘年?

猜不透Min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作為民國時期山西的大軍閥,閻錫山之所以能統治山西三十餘年,都要歸功於他智勇雙全、能文能武。

為何被蔣介石、張作霖、吳佩孚、段祺瑞這幾隻“野狼”盯上的肥肉“山西”能一直在閻錫山手裡呢?

《孫臏兵法·月戰》雲:“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不得,雖勝有殃。”而閻錫山則將這句話用得恰到好處。

辛亥革命後,閻錫山所在的同盟會發動了著名的“太原起義”,閻錫山受到了力舉成為了起義首領——山西都督。

閻錫山這個人很會順應局勢為自己找出路,袁世凱一上臺,閻錫山立馬去袁世凱那裡獻媚投誠,因此袁世凱也默認了閻錫山“山西王”的地位。

俗話說“山上沒有虎,猴子稱大王”,袁世凱政權倒閉後,閻錫山自然又成了山西的“土皇帝”。

但和一般土匪強盜不同,閻錫山自小就讀過私塾,所以懂一些道理,當了“土皇帝”後閻錫山不僅沒有搜刮民脂民膏,還做了很多利國利民的好事,也因此受到了山西人民的愛戴。很大程度上,山西之所以能長治久安,和閻錫山的政績息息相關,也就是說閻錫山掌握了“人和”。

從“天時地利”來看,山西地勢險峻,有山川之險,易守難攻。同時,因為閻錫山政績優異,山西民眾生活越來越好,也越來越有錢,讓閻錫山建起了一隻裝備精良的晉綏軍。

所以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的閻錫山得意統治山西三十餘年之久。

關於閻錫山這個人有很多不同的評價,有好的也有壞的,但不可否認的閻錫山在抗戰期間沒有成為漢奸投靠日本人。

1930年閻錫山擔任了反蔣聯盟,但最後失敗下野,當時他只好找日本人幫忙,日本人也幫他奪會了山西,也算對他有恩。

但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日本人拉攏閻錫山遭到了閻錫山的拒絕,後還在山西界面展開了抗日活動,打了很多硬仗。

但抗戰勝利後,閻錫山開始了反動行動,但沒多久,部隊被殲滅後閻錫山也逃到了臺灣。


政商參閱

眾所周知,閻錫山掌握山西政權長達近四十年。這在近代軍閥割據時代可謂是一個奇蹟。閻錫山能夠獨霸山西三十餘年,不僅源於閻錫山能夠根據外部大環境適時調整統治政策,更是載於閻錫山所奉行的“中二”哲學原則。正是閻錫山為人處世“不二”原則,才能夠保證閻錫山在奉系軍閥、馮玉祥、蔣介石、日本、中共等各方勢力下獨霸山西三十餘年。

山西表裡山河,中外軍事家對它都有華北要塞之稱,合上綏遠,可以說是西北的門戶,也可以說是西北的屏藩。因此,山西的重要戰略地位決定了他的統治者必須能夠審視奪度國內外各方勢力角逐,及時有效地加強自我實力的同時,做出最富政治智慧的選擇。

一、閻錫山“存在就是真理,需要就是合法”的“中”的涉世處人的哲學思想也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中的哲學”,又稱為“二的哲學”,是閻錫山立身處世的哲學思想,也是他統治山西的根本指導思想。閻錫山認為,中國儒學傳統之道即是“中”,中與仁合在一起,就是儒道。袁世凱稱帝,他上表稱臣;蔣介石掌權,他就懸掛青天白口旗,這都是閻錫山以自我為中心,以存在為第一的表現。1935年,他對全省中等學校以上的校長中說:能自存與自固,聯日好,聯俄也好,不能自存與自固、聯日,聯俄無益”。“中的哲學”是閻錫山的生存哲學和生存之道。

