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房價高,你就想回到分房的那個年代?

因為房價高,你就想回到分房的那個年代?

80年代的商品房制度只是補充,主要是賣給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的。主流是提倡住房合作社,除了武漢漢正街等寥寥幾個例子,實際操作下來就是單位集資建房,89年一方面明令禁止出售公房,另外一方面漲房租倒逼購房的政策由於加劇了通貨膨脹也被叫停。

昨天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的表態,讓非房地產企業可以建設住宅,很可能單位福利分房要重新大行其道。任志強不是刮陰風說什麼房子是需要投資的,保障住房缺口大要30年才能建成嗎?我開個大口子讓單位都參與,沒你幾個地產商還不行了?

典型案例是中興在深圳建設的員工宿舍,一次性租給你直到土地使用年限結束,價格也不便宜了現在。但是想低價拿無條件續期的產權住宅不可能,把現有的商品房價格打下去了去哪兒收房產稅?

這次表態主要著墨的,應該是農村土地市場的盤活,但是觸及利益比觸及靈魂還難,“嚴格實施土地用途管制這個原則不能破”,所以地產黨不是招牌不要了,是要下鄉了。

過去的土地招拍掛主要是適合工業化城市的發展,適合建設中心城市,大城市。但是對於小城鎮的建設,土地這個中國最大的金融載體怎麼用,一直沒找到好辦法。

既要開發追求效率,又要防止土地兼併農民失地,所以我們旗幟鮮明反對三權分立但是發明了一個三權分離,分離出來的這個開發使用權肯定是要拿來創造新的十萬億土地市場。

最後小產權房大赦是做夢,寫的是試點集體用地建設租賃住房,未來肯定還是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現存的小產權房有條件補交土地出讓金轉大產權,新建可以給你長租銀行也能貸款,但是土地年限結束後這土地還歸集體。

政府不再壟斷住房用地這種標題太一廂情願了,以後要壟斷的是所有用地。住房公有本來就是社會主義的應有之義,今天的商品房制度是一個插曲。

但是為什麼過去二十年會開這麼大一個口子,甚至在人大立法層面,就差一點就確立了住宅無條件續期這個政策。

這要講到1990年在共和國外交最困難的時候。那一年中新建交,10月李光耀訪華,提到當時中國領導層最關心的穩定壓倒一切的問題,李光耀提議讓房子變成老百姓的私有財產,有利於鞏固執政基礎。

李光耀的建議遂被採納,上海首先開始試點住房公積金制度,1991年6月,國務院發出《關於繼續積極穩妥地進行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通知》。當然改革之門,也有人說萬惡之門,被全面打開還要到1998年。

一晃20年過去了,高房價成了最大的社會問題之一。有些人覺得國家分房子,房價看政策,順序領導定,便宜又省心,想回到那個時代。

中國人民真是勤勞善良,群眾的眼光真是雪亮。從人均壽命,嬰兒死亡率到兒童性侵發生率,除了物價房價幾乎所有的社會指標都是從一線城市向下逐級下降的。但是就是有些人十年寒窗奮鬥北上廣站穩腳跟,還是覺得家鄉縣城民風淳樸待人厚道,北上廣房價物價太高生不如死。

而且明明商品房政策最大的受益者是賣地的政府,還有人幫著官員質問開發商。土地便宜給你,你會便宜賣房嗎?

還是一切權力歸蘇維埃吧,如果用一句話來講土地政策要發生什麼變化,就是不管城市還是農村,地主只能是國家,過去土地沒有規劃好,賣便宜了,以後不會再犯這種錯誤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