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孩子上高速步行回南陽老家,距離1200公里,你怎麼看?

黃岡骨幹教師

這起事件雖過去一段時間,說實話,我看了後,心裡還是五味雜陳:既有對孩子孝心與決心的由衷地讚許,也有對孩子漠視自身安全的責怪,更有對父母管對孩子管教方法的擔憂。

事件簡介:一個10歲小男孩,老家在河南南陽,他跟隨父母來溫州樂清市數打工數月。因父母答應期末考試85分以上就帶他回家看爺爺。但是考試結束後,小男孩感覺自己沒考好,覺得父母就不會帶他回老家,越想心裡就越委屈。於是,他決定走回南陽老家看爺爺!當民警問他為什麼會跑到高速公路上,孩子回答:我想爺爺奶奶……

首先,難得的是,孩子有顆孝心。1200公里,這麼遠的距離,孩子肯定沒想過有多遠,要走多長時間,他只知道他想爺爺了。沒有什麼可以阻擋,孩子回家看爺爺的腳步,說實話,看到這裡我眼睛溼潤了。現在的孩子,整天被分數逼得抬不起頭來,在分數面前很多親情都淡化了。考試前是歡聲笑語,考完試後是狂風暴雨。

其次,孩子這種做法,細思極恐。高速公路不同於一般的公路,上面車流量大、速度快、情況複雜,一個人走在高速公路上,稍有閃失,後果不堪設想。那所有的一切,現在來談,都是晚了。我們要告訴孩子,即使天塌下來,還有父母扛著。如果一個孩子連父母都不信任了,他還能相信誰?那不是徹底的絕望嗎?這就是現在發生孩子離家出走或者走極端的根本原因,因為孩子們看不到希望了。

最後,父母的管教方法,欠考慮。我們不能責怪一個打工的父母,教育孩子要講多少大道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想法都是合情合理的。但是,我們不能過高估計孩子的能力與水平,如果做不得,就不能過於苛求;尤其是不能用親情作為籌碼來作為激勵孩子的手段。這件事,還好發現及時,沒有出問題,如果出現了事故,那腸子悔青了,也於事無補。希望家長們管教孩子,要引以為戒、慎之又慎!


窗外的白楊

  • 又是一個熊孩子的故事

10歲的小男孩著急回家看爺爺,作法雖說有點嚇人,但勇氣可嘉,這份孝心更是難得。這個事件是一個警鐘,作父母的都應該深思!

小男孩今年10歲,老家在河南南陽。他跟隨父母來溫州樂清市數月,現在樂清市鹽盤區某小學就讀三年級。因父母答應期末考試85分以上就帶他回南陽老家看爺爺。但是前幾天考試結束後,小男孩感覺自己沒考好,覺得父母就不會帶他回老家,越想心裡就越委屈。這時,他作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走回南陽老家看爺爺!民警問他為什麼會跑到高速公路上,孩子回答:我想爺爺奶奶……

父母急於“望子成龍”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學習成績不能完全用數字來衡量,給孩子太大的思想壓力,不但會事得其反,往往也會帶來一些意外。這個事件裡的小男孩就是這樣,成績沒考好,擔心父母不帶他回家,情急之下一個人決定走著回去。跑到高速公路,走著回家,想法大膽,但危險太大。

多虧這這位好心的民警,不然孩子說不定會碰到什麼事情呢。如果出現意外情況,豈不是家長一生的遺憾。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往往忽視了安全教育,安全是生活中最重要的。

對待孩子我們當父母的應該多些耐心,別隻會用一些條條框框來束縛孩子,對孩子的要求可以有,但不能太過苛刻。父母對孩子的言行也要注意,有時可能是爸媽的無心之言,但孩子會信以為真。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也有自己獨立的想法,如果你和你的孩子能象朋友一樣相處,能做到無話不談,又何愁你的孩子不好管理呢?

“言出必行,行之必果”,這是所有父母應該重視的。做不到的事別輕易和孩子許諾,做不到的事也別老拿來嚇唬孩子,時間長了,父母會在孩子心目中失去威信。


尼木子

【考得好就能回老家見爺爺 】1月26日,溫州交警在高速路上攔下一10歲男童並將其送回家。男童稱,因為和父母約定考到85分,就能回南陽找爺爺奶奶,但因這次沒考好,所以打算步行回老家找爺爺。樂清到南陽有1200多公里。



儘管視頻很短,文字介紹也也少,但10歲孩子準備徒步幾千裡回家看爺爺奶奶的視頻迅速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從簡短的文字和視頻我們可以獲得如下信息:1、孩子家在南陽,人在樂清。說明父母在外打工,跟隨父母就讀。2、孩子千里迢迢回家看爺爺奶奶。說明這個孩子跟爺爺奶奶感情很好,很長時間沒回老家了。3、沒有考到85分就獨自上路。可以看出原來孩子跟父母要求過回老家,父母可能今年沒準備回老家。還有可能因為沒考到85分受到過父母的指責。

看到視頻很心酸,有多少家庭到了過年還不能團聚,有多少人在外漂泊只能翹首遙望故鄉,又有多少留守老人在家空空等待兒女歸巢。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孝親敬老的傳統,古語云:父母在,不遠遊。人生的幸福很大部分來自於濃濃的親情,時常的陪伴。孩子對爺爺奶奶的思念,正是親情的自然流露,表現出對於爺爺奶奶濃濃的愛。試想爺爺奶奶倘若聽聞這件事,會有多麼的心疼和無奈。





