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學章認為,凡創造者必橫行,真的嗎

凡創造者必橫行

嚴學章|文

嚴學章認為,凡創造者必橫行,真的嗎

老蟹弄藝為文,認蟹為祖師爺,卻又不畫蟹,只取蟹的形勢:橫行;直取蟹的魂魄:橫行不霸道。

創造者,思想都是橫行的。在思想的領域裡,大概有縱行思維與橫行思維兩種類型。縱行思維是順從與守成,順從於前人的古人的別人的,在既定的框框裡討生活,關注的是古人怎麼說怎麼做,別人怎麼說怎麼做,自己就是照葫蘆畫瓢,縱行思維是求同思維。橫行思維是求異思維,關注的是個性創造,就是要爭取和別人不一樣,一意孤行,執意橫行,撞上南牆不回頭,要麼粉身碎骨,要麼涅槃成佛,得道成仙,古今有大成者,有大建樹者,無一不是橫行者。

孔夫子創建儒家學說,周遊列國遭到冷落,近乎喪家之犬,孔夫子一意橫行堅持到底,終於成為聖人。孔夫子弟子則照著孔子的瓢畫葫蘆,少有建樹。孔子創儒學,儒家講入世,道家便橫著來了,偏偏講出世,儒與道便各自開宗立派。共產主義運動中,蘇聯是城市暴動取得政權,中國是農村包圍城市奪得勝利,中國革命的道路相對於蘇聯的道路是橫行,更是創造。朱熹理學主宰思想界的時候,王陽明創立了心學,心學相對於理學是橫行,是創造。

還有。文藝復興人性解放,相對於神權是橫行,是創造。篆書的圓與隸書的方,隸書相對篆書而言是橫行,是創造。清代館閣下,碑學興起成清代書法高峰,碑學相對於館閣體是橫行,是創造。蘇東坡我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推求,是橫行,從而創造了蘇體。米芾一掃二王惡札,把毛筆一摔是橫行,創造了米體;鄭板橋千磨萬擊還堅勁,咬定青山不放鬆,是橫行,成就了詩書畫三絕;齊白石一味霸悍是橫行,成就了齊派;比爾蓋茨罷學哈佛是橫行,創造了唯軟,改變世界;毛澤東“俱往矣”是橫行,創建了新中國;“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是橫行,從而打敗了美國佬。

藝術在橫行的道路上各自成功,在模仿的道路上共同失敗;做人在橫行的道路上兩敗俱傷,在不霸道的修為裡和諧共生。所以,老蟹在橫行不霸道的學術理念下,緊接著的處世原則便是:思想批判與友善待人分立。西方的一句名言:“我不贊同你的觀點,但我誓死維護你說話的權力

不贊同是思想之爭,要敢於橫行;“誓死維護”是對人格的尊重,是做人上的不霸道。我曾畫了幅生肖馬,跋曰:“思想可天馬行空,做人莫獨往獨來”,也是這個意思。

嚴學章認為,凡創造者必橫行,真的嗎

寫到這裡,我耳邊響起了陳寅恪為王國維撰寫的碑文,像歷史的重低音,鏗鏘有力:“士之讀書治學,蓋將以脫心志於俗諦之桎梏,真理因得以發揚。思想而不自由,毋寧死耳。斯古今仁聖所同殉之精義,夫豈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見其獨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論於一人之恩怨,一姓之興亡。嗚呼 !樹茲石於講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節,訴真宰之茫茫。來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時而不章;先生之學說,或有時而可商,惟此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歷千萬祀,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老蟹45歲掛冠進京,遂取齋號“三不堂”,曰:不拜師而轉益多師,保持思想之自由;不入夥而五湖四海,保持組織之自由;不應展而直抒胸臆,保持創作之自由。追求的便是八個字:思想自由,人格獨立。 若問老蟹為什麼能把蟹派弄得有鼻子有眼像模像樣,皆因思想之自由,人格之獨立。每每看到,那種道貌岸然的所謂藝術權威們所表現的奴顏卑膝,老蟹的心裡便犯堵,手掌便發癢,或上前之掌其臉,或退後之操筆寫下一篇詩句: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話又說回來,從橫行到創造,要有一個先決條件,即橫行一定要在“道”上,要做到“合道”。所謂“合道”,就是要合乎規律。社會發展要合乎社會發展的規律,藝術創造要合乎藝術發展的規律。希特勒夠橫行的,為什麼終將失敗?只因他的橫行不在道上。那些弄書畫的,不好好用手寫用心悟,偏偏用嘴用腳用屁股在紙上弄墨,終究與創造無緣,終究以失敗告終。合道而不霸道的橫行,才是走向創造的橫行!

嚴學章認為,凡創造者必橫行,真的嗎

嚴學章認為,凡創造者必橫行,真的嗎

嚴學章認為,凡創造者必橫行,真的嗎

嚴學章認為,凡創造者必橫行,真的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