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揮淚“斬”接班人衛哲,遭三女羅漢二次逼宮?

2011年春節,阿里巴巴發生人事大地震。因為中供“黑名單事件”,時任阿里B2B公司CEO、被認為是馬雲接班人的衛哲與COO李旭暉引咎辭職,大批中層、基層人員也紛紛離職。是否當年“十八羅漢”因不滿衛哲拿太多期權,二次逼宮馬雲?

馬雲揮淚“斬”接班人衛哲,遭三女羅漢二次逼宮?

被譽為馬雲接班人的衛哲

2010年底,阿里十八羅漢之一的蔣芳被調去管理中供(中國供貨商:Gold Supplier)的誠信安全。次年1月22日,蔣芳在一封群發郵件寫道:“……2010年跑來投訴中供是騙子的買家每個月比2008年翻了20倍!還查到有些銷售,一個人就籤進來好幾十家騙子公司,甚至還一手拿公司的佣金,一手拿騙子的賄賂!真是TMD太氣人了!”

據馬雲對《福布斯》(亞洲版)所言,他偶然間看到了這封郵件,是蔣芳的粗口引起了他的注意。

阿里2008年底啟動“狂風行動”以來,有2326名的中供會員涉及欺詐,被列入黑名單,這些黑名單客戶已被阿里B2B公司清退。

時任阿里巴巴B2B公司CEO的衛哲,針對黑名單客戶進行了處理,有“劣跡”的廣東大區“省長(B2B公司的大區總經理)”及其搭檔的大政委被衛哲分別降職、降級、轉崗。衛哲認為這已經算下了重手,而且從數據上來說,事情已處於可控的狀態:“(黑名單)比例從1.1%已經降到0.8%,再過幾個季度就快打沒了。”衛哲這樣告訴媒體,那時候他還堅持認為,“我這個處理已經是到位的。”

  • 馬雲也知道中供有騙子供應商。在2011年1月21日的中供年會上,馬雲說,“幾個月前去上海Office,我聽說我們直銷上面有些地區帶進了騙子。我很難過,但是我相信B2B文化,我相信B2B團隊,我們可以把這些都改掉。”

但與衛哲不同的是,馬雲在意的是黑名單客戶中透露出的故意籤黑,甚至內外勾結的意味;換而言之就是,馬雲更在意蔣芳郵件裡的這句話:“還查到有些銷售一個人就籤進來好幾十個騙子公司,甚至還一手拿公司的佣金,一手拿騙子的賄賂!”

老闆不高興,事情就不那麼簡單了。23日深夜,馬雲召集了更多的管理人員在公司附近的酒吧長談,並表示對此事追究到底,“我們要對這個事情引起重視。”

三天後,阿里集團及各子公司所有高管齊聚阿里巴巴B2B公司,聽取關於黑名單客戶的彙報。會上宣佈,阿里B2B公司董事會將委派已退隱多年、正擔任獨立非執行董事的關明生成立獨立調查組,調查黑名單問題。

時至2月17日,在類似時任廣東大區大政委張衛華這樣的區域負責人的協助下,獨立調查組根據2300多位黑名單客戶,順藤摸瓜找到了內外勾結、籤黑名單客戶的銷售。

此外,獨立調查組還在香港、杭州與深圳訪談了超過50名B2B公司的員工,包括Sales、主管、區域經理、“省長”“小政委”“大政委”、銷售VP、COO、CEO等人——“這種訪談並不痛快,因為那種問話的語氣、語調都不一樣”,當事人之一俞朝翎如此表示。