現代社會生存壓力大,很多孩子成人後離開自己的老家獨立生存,道路長且遠,每回趟家著實不易,時間短、開往開支大、回家一趟身心疲憊,這讓很多人不能回家甚至不願回家。讓孩子回家,關注漂泊孩子,讓他們感受到更多的溫暖和關懷,是我們大家都應該重視的事情,讓孝善文化得到弘揚是每個社會人的應盡之責。


黃岡骨幹教師

孩子真的懂事,對於學習這方面不要硬逼著學習,應該多多的關心孩子,鼓勵孩子。

近日,一篇10歲孩子自己步行上高速回南陽老家的文章刷爆朋友圈,引得很多人落淚,孩子跟父母做好約定,考85分就能回家,但是這次成績不理想,便自己步行回去。


孩子從小就離家,離開爺爺奶奶跟著在外打工的父母出去讀書,據孩子的父母講,孩子是一個特別懂事乖巧的人,特別是跟爺爺奶奶感情好,加上今年一年沒回家了,所以孩子想爺爺奶奶了,便有了步行回家的念頭和做法。

其實對待孩子的教育是急不得的,俗話說嚴父慈母,對待孩子不能光訓斥,還有經常的關心孩子,如果孩子的成績考的不理想,要用合適的方法來鼓勵孩子而不是訓斥。

很多的老人可能在等待著自己的孩子回家,如果能回老家的話一定回家看看父母,我們在長大,父母在變老。


笑搞

最近一個不足兩分鐘的短視頻刷爆了朋友圈:河南一10歲男孩因為考試沒考好而選擇高速步行回老家,看自己的爺爺奶奶,略帶心疼又被孩子的孝心感動著。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4ace47860fe8f6564b20c4389dcfdaab\

騎蝸牛追夢想


孩子是天真的。

10歲孩子上高速步行回南陽老家,距離1200公里。

從這件事反應出以下幾個問題。

一、父母不能以分梆架孩子。

考好就能回爺爺奶奶家,爺爺奶奶在老家南陽,孩子在樂清,是跟隨父母打工。

誰都願意考好,但有時孩子發揮的不好是正常的。

父母不能以多少分,去衡量孩子學習好壞。

導致孩子考85分,高速步行回南陽老家見爺爺奶奶。

二、親情難以割捨。

爺爺奶奶和孫子的親情,是難以割斷的。

孩子跟隨父母在外地學習,孩子多日不見爺爺奶奶是正常的。
但思念之情,是常人難以理解的。

這次考試,又考得不好,怕父母追究,才高速步行回老家看爺奶奶的。


三、步行高速是危險的。

一個10歲孩子,走高速,是危險的,多虧高速交警攔下,帶離高速,才使孩子得以安全。

父母要關心孩子,不要以分來權衡孩子,該讓孩子回老家看爺爺奶奶,就讓他回家。

因為親情什麼也替代不了的。

如果讓孩子爺爺奶奶知道這件事,那該是多心痛孩子。


用戶zmj情感嘚啵嘚

感人的情節,動人的情懷。孩子望著遙遠的路程的那邊就是爺爺等待的地方,他不知道要走多少實際里程,1200公里呀,對他來說,就是一個未知數:只要走就能到家。於是,他便抱著希望、咬著牙、含著淚、下了決心、一直沿著高速公路向前走。

孩子還小,幼稚的心靈、單純的想法促使著他,感覺到自己的成績考得沒有達到預先的約定(85分),無法有其他的要求,只能靠自己的努力去南陽找爺爺奶奶。

或許路上的一切他根本沒有考慮進去,因為十歲的孩子是考慮不到路上有什麼變故,包括吃住行,腳鞋的承受……以及路上的安全等。哎,歸心似箭呀?

我感覺這孩子將來以後一定會成為棟樑之才,起碼有一種敢於冒險的衝勁和大無畏的精神!他會憑著自己的力量,勇敢的向前、向前!


992舒暢

所以安全知識要從小抓起。不說小孩是因為什麼事情去上高速,本身這個行為是已經違反了交通法規。不覺得感動,只能從中看出,安全教育還沒有真正的普及到每個學生的心裡。更何況並不只是學生不懂,很多的成年人他們也做不到。所以許多的交通事故總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發生。所以倡導大家,從小事做起,為自己的孩子做一個很好的榜樣,也為別人的孩子去做一個好的榜樣。


落進洪流的豌豆

對孩子嚴格是對的,但是要有度,不能給自孩子壓力太大了,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只要孩子盡力了,就順應自然吧。

如果孩子有了什麼意外,父母豈不是後悔一輩子,我們這裡有一個孩子就是父母逼得太緊了,逃課後,慢慢的厭學,初二就離校在家,閒逛二年上了技校。


愛家胖大姐

一個🔟歲的孩子,就這麼固執,這麼有主意,不要扯什麼想爺爺,就是衝你一個人敢走,我👍,但是你也應該懂點事了,大過年的你考慮過父母還有爺爺奶奶的感受嗎,出事怎麼辦,孩子,你不是膽大有主意,你是自私知道嗎,放我家裡,找回來,打不死你(本人小孩9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