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元揭露娛樂圈事件,對國人是否有益?為什麼?

碎在揚花裡的文字

有沒有益暫且不談,但我認為這起碼算不上一個壞事情,因為是小崔的爆料,讓我們看到了娛樂圈亂象和紙醉金迷。進而上升為一個社會事件,讓更多的媒體和人在討論娛樂圈的薪酬問題,這應該算是一個有益的討論吧。

國家層面近年來一直在打擊和強調“天價片酬”現象,但在現實當中卻收效甚微,各種驚天大合同還是紛沓而來。我們不否認明星藝人的辛苦,也不眼紅他們應該拿到的高薪酬,因為這是市場所決定的,但我們需要考慮的是,是什麼導致出現了這樣畸形的娛樂市場,動輒數千萬的甚至上億的合同,難道就真正體現了市場的價值嗎?我看未必。

天價片酬,不止讓老百姓乍舌,它更大的害處在於傷害了藝術事業,我們的影視劇為什麼一直備受詬病,為何一直走不出去,為什麼老是被國外吊打?原因不是我們缺乏技術和資金,而是我們把錢都沒有花在刀刃上,一部作品的投資絕大部分被一兩個主角抽走,還能剩下多少用於精品製作呢?

而對於小崔爆出來的陰陽合同一事,這已經不是單純的薪酬問題了,如果坐實,那麼將是一個法律原則 的問題了,是需要付出法律代價的。

希望藉助小崔的爆料,對娛樂圈的亂象進行一次整治,正本清原,迴歸自然。


元芳有看法

崔永元在微博上曝光了范冰冰在拍攝《手機2》時,一份片酬1000萬的合同,同時還指出她其實有“大小合同”,也就是說她還有一份5000萬酬勞的合同,只不過前者是對外的,而後者則是絕對保密的。這也就意味著,范冰冰演一部《手機2》,雖然僅有4天拍攝時間,卻將得到6000萬的片酬。

但我覺得這個所謂鉅額片酬,無非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事情。假設范冰冰的片酬真的有6000萬,對於普通百姓來說,這的確是如同天文數字,可能一輩子也賺不了那麼多錢,但是對於片方來說,這筆錢的投入是值得的,因為憑藉范冰冰的市場號召力,她可以為影片帶來幾億元的票房。

比如她的《我不是潘金蓮》票房4.8億,《爵跡》3.8億,《白髮魔女傳之明月天國》3.8億,《空天獵》3億,《絕地逃亡》8.8億,《封神傳奇》2.8億,《萬物生長》1.4億,《王朝的女人·楊貴妃》1.3億,《趙氏孤兒》1.9億,基本上每一部都是億級的體量,而且她還多次參與好萊塢大片的拍攝,眼下她的《爵跡2》《大轟炸》《她殺》《畫框裡的女人》等片也要上映,這些電影不論是文藝片還是商業片,選擇了范冰冰,也就等於服了一顆定心丸。

由此可見,片方不遺餘力給她高片酬,這並不是得不償失的行為,高投入才會有高回報,這個道理其實很顯而易見。因此,單憑崔永元發出的一份合同,以及看似“驚心動魄”的6000萬這一數字,就把一個演員釘在恥辱柱上,這是不妥當的。電影行業裡沒有傻子,他們比你還精明,沒人會做賠錢買賣。

從這個角度來說,崔永元這麼未經范冰冰方面同意,就將如此機密的文件合同公之於眾,還由於疏忽忘記了把范冰冰的名字打上馬賽克,這已經觸犯了法律。就算他接受採訪時表示“最初還因為沒有抹掉合同上的名字感到抱歉”,後來又“看到范冰冰發微博稱‘武月很開心’後憤怒了”有多麼理直氣壯,他的不妥行為已經發生了,就得付出代價。所以不要再用什麼“揭露娛樂圈事件,對國人有益”這類可笑言論來修飾崔永元錯誤做法的合理性了,就算打官司,他的勝算也很渺茫。

(鯨魚君)


鯨魚電影

小崔會被邊緣化,看看這幾天出面挺小崔的都是些什麼人,宋祖德,袁立,黃毅清,說不好聽的都是一些微博論壇上臭名遠揚的人士,這簡直是在幫倒忙。沒一個大咖級人物出來說話,連和小崔相處多年的同事也是集體啞聲,從這點就看得出小崔沒什麼人緣,何況這次事情鬧得這麼火爆也是小崔與劉馮之間的個人恩怨,使用的手段也是以流氓的方式對付流氓,與正義沒半毛錢關係。在這個世界要學會融合,翻翻老底誰的屁股都不乾淨,太個性化沒人敢和你接近,以後要走的路會更難。


Apollo天行健

崔永元揭露娛樂圈事件,對國人是否有益?為什麼?

近日,崔永元因公開合同,炮轟馮小剛劉震雲范冰冰的事情頻繁上熱搜,他還多次公開合同,揭露明星鉅額片酬。5月30日,崔永元也接受某媒體採訪,回應公開合同,炮轟范冰冰的事件。他表示自己最初還對范冰冰感到抱歉,因為公開合同時候忘了給范冰冰的名字打碼。

商業合同就是可以公開的,有法律約束力。

實事求是,讓事實去分享,只要不違法,法無禁止皆可為。

根本就是分配信息不透明,

淡定淡定······瞭解瞭解罷了。

《隨筆》

百姓因何煩至今,

至今雪雨比冬寒。

冬寒遠在千日外,

日外風花萬里灘。

《心思》

後輩因何忽視家,

視家首第要居俠。

居俠存在千夢裡,

夢裡芳菲萬水躂。

房價,比如現在四個月工資能買一個平方,未來可能兩個月工資就能買一個平方,房價還是在漲,只是漲的比工資慢。一二線城市屬於精英階層,想進去的人永遠比被淘汰出局的多。在這種城市當個普通上班族,拿著平均工資是永遠買不起房子的,普遍事實。


誠待天地

如果事情是真實的當然是國人收益的。偷稅漏稅違法行為讓他們膽怯了,這麼多天都不出來只應一聲?想想以往都是怎麼懟對手的和看不慣對手的勝利的?還是他們私下正在商議怎麼擺平此事?我是個普普通通的人,對於他們大人物的事蹟我也只能用問號。具體情況和真實的結果會怎麼樣。大家拭目以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