面對中共、日本和蔣介石這三種力量,如何擺脫窘境,如何求得自存自固就成為閻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來自中共方面的是“拉”,是團結抗戰,驅逐日本帝國主義出中國;來自日本方面的是“打”,是侵略中國,變中國當然包括山西為其殖民地;來自蔣介石方面的是“吞”,是排斥異己,吞併山西這塊地盤。閻錫山運用其“中的哲學”,認為哪個也得罪不得,哪一方對他也都不利,但又要哪一方都要應付搞好關係。

他反覆的權衡利弊得失:降日會使其招來漢奸的罵名,身敗名裂;抗日雖可贏得民族英雄的美名,但自己又缺乏足夠的力量;迎蔣非己所願,拒蔣自己力所不及。拿閻錫山自己形容當時他的處境的話來說,就是“站在三顆雞蛋上跳舞,既不能滑下來,哪個又都不能踩破”。為了維持其在山西的統治,閻錫山必須抗日、反蔣,而抗日、反蔣又必須找到新的同盟支撐,而這個新的同盟者就是中國共產黨。為求生存的“中的哲學”思想為閻錫山接受中共抗口民族統一戰線政策提供了主觀可能性。

二、大力發展山西,打下政治、軍事割據的堅定基礎。閻錫山把山西的經濟建設放在重要位置,將山西發展為自己獲取政治、軍事權力的根據地。閻錫山在山西本省倡言十年建設,並編訂《山西省政十年建設計劃案》,在山西省經濟建設方面有所建樹。1935年11月出席了國民黨五全大後參與制訂國防計劃、《三十年防守國策》。閻錫山主張採取非常辦法充實國力 1932年閻錫山大力發展官僚資本。其中“山西人民公營事業”是閻錫山官僚資本的形式之一。“公營”事業的範圍極廣,大到鋼鐵煤炭等等重工業,小到火柴等口用品,山西人民的經濟生活無不包括其內。尤其是創辦西北實業公司,涉及礦業、紡織、化工、製造、特產五個行業,共計25個工廠、資本近3000萬;乙、修建同蒲鐵路,全長850餘公里。這些企業的建設與發展為山西抗戰奠定堅實基礎。

尤其是窄軌同蒲鐵路的鋪設,為閻錫山建設山西的重要舉措。1937年8月同蒲鐵路全線通車。雖然鐵路由於資金不足及條件的限制,採用窄軌鋪路,但是這條鐵路是山西經濟建設史上最輝煌的成就。這一壯舉不但結束了非靠帝國主義或者是一省自己無力修築大型鐵路的歷史,而且由於它貫穿山西南北,勾通了正太、平綏,既把全省重要物產地區和城鎮聯結在一起,使貨暢其流,人暢其行,又架起一條山西同外界交往的重要橋樑,為山西經濟的發展創造了重要條件。

三、發展山西經濟之際,推動山西城鄉公共事業發展,使得山西民眾獲益。單純地發展經濟、輕則會過分壓榨民眾,重則導致整個產業結構失衡。閻錫山推動陝西經濟發展的同時,推動山西城鄉發展,打造“村治”典範。閻錫山深受中國古代傳統“大同”“均等”思想影響、積極推行所謂“用民政治”,提倡發展民生、民智和民財其主要措施是六政三事,所謂“六政”是:水利、種樹、蠶桑、禁菸、天足、剪法“三事”是種棉、造林、畜牧可以看出,重點在於發展農副生產、革除裹腳等封建陋習。在城市生活區內,閻錫山則是響應蔣介石倡導的“新生活運動”,積極推動全省內市民生活的衛生化、健康化。

四、閻錫山拒絕日本及親日分子拉攏、調停地方實力派與中央關係,維繫中國統一;贏得了蔣介石以及其他普通民眾的認可。九一八事變後,閻錫山極力維護華北統一在中國之內,而非日本鼓動分離。王揖唐曾寄信:“外交內部均已辦妥,擬以入宋哲元軍中,效馬廠誓師法,通電抗日驅張,只得公一諾,即行發動。”。閻終不為動,予以抵制。1935年六七月,駐華武官高橋垣、日本陸軍省滿蒙科科長等先後到山西,勸閻參加“華北自治”。閻發表公開信揭穿其陰謀。

