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辛中醫眼中的兒童健康之一|生病是正常的

關於兒童健康,大家需要一個思路。

人永遠都會生病,從嬰兒變成幼兒,幼兒變成少年,然後變成青年、中年、老年,這一路都有可能生病,我們無法找到一攬子的解決方案,但我們可以找到一個思路。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生病是正常的。

我在大學學西醫的時候,免疫學說小孩子剛生下來頭幾個月,他的第一次咳嗽、肺炎、拉肚子,建立了他最初免疫系統的反應模式。就像孩子第一次離開爸爸媽媽,當他見到一個新東西,就形成一套反應模式。有了這個模式之後,再碰到第二次,他就用這個模式去反應。模式各不相同,對的話一切很順利,不對的話就會有不舒服,然後再調整,再往前走一步。我們每個人就是這樣一步步走到今天。不光是免疫系統,我們整個的生理系統,包括我們的人格,所有的一切都是這樣一點點成形的。

一個人生病,還有小孩子的生長、發育、修復……是一個身體自然變化調適的過程,尤其是那些常見的症狀。

什麼是常見的症狀?我們都經歷過發燒。比如我現在在講課,一切還不錯,但講了兩個小時以後,會覺得有點熱。大家也有這樣的感覺吧,有時候連續努力工作幾個小時後,臉有點發燒,渾身都有點熱,那會兒要是去量體溫,沒準就是低燒。

第二,要從每一次生病中學習。至少做爸爸媽媽的要學。通常,不太忙亂的媽媽,心會比較靜一點,細一點。細心的媽媽能發現,小朋友從小到現在,每年發兩次燒或者三次燒,似乎能找到規律,問題不大,如果平均每個月發一次燒,就有點問題了。

作為一個正常的人體,如果有某件事情定期發生,應該能找到規律。為什麼會這樣?有什麼原因?是吃多了?受寒了?吃了不該吃的東西?跟季節有關?跟情緒有關?還是有其他的原因……

還有,孩子每一次生病以後,他的反應模式都有哪些?程度是加重了,還是減輕了?這些都可以觀察到。每一次你用中藥或西藥、刮痧或按摩,或者泡腳,或者敷冰袋,有沒有效果?好的效果是哪些?不好的效果有哪些?我們要注意去觀察學習,不要每次生病都白生了。

第三,安心靜心的狀態很重要。心不靜的話不可能學習到什麼東西。每一次急急忙忙應付症狀,沒有安心觀察過整個過程。或者因為你的生活太忙太滿、節奏太過緊張,這時再加上小孩子突然生病,你根本不能靜下來觀察處理,連你自己病了也沒辦法,都扔給醫生。

如果這樣的家長一多的話,做中醫就會很辛苦,為什麼?中醫遇到的小孩子,一般都是經過這樣三天五天十天,被各種方法都治了一通,沒效果,甚至更糟糕之後才來報到的。然後,心急的媽媽還不停地問:“李大夫,今晚要是退不了燒怎麼辦?”我想:“拜託,你這樣折騰這麼多遍,孩子的氣機都亂了,你讓今晚退燒,恐怕不那麼容易。”

媽媽有一個單方面的、沒有考慮全盤條件的期待,那就是“今晚一定要退燒”。如果是因為受了風寒,身體正在往外排寒氣,你說有沒有可能或者說有沒有必要一定要馬上退燒呢?某件事情的發生也許是經過很長時間的積累,那它下去也需要一定的時間。

我們的政治課上常說,不能越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一下子進入共產主義階段,需要經歷一個過程的。如果我們想跑步進入共產主義,跑步退燒,會導致很多問題。

所以,以上三點作為前提給大家提供一個思路。學會這些後,你不光能從小孩子的每一次生病中找到線索,也能幫助你在生活的其他面向理清思路。

王崇:這些演講是你之前給一些家長的講課,現在這些情況有變化嗎?

李辛:這個部分,是2010年的講座。後面還有2012年和2013年在其他場合的講座記錄。每次的主題都各有側重。變化是有更多的醫生開始普及中醫,更多的家長開始學習中醫,學習留意孩子的日常變化。

王崇:為什麼一上來就談 “生病是正常的”?

李辛:這是現實。生老病死,人生的實相。

王崇:是否有印象深刻的父母做孩子的觀察筆記做得很好的案例?

李辛:案例很多,後面會有講到。

李辛

1993年畢業於北京中醫藥大學,2000年獲天津中醫藥大學心身醫學碩士學位。

師承國家級名老中醫,兒科、內科專家宋祚民教授。

現任上海自道精舍、北京東源文際醫療中心顧問,瑞士自然療法專職工作者協會(ASCA SWISS)繼續教育培訓老師。

多年中醫臨證和教學經驗,擅內、兒、婦科,針藥並用,重視調神和調氣。

深入理解《黃帝內經》、《傷寒論》、《神農本草經》、《溫病條辨》等經典,學習歷代各家所長,取驗於臨床。

李辛中医眼中的儿童健康之一|生病是正常的

還有問題嗎?

歡迎隨時與我們團隊取得聯繫。

學堂郵箱:

[email protected]

學堂地址:

上海市虹口區花園路128號

德必運動LOFT 3街區A座313-315

視覺:右序設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