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時代,線下連鎖紛紛被線上巨頭收割,沃爾瑪卻完成華麗轉身

沃爾瑪改名了。2018年2月1日起,沃爾瑪百貨公司(Wal-Mart Stores,Inc.)正式改名為沃爾瑪公司(Walmart Inc.)。去掉stores(商店)一詞,意味著沃爾瑪將從傳統商店運營者轉型為全面覆蓋線上線下,滿足多種購物方式的全渠道零售商。美國連鎖賣場龍頭沃爾瑪,改革步不停。

新零售時代,線下連鎖紛紛被線上巨頭收割,沃爾瑪卻完成華麗轉身

發動電商併購,全力抗衡亞馬遜

自2016年8月以33億美元入主綜合電商平臺Jet.com後,沃爾瑪又陸續併購了不少的垂直電商公司,比如鞋類電商Shoebuy,戶外裝備電商Moosejaw,女性服飾電商Modcloth和男性服飾電商bonobos,這些電商公司快速提升了沃爾瑪線上商店品類的豐富度,引入更多利潤高的品類,打入新消費者族群。

在海外市場,沃爾瑪通過合作和收購全力狙擊亞馬遜。不只是牽手京東開拓中國市場,日前與東京的樂天公司(Rakuten)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係,共同推出一項新的在線食品雜貨服務。另外計劃收購印度最大電商平臺Flipkart少數股份,建立利益共同體,抗衡亞馬遜。

沃爾瑪不斷加碼電商,對線上的野心變得越來越大。就營收規模來看,沃爾瑪現在已經是美國僅次於亞馬遜的第二大在線零售商。

新零售時代,線下連鎖紛紛被線上巨頭收割,沃爾瑪卻完成華麗轉身

持續整合線下資源 創造最大綜效

沃爾瑪認為,物流速度對消費者的重要性,提供數百萬件商品兩天到貨免運費的服務,所有用戶均可享受,無需成為會員,這迫使亞馬遜下調了非Prime會員免費兩日達服務的金額門檻,從49美元下調至35美元。

為了解決高昂的物流成本,沃爾瑪也嘗試了線上下單,門店取貨的「Pickup Discount」服務策略,如果消費者選擇門店取貨,還可以多享受一筆折扣,相較於運輸成本,為用戶提供的折扣微不足道,沃爾瑪也省下了大筆物流費用,並且為門店導入更多人流。

沃爾瑪還計劃將旗下130萬名員工變為售貨員,在下班時間協助送貨的員工,不只領取加班費,還能獲得額外津貼。此外,沃爾瑪也與乘車共享服務Uber和Lyft合作,推生鮮快遞服務。

除了物流之外,沃爾瑪還在線下的其他地方下功夫,比如推出「簡單回購」功能,整合消費者在線上線下的採購資訊,讓消費者對過去的採購狀況一目瞭然,以最短時間找到最常買的商品,通過這項服務完成回購率的提升。亞馬遜還深入學校,抓住返校季的採購需求,只要輸入有關郵政編號就能找到學校的採購清單,據悉已經整合了全美百萬間教室的採購清單,而這正式忙碌的家庭所需要的。

新零售時代,線下連鎖紛紛被線上巨頭收割,沃爾瑪卻完成華麗轉身

不斷投入新科技 實現沃爾瑪數字化轉型

沃爾瑪CEO曾表示,零售業務仍在不斷演進,消費者和競爭場景持續變化,我們也必須懂的更快。

人工智能方面,沃爾瑪已經在利用AI實現IT產品化和過程自動化,沃爾瑪使用機器學習算法來處理像協調庫存數據、定價商品和修復問題等任務。沃爾瑪有一萬家門店,260 萬名店員,規模龐大,這就意味著它同時也擁有大量高質量的數據,再運用機器學習技術,可以獲得了相當的大的優勢。

在區塊鏈領域,沃爾瑪也不閒著,與IBM聯合推出區塊鏈商業網絡,自身和業務夥伴都可以連接這一網絡,加速產品與供應鏈的升級,日前,沃爾瑪宣佈將與供應商進一步分享庫存信息,亦加快貨物的流轉。最終實現95%的按時交付率。

在硅谷,沃爾瑪還為科技創業者設立孵化器,名為8號店(Store No.8),旨用於開發沃爾瑪未來5-10年內需要的零售技術,比如虛擬現實(VR)、自動駕駛、無人機送貨、個性化購物等。

去年,沃爾瑪還在門店內設自提塔,自助設備可以方便消費者取回在線訂單。用戶還可以直接掃描在線訂單的條形碼,之後便可在45秒內看到自己購買的商品出現在傳送帶上,之後還將導入機器人、圖像辨識技術和機器學習等等。

新零售時代,線下連鎖紛紛被線上巨頭收割,沃爾瑪卻完成華麗轉身

實體零售面對電商競爭遭遇極大的挑戰,紛紛被收割,但積極改革的沃爾瑪挺住了這波衝擊,將專業的電商服務與其龐大的實體門店體系相結合,為顧客提供線上線下無縫鏈接的購物體驗。不出意外的話,這個美國財報季,沃爾瑪也將繼續交出漂亮的業績表現與業績增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