閻拒絕“華北自治”,蔣讚揚他深明大義。兩廣事變、西安事變中,閻均為南京所依賴進行調停斡旋的重要人物。蔣對閻器重倚仗有加,遇有重大決策向他徵詢。盧溝橋事變爆發後.蔣詢閻“此事應如何應付?”閻覆電:“山意對方利用形勢,野心暴發。我方必須有抗戰之決心,或可有和平的希望。”蔣批示:“尊見先獲我心。當在不求戰而必抗戰之決心下努力一切。”著名學者李雲漢認為,蔣同閻意見一致,於抗戰決策實具重大影響。

參考文獻:

1、《閻伯川先生救國言論選集》第二輯,現代化編譯出版社1946年版,第94頁;

2、王生甫:《犧盟會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3、魏宏運《綏遠抗戰時蔣介石的兩副面孔》,《南開學報》,2012年,第4期;

4、《閻錫山史料/文件/電報/要電錄存 北伐東北易幟暨膠東靖亂案:附零星雜件》,臺北“國史館”藏,閻錫山史料,檔號:116-010101-0052-116;

5、唐納德·G·季林:《閻錫山研究—一個美國人筆下的閻錫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0。

朱言論史問答團隊·趙士見撰稿


朱言論史

民國時期正是天下群雄並起的時候,各大軍閥你方唱罷我登場,好不熱鬧,這個時候的山西省就出現了一個軍閥掌控住了山西,這個人就是閻錫山,他的出現在民國的各大軍閥中,彷彿一股清流一般清新脫俗。

我們先不說一些勢力龐大用心經營的大軍閥,就說一些紛起的小軍閥吧,他們整天過的是欺行霸市、搜刮民脂民膏的生活,但是閻錫山就不一樣了,他大力發展山西省的經濟、教育還有軍事,儼然把山西省打造成了民國時期的一個模範省,當時的山西,絕對稱得上是全國數一流的強省大省。


閻錫山自小聰明過人、才華出眾,他在年輕的時候通過了清政府的考核,成為了一批前往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學習的中國官費留學生,在日本學到了豐富的軍事作戰理論,但與此同時,他也接觸到了流亡在日本的孫中山,加入到了孫中山的反清同盟會中,深受孫中山思想的影響。

他回到中國之後過了幾年,武昌起義爆發,各省紛紛宣佈自治,這個時候的閻錫山糾集了一幫手下佔領了當時山西的首府,被眾人推選為了當時的山西省總督,閻錫山複雜的一生也因此開始了。

閻錫山當政的時候,是真正把山西省當成了寶貝來治理的,他待民溫和,待山西這片土地上的百姓們如子,他大力發展工廠實業,以壯大山西省的整體經濟,他重辦教育,在全省內開始推行免費的小學教育。

在當時的山西省內上小學,是不用花任何錢的,僅從這一點來說當時的山西省就已經碾壓了其他的各大省市,在教育方面成為了當時全國的模範教育省,要知道在那個軍閥混戰的年代,軍閥們最重視的就是手裡的槍桿子,很少有人會花精力、花重金在教育上的,從這方面來說閻錫山擁有著別人所沒有的獨到眼光。

在當時,閻錫山創辦的太原兵工廠與東北的兵工廠以及漢陽造兵工廠並稱為民國三大兵工廠,在武器的發展方面,山西省是能自給自足的。

閻錫山這個人在治理山西省的時候極為的排外,他特意把山西省內的鐵路寬度和省外的鐵路寬度修的不一樣,就是為了防別省軍閥的滲入,以保一方的平安。

閻錫山這個人非常的複雜,他曾經效忠過袁世凱、效忠過蔣介石、和別人聯手討伐過蔣介石、又因為討伐蔣介石失敗而求助過日本人,可以說他的一生反覆無常,但是他所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能讓戰亂消失在山西省,他默默的發展著自己的一方地盤,委曲求全於各大強權們面前,就是為了避免戰火蔓延到山西省這片土地上。



