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南平、紅色延安、情韻鼓聲” 非遺民俗旅遊文化交流活動在安塞區舉行

5月27日,“綠色南平、紅色延安、情韻鼓聲”非遺民俗旅遊文化交流活動在安塞區馮家營村舉行,來自福建省南平戰勝鼓藝術團的成員走進了安塞區馮家營“千人腰鼓文化村”,兩地近500名演員參與了此次交流活動,鼓聲震天,民歌悠揚,他們精湛的演出贏得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與喝彩。

“綠色南平、紅色延安、情韻鼓聲” 非遺民俗旅遊文化交流活動在安塞區舉行

在交流表演中,戰勝鼓藝術團首先出場的是氣勢磅礴的開場戰鼓《戰鼓飛揚》,鼓手以不同的角度和力度、手法和姿勢,變幻著擊打扁鼓,叫人眼花繚亂,鼓點節奏明快,旋律多變,展現了將士出征時粗獷、英勇、無所畏懼的精神面貌。隨後表演了舞蹈《鼓舞》、《蒙古舞》、《凱旋》等節目,鼓聲激烈昂揚、剛柔相濟,舞蹈動作優美、旋律動人,令前來的遊客歎為觀止、大飽眼福。

“綠色南平、紅色延安、情韻鼓聲” 非遺民俗旅遊文化交流活動在安塞區舉行

安塞區用激揚粗獷的陝北說書《風起安塞》展現了2018年安塞區的新風貌、新變化。隨後,由十多位先後登上央視“星光大道”的民歌手演唱《毛主席當年在王家灣》、《東方紅》等經典陝北民歌,引起了遊客們的強烈共鳴。最後,伴著厚重的鼓聲和清越的嗩吶聲,規模宏大、震撼人心的安塞腰鼓隊擊著鼓點,揮著紅綢,在土丘上方奔騰而來、氣吞山河,引的觀眾席上的遊客和攝影愛好者們連連閃動快門,吶喊歡呼聲震耳欲聾,把此次交流活動推向高潮。

南平市文化交流促進會會長陳世勇在觀看演出後激動的說,“你們的安塞腰鼓,我們以前是在電視上看到,這次親眼看到感覺非常的壯觀和震撼,安塞人的豪情和熱情,也給我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回去以後我要把安塞腰鼓這種原汁原味的藝術和延安的革命精神進一步的學習,進一步地發揚光大!”

安塞腰鼓手周志塞也高興的表示,“看了南平的戰勝鼓表演,我感覺也非常的好,我想看能不能把他們鼓的這種特長融入到我們安塞腰鼓裡面。把他們這種柔中有剛,剛中有柔融入到我們安塞腰鼓的發展當中,我感覺會更好更美的。”

3000餘名遊客和群眾觀看了此次交流演出,這標誌著安塞“千人腰鼓”文化村已經進入常態化演出,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初見成效。通過此次交流活動,兩地文化工作者之間的友情得到了發展,兩地人民的友誼得到了昇華,為安塞區非遺、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提供了強大助力!

據瞭解,馮家營村是腰鼓文化村,全村有腰鼓手400多名。2018年,安塞區大力實施“文旅興業”發展戰略,積極推進全域旅遊,精心打造陝北新天地。本著保護傳統優秀民間文化,助力美麗鄉村建設,打造千人腰鼓文化村,使古老的腰鼓村換髮出新時代的活力。

“綠色南平、紅色延安、情韻鼓聲” 非遺民俗旅遊文化交流活動在安塞區舉行

安塞“千人腰鼓”文化村總佔地面積達300餘畝,於今年3月5日開工建設。該文化村依託“腰鼓之鄉”影響力,以腰鼓表演和民俗觀光為主題,集觀賞、體驗、生產、娛樂、居住、餐飲於一體,打造千人腰鼓展演區、腰鼓產業區、腰鼓表演體驗區、腰鼓風情一條街、民間工藝服裝展示區、實景劇演出區、寵物羊子觀賞區、陝北特色民俗和餐飲區等九大區域,是陝北地區最大的實景腰鼓表演基地。

“綠色南平、紅色延安、情韻鼓聲” 非遺民俗旅遊文化交流活動在安塞區舉行

“綠色南平、紅色延安、情韻鼓聲” 非遺民俗旅遊文化交流活動在安塞區舉行

安塞是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腰鼓、剪紙、農民畫、民歌、曲藝五大民間文化品牌分別享有“天下第一鼓”、“地上活化石”、“東方畢加索”、“信天游的故鄉”等美譽。2018來,安塞區在挖掘保護古老文化資源的同時,通過打造馮家營“千人腰鼓”表演村、魏塔“東方畢加索”繪畫村、“陝北信天游”大舞臺演唱村等3個文化村,著力在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變上實現新突破,文化村項目建成後預計可帶動2000餘名農民就業,年接待遊客50萬人次。(高鑫)

“綠色南平、紅色延安、情韻鼓聲” 非遺民俗旅遊文化交流活動在安塞區舉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