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新政落地後首家未盈利生科公司交上市申請

  5月8日,歌禮生物向港交所提交招股文件,這是港交所接受首隻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申請上市。

港交所新政落地後首家未盈利生科公司交上市申請

招股書中並未透露具體募集資金總額,而是表示約30%將用於核心產品線的持續研發;約25%將用於戈諾衛及拉維達韋商業化;約15%將用於尋求新在研藥物的引進許可;約10%將用於通過啟動及進行臨床試驗進行ASC21的研發;約10%將用於支持研發基礎設施及HBV及NASH發現階段兩個內部藥物計劃的早期開發;約10%將用於營運及作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截至2016年及2017年12月31日兩個年度,歌禮生物分別確認收益為5942萬元及899萬元,主要來自於Roche(羅氏中國)對產品戈諾衛許可安排作出的分期前期付款,還有政府補助。2017年公司虧損1.3億元,但研發成本支出在不斷擴大,2017年公司研發成本為1.14億元。從財務數據來看,由於公司產品線並未商業化,因此並無產生任何產品銷售收益。

港交所的上市新規中,頗有吸引力的是,尚未有收益、預期最低市值須達15億港元的生物科技企業可以在香港上市。雖然尚未實現收益的生物科技公司,意味著極高的失敗風險。

歌禮生物在風險提示中也明確表示,由於監管批准相關的諸多風險及不明朗因素,故無法保證盈利能力,實現並保持盈利能力取決於公司產生收入的能力,即使公司能從銷售該等藥品中獲得收入,也可能無法盈利,並可能需要獲得額外資金以維持營運。若未能實現盈利或未能持續盈利,公司可能無法按計劃水平繼續運營,並被迫減少業務。

但諮詢文件明確規定,企業產品需已通過概念驗證階段,生物科技企業的命門是研發能力,對於港交所而言,擁有通過概念驗證階段產品是對企業未盈利狀況的一個有力補充。而歌禮生物的多個產品線也已通過概念驗證階段,並臨近商業化階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