雖然他曾經求助過日本人,但那個時候的日本人還沒有開始侵華的行動,所以說閻錫山也算是心安理得,但是在日本的侵華戰爭爆發之後,閻錫山一改對日本人的溫和對待,拒絕了日本人的橄欖枝,發動起了全省士兵,藉助著山西省的地理優勢跟日本人展開了大決戰。

這就是閻錫山,能為了重新奪回權勢而藉助日本人勢力,但是在國恨家仇面前卻不惜戰火的蔓延,誓死對抗日本人,在侵略面前他放棄了以前的所有求全自保行為,和日本人決戰了起來。



所以我覺得閻錫山之所以能獨霸山西三十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是真正用心的經營這個省份的,所以受到了百姓們的擁戴以及支持,正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得到了當地百姓的支持,閻錫山這才能安穩的在他的山西王位置上坐了三十年,雖然其中不乏他的倒戈轉換陣營的自保,但是百姓們的支持仍然是最重要的,有些人的行為雖然不受我們的喜歡,但是他們往往在做很多決定的時候都是無奈的,有著更深層的考慮,閻錫山

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孤客生

在軍閥混戰的民國時期,你方唱罷我登場,昨天是皖系,今天就可能是直系,明天說不準就整出個奉系,大的環境還有諸如北洋軍閥和地方軍閥的對峙,可以說,能夠從武昌起義後一直割據一方的,除了閻錫山,還是閻錫山。

從1911到1949年長達三十八年的民國時期,為何只有閻錫山能夠獨霸山西呢?

首先,閻錫山的能力不是蓋的

五臺山出來的,本身腦袋就硬,哈哈,開個玩笑!閻錫山是早年間留學過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人,可以說,最早系統化學習外國軍事理論的人才,回國後,在辛亥革命時,成功發動太原起義,正式出道,成功後開始主政山西。

主政山西期間,閻錫山保境安民,提倡:"不入黨、不問外省事、不為個人權利用兵,要服從中央命令、要保衛地方治安"。把山西治理的也算井井有條,尤其是對社會改良,和教育發展等問題極為看重,甚至使山西還曾得國“模範省”的稱號。

在其他各路軍閥傾軋期間,閻錫山表面上韜光養晦,暗地裡不斷髮展壯大自己的軍事實力,所謂,實力才是硬道理啊!

其次,閻錫山的政治投機主義

史論縱橫對民國時期的人物多有分析,什麼樣的出身,決定了什麼樣高度,吳佩孚秀才出身,有氣魄,張作霖土匪出身,一身匪氣,閻錫山是山西放債的出身,專門幹投機倒把的事情。

金融裡面有一個專業術語叫機會成本,本質就是選擇,最優的選擇才能產生最大的價值,閻錫山正是這樣的人。

在太原起義的時候,閻錫山把自己的部隊拉在一起,等著看辛亥起義的結果,如果清軍贏了,他就開始打起義軍,如果起義軍贏了,就學劉邦,奪取勝利成果。

在各路軍閥輪番執政的情況下,閻錫山時而向袁世凱表忠心,時而依附段祺瑞,時而倒向張作霖,可以說,閻錫山就像一個風向標,絕對是政壇不倒翁。

最後,閻錫山的用人唯山西主義

民國時有一句什麼話呢?會說五臺話,就把洋刀跨!

意思是在山西當兵,只要你會說五臺方言,就能配上洋刀,民國時候只有軍官才能配備“洋刀”,跨洋刀就是當官的意思。

這並非空穴來風,閻錫山手下的大名鼎鼎的十三太保中:核心成員楊愛源、王靖國、趙承綬,三人就是五臺系;孫楚、楊澄源、傅作義、李生達、李服膺、魯英麟是山西人,只有梁培璜、楚溪春、陳長捷、董英斌,這四人不是山西人。

