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離,是我們每個人都要經歷的或多或少的痛

送君千里,終有一別。"在"別"的時刻,總免不了熱烈的擁抱和溫馨的祝福。可是,你看這個"別"字.右邊卻是一個"立刀旁"(刂)。難捨難分的場合,為什麼要帶把"刀"呢?

別離,是我們每個人都要經歷的或多或少的痛

在古老的漢字中,“別”字本來是(上圖)中的寫法,左邊是一副人骨頭架子,右邊正是一把鋒利的刀。“別”是什麼意思呢?就是用刀把人的肉和骨頭分離開來。這一場景不是有點恐怖嗎?

原來,“別”表示的是一種葬禮。據古書上記載,在“炎人之國”,親人過世以後,要用刀剔掉逝者身上的肉,最後只剩下骨頭。他們相信,這樣會帶來吉祥和好運。今天,在我國有的少數民族中,不是仍有天葬的風俗嗎?由此可見。“別”的離別、告別、分別的意思,是從葬禮中來的。這是肉和骨的分離,也是生者和逝者的分離。一旦分開,就成了“另一個”,所以可以說別人、別處、別事......有“另一個”,自然就有“這一個”於是分出了類別。

別離,是我們每個人都要經歷的或多或少的痛

傷而傷別離,且行且珍惜

別離,我們每個人都要經歷的或多或少的痛。無論是生離還是死別同樣讓人痛徹心扉。

別離,是我們每個人必須上的一堂課,她教會我們愛身邊的每一位親人,珍惜我們所擁有的一切。

珍惜現在,擁抱明天。不讓身邊的任何人受傷,從現在起和身邊的每一個人都相處好,不會到了分別而悔恨。

別離,是我們每個人都要經歷的或多或少的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