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两档亚文化综艺节目,到最后导师都成了最大赢家?

本文首发于微博:老道消息

为什么这两档亚文化综艺节目,到最后导师都成了最大赢家?

2017 年最后一天,工体馆有一场拼盘的嘻哈演出,请了七八位圈内口碑不错的新老 rapper。

那是一个相当魔幻的夜晚,信仰充值的说唱粉落座后,很可能会发现自己身边的哥们是拿到赠票来的,或者后面有两个家长带着三个孩子过来合家欢,小孩看一半还会不耐烦,“他们唱歌怎么没有调调啊”。

尽管如此,那晚演出观众反响最冷的环节,还不是哪个不出名的说唱歌手,是中间一个街舞组合的表演。组合一共四个人,编了支应该有十几分钟的舞,非常精彩。但肢体表达总是比语言表达要间接,没长期浸淫在这个文化下的观众看不出门道,于是现场反应非常冷淡。

四个人里,带头的小哥哥,叫杨文昊。杨文昊 08 年就开始拿世界级别的街舞冠军,五年前去美国扛着时差拿了全美东岸最大的 funk battle SuperFunky Vol.2 的冠军,成了第一个在美国拿 poppin 冠军的华人。

一个多月之后,优酷的《这!就是街舞》上线。节目里,选手杨文昊因为气场亮眼,被黄子韬点名插队表演;两分钟之后黄子韬把通关的毛巾挂在了他脖子上,勾住了他的小拇指,“到时候要来我战队啊”。

昨晚那集看到杨文昊晋级,黄子韬兴奋得从评委席上直接一个蛤蟆跳跳到场子上。很多之前不熟悉街舞的观众,尤其是黄子韬的粉丝,通过偶像的带量,都粉上了杨文昊。

这个情况是不是似曾相识?

有《中国有嘻哈》在前竖立的模板,《这!就是街舞》在技术上几乎没什么可挑剔的了——大流量明星+亚文化圈子的组合,真人秀模式营造戏剧性,“恶魔剪辑”营造起来的冲突和人设。

可惜,该有的都有,这档节目就是没那么火。

“有嘻哈”首集播放量 2.6 亿,《这!就是街舞》首集目前只有 5500 万。除了杨文昊现在微博有二十多万粉丝,像王子奇、Miki 这两个也算是前三集里镜头很多的头部选手了,三集播完,粉丝还是一万多、两万多。

如果技术上到位了,没火可能就是基因问题了。就像杨文昊跨年那次演出。

相对于说唱,一档街舞节目要打造成爆款是更难的。前者靠语言输出,内容接收门槛低,留给观众二次创作和传播的余地也大;后者靠肢体和动作来表达,视觉上更直观,但欣赏门槛其实更高。比如同样是海选,有嘻哈能源源不断生产“老子吃火锅你吃火锅底料”、“你有Freestyle吗”这样的病毒文案,街舞就没办法。

另外,虽然同属所谓 “hip hop 四大元素”,但街舞确实没有说唱这个“地下”。各种大学中学都有街舞社团,也有很多家长都愿意送孩子去学街舞,有点“特长生化”的味道,很多 dancer 也都靠教跳舞来挣钱生活。Rapper 们的活路在 livehouse 里,而 dancer 们的活路在舞蹈工作室里。

甚至 2014 年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还联手成立了全国街舞执行委员会,编著了专业教材,确立了考级规范,组织了各项赛事、演出和国内外文化交流。各种主流文化舞台都能见到街舞的影子,比如节目里有的海选 dancer 是上过春晚舞台的,但 rapper 们怎么洗白自身都上不去。

相比起来,说唱在中国更原生、无序一些,被挖到台面上时,也就更具有冲击力一些。

而且《这!就是街舞》的总导演陆伟接受采访时说过,节目组会对所有选手的社交账号、公开资料彻查一遍,另外他们会与选手签订合约,如果选手有任何的不当言论,一律要自己承担责任,要打造一个“干干净净的舞台”。所以从第一集开始,你就能看到很多有纹身的选手身上打满了动态的马赛克。

节目组的谨慎是应该的。这两年来,说唱、喊麦、直播等,都经历过一波过山车式的发展,火了是火了,但没过几天就因为洗不干净的陈年劣迹被生生又按下去了。之前我们总结过这个路径:一篇影响力的十足的爆款媒体文章,或者一档现象级综艺带来关注;圈子内的头部IP尝试进攻中心舞台,初有小成;最后因为洗不干净的劣迹,势头被整个拦腰砍断。

可即使如此,挖掘亚文化品类、加入各种 drama 和流量鲜肉,已经成了视频平台自制综艺的一个标准打法。所以《这!就是街舞》之后,爱奇艺的《热血街舞团》和腾讯的《舞者24》很快也会上线,加入街舞选秀的大战。

只是,看着“尸骨未寒”的天佑、PG ONE、五五开、梁欢们,后面再大的平台去碰那些边缘、地下的亚文化,心里多多少少都会有些阴影。不知道陆伟搞不定的事,车澈能不能搞定。

不过有一件事是可以肯定的:导师恐成最大赢家。

节目播到现在,最吸粉的不是任何选手,就是黄子韬。几年前他以一句“我不会轻易狗带”在 hip hop 圈臭名远扬,今天每个人都说韬韬实诚得可爱。海选里因为“太年轻”陷入名额困境的易烊千玺也惹了很多人心疼。

回头看《中国有嘻哈》,半年多后,几个头部选手消失的消失,凉凉的凉凉,归安的归安。反倒是导师吴亦凡,成了中国嘻哈某种意义上的 icon。吴亦凡三天两头就霸榜美国 iTunes,去超级碗上表演,上 Complex 球鞋节目,算是真正被美国的 hip hop 社群承认了。

这也许就是在中国从事边缘文化的宿命吧:你会被定义为“上不得台面”,不被允许冲到主流台面上;你只能从那些主流面孔里找到一个最像你的,为你代言。

所以,为韬韬打 call 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