這個用人,不一定是任人唯賢,但是以晉人治晉,在當時也普遍流行。雖然,不一定能夠做出成績,但是這些手下對閻錫山那還是忠心耿耿的。

在中原大戰後,馮玉祥沒有東山再起,而閻錫山卻能從頭再來,也是得益於手下對閻錫山的忠心。

當然,還是那句話,方向不對怎麼都白扯,沒有什麼所謂的政治不倒翁。


史論縱橫



首先,閻錫山是山西人,具有地利優勢,本鄉本土,獲得了山西人民和各種地方勢力的支持。

其次,閻錫山也確實愛山西,而且他不是一般的土豪軍閥,而是接受個良好教育的政治人物,其還在日本讀過軍校,所以其學識,綜合能力還是有過人之處的。


他在山西的治理上還是下了功夫的,得到了山西的民心擁護,也就獲得了人和。這便也是他在山西能夠站穩腳跟的政治基礎。

其次,在那個各種軍閥勢力林立、盤根錯節、國內形勢一日數變的時代,閻錫山善於投機取巧,關鍵時刻知道因應時勢、見風使舵、站對陣營,加上國家也一直沒有機會整頓地方軍閥和回收地方控制權,給他提供了機會,這是天時。


天時地利人和都具備的情況下,閻錫山能夠當幾十年山西王也就不足為奇了。

閻錫山這個人雖然接受了不少教育,但格局視野還是不夠大,老是盯著自己那一畝三分地,這點眼界又跟那些土軍閥無異。不過總體來講,他的這種鄉土情懷也導致了他堅決不投靠日本,出賣國家的正義選擇,因為他知道日本鬼子來了就是來搶他地盤的,絕無好心。


最後在國民黨兵敗如山倒的時候他沒有做出正確的選擇,妄圖負隅頑抗,在全國飄紅的大形勢下保住他的那一塊地盤,被我解放軍打的落花流水,灰溜溜的逃到了臺灣。

從此只能隔海相望時哀嘆:無限江山,別是容易見時難。


謝金澎

閻錫山能夠從北洋軍閥爭霸時期,一持續到解放戰爭時期,獨霸山西三十餘年,我認為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閻錫山眼界不高。一般來說,我們說一個人眼界不高,多半是貶義。但閻錫山的這個人,山西人出身,他的眼光就只有山西這一畝三分地,除了參加一次反蔣戰爭之外,基本沒有主動參與軍閥爭霸。因此閻錫山很好的保存了自己實力。



第二:山西獨特的地形地貌。山西是一個典型高原地貌,省內溝壑縱橫,山脈眾多。境內有太行山脈,王屋山,太嶽山,再加上黃河環繞,基本將山西與四周隔絕起來,是易守難攻之地。


再者,閻錫山為了更好的統治山西,將山西省內的鐵路修的比國內其他鐵路更窄,因此外省軍閥要進攻山西,軍用物資如何進來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第三:閻錫山個人因素。閻錫山能獨霸山西這麼久,個人能力還是有的。按照現在的話來說,閻錫山是海龜,曾經去日本學習軍事。而且閻錫山也算是八面玲瓏之人,依附過蔣介石,也和日本人有過來玩(這裡要說一下,閻錫山並沒有當過日本人的走狗,只是和日本人做了一些交易搶回了山西)。

閻錫山本身又是山西人,對於山西還是有點鄉土情懷。在他統治山西期間,閻錫山也沒有過多的壓榨,山西民眾對於閻錫山還算比較認可。

綜上三點,是閻錫山能成為山西王的主要原因。以上僅代表個人言論。


小鎮月明

閻錫山被稱為山西王,從北洋軍閥期間,一直到新中國成立,是民國期間統治山西時時間最長的軍閥。除了抗日戰爭的八年,閻錫山始終獨霸山西。那麼,為什麼閻錫山能夠做到獨霸山西30餘年呢?


1.高超的政治手腕。閻錫山曾經說過自己“在三個雞蛋上跳舞”,那麼三個雞蛋分別是指蔣介石,中國共產黨和日本人。周旋於眾多勢力之間,長袖善舞。

2.較強的經濟建設能力。山西在民國被稱為“模範省”。是民國期間,各省中經濟建設最好的省份。閻錫山在山西建立了較完善的軍事工業體系,修建了鐵路,山西經濟一直名列前茅。

3.山西良好的地勢。山西被稱為表裡山河,四面環山環水,易守難攻。這為閻錫山割據統治,奠定了良好的地理基礎。


閻錫山為了封閉割據山西,甚至修建的鐵路——同蒲鐵路都使用窄軌,從而無法與省外鐵路相通,達到封閉割據的目的。

4.高超的投機眼光。閻錫山在北洋軍閥時期,果斷投靠袁世凱。從而在山西站穩了腳跟。在國共北伐期間。又再一次果斷的投靠了國民黨,不但沒有成為被討伐的對象,反而成為北伐軍的一部分,並在蔣介石時期成為四大軍閥之一。

5.始終牢牢把控著軍隊——晉綏軍。閻錫山通過老鄉關係,血緣關係,地域關係等一系列措施,牢牢把控著部隊——晉綏軍,從而能夠始終統治著山西。




鳶飛九天2018

閻錫山,江湖人稱“山西王”。作為山西省的土皇帝,從民國初年開始算起,統治山西長達三十八年。閻錫山究竟用了什麼高明手段,不管段祺瑞、吳佩孚還是張作霖、蔣介石都沒有從他手中搶去山西這塊“肥肉”?接下來,請聽我分析。

閻錫山能夠獨霸山西,筆者分析了一下,離不開一下三點原因。

一、人民擁護

閻錫山出生于山西一個地主家庭,早年加入同盟會,是同盟會的元老級人物。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閻錫山夥同同盟會會員一起,發動了太原起義。被推舉為山西總督,開始掌握山西實權。袁世凱上臺後,閻錫山積極向袁世凱靠攏,百般討好。為了穩定山西局勢,袁世凱也默認了閻錫山在山西的地位。

袁世凱倒臺後,閻錫山施行了一系列保境安民的措施。包括招募流民,組織人民興修水利,開辦工廠和學校等安民措施。雖然山西處在軍閥混亂的大環境下,但在閻錫山的治理之下,百姓生活安定,沒有發生過戰亂。老百姓就是這麼實誠,你對我好,我自然擁戴你。


二、山川之險

山西省,外有山川之險。加上閻錫山擁有晉綏軍10萬餘人,這是一隻裝備精良的隊伍。加上閻錫山奉行誰是老大就聽誰的,不和你對著幹,伺機壯大實力,韜光養晦。

雖然軍閥割據,閻錫山一直奉行誰都不得罪的政策,加上手上的晉綏軍,自然沒有人願意動他,畢竟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北伐戰爭爆發後,閻錫山搖身一變,豎起了北伐大旗。勢力很快拓展到綏遠、河北和察哈爾一帶,成為了四大軍閥之一,地位和蔣介石平起平坐。

三、日本人撐腰

閻錫山的勢力在漸漸的擴大。到了1930年,閻錫山當選為反蔣聯盟。和馮玉祥、李宗仁一起反蔣。可惜被張學良的東北軍抄了後路,閻錫山被迫下臺。下臺後的閻錫山,立刻投靠了日本人。並許諾不抗日,滿懷希望的日本人,幫助他重新在山西立穩了腳跟。於是閻錫山,又在山西逍遙快活了許多年。

一直到了1949年抗戰勝利後,由於閻錫山在山西,大肆推行特務制度,追捕共產黨人,屠殺革命群眾。眾叛親離之後,主力部隊被殲滅,閻錫山逃回了臺灣,不久便剋死他鄉。

縱觀閻錫山的一生,正式憑藉這八面玲瓏,見風使舵的本事,才統治了山西這麼多年。


奇點歷史

很多論述很少或乾脆不提閻錫山實行土改的利民政策。另外在普及小學教育方面閻錫山功德無量,在大學培養人才方面,雖然在抗戰時期引進了許多外來人才,但骨子裡還是排外思想嚴重,以至於落下一個近親繁殖的病根…總之,如何客觀公正的研究土改和教育這兩點,對我們直面山西王的歷史很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