  • 直到獨立調查組成立,衛哲才意識到,自己原先的處理措施是不到位的——但他當時不知道事態的嚴重性,衛哲並沒覺得自己已大難臨頭。

彼時,阿里B2B公司COO李旭暉自覺責無旁貸,便毫不猶豫地在第一時間向馬雲發短信提出辭職,並向衛哲遞交辭職報告。

但和衛哲、李旭暉一樣,B2B中層幹部也未意識到事態嚴重,甚至張衛華等人一直以為這是一個關於客戶管理的問題:“一開始我們並沒有想得那麼嚴重。”直到一次B2B公司的會議,他們才感受到了肅殺的氣息——這次會議由馬雲、彭蕾和衛哲等人主持,所有“省長”、大政委都在場,而且沒有慣常的吵吵鬧鬧的氛圍。“戴珊一進來就說,你們小心一點!”張衛華事後回憶道。

這次高規格的會議,衛哲沒講幾句話,彭蕾也沒講多久就開始流淚。然後馬雲接過話茬,“黑名單一事非常嚴重。”並當即約法三章:第一,大家年前就待在杭州,不要回所在區域;第二,B2B公司所有的慶典、儀式活動暫停,不批准相關費用的申請;第三,在調查清楚之前暫停發放所有在場人士的年終獎。

事後,與會人員才得知,此次會議之前,震怒的馬雲還摔了個杯子——這就是十八羅漢之一戴珊好心提醒的原因。也因此,所有人都沒有過好年。

馬雲揮淚“斬”接班人衛哲,遭三女羅漢二次逼宮?

阿里巴巴十八羅漢之一戴珊

當然,2011年的春節衛哲沒過好。節前,對於李旭暉的辭職他已經沒有事實上的權力來決定COO的去留了,但節後,他一定要給個答覆。

事後,衛哲對媒體表示:“怎麼辦呢?我的COO辭職了,你說我怎麼辦?這個事,我很難處理。因為我宣佈李旭暉辭職,但我不辭職,這算什麼?責任就全部歸到李旭暉頭上了。”讓李旭暉當替罪羊,這並非衛哲所願——即便事實並非如此,但媒體一定這樣認為。

衛哲此時還有選擇:一是離開公司,徹底離開;另一個是在阿里再換一個崗位——降級轉崗。但衛哲覺得這個信號不好……儘管此時阿里的投資缺人,別的(子公司)還沒怎麼投,在B2B自己幹得不錯;而且,此前有內部輪崗的規定,廣東大區的“省長”或大政委,衛哲都是擬定輪崗人選。

和衛哲一樣,馬雲的年也沒過好。衛哲此時在糾結,馬雲更糾結。根據《中國企業家》的報道,馬雲的“難過”在於考慮“人”。他覺得,“處理人與人的溝通是最痛苦的。這一個月我痛苦、糾結,這是真話。”馬雲對《福布斯》回憶那一個月時也說:“我當時常常在想,如果(內外勾結)這個是真的怎麼辦?”

最終,馬雲找到了癥結所在。“做企業不能當俠客。我是公司文化和使命感的最後一道關。作為大家信任的CEO,我要做的是捍衛這個公司的價值體系。如果你叫我一聲‘大哥’,我就可以不殺你——那以後,有多少兄弟叫我‘大哥’?那我就不是大哥了。”

但現在也很難知道,衛哲離開的決心,是馬雲還是衛哲先下的。

  • 在元宵節前後,衛哲最終“想清楚了一些事”:李旭暉先提出來辭職,到他這個層面是不夠的,還不夠——應該說是衛哲去意已定。

2月18日,獨立調查組向阿里管理層通報了調查結果;三天後,在阿里B2B公司的董事會上,關明生和蔣芳一起彙報了獨立調查組的報告:“新續分開、狂風行動、32%的佣金制度,徹底改變了中供銷售體系”,導致中供鐵軍的目標“第一是客戶數,第二是客戶數,第三還是客戶數”發生改變——也就是說,中供更看重股價和業績。

馬雲揮淚“斬”接班人衛哲,遭三女羅漢二次逼宮?

阿里B2B中供鐵軍規模變化

報告還認為,政委也沒發揮獨立監督作用:政委虛線彙報給業務,KPI的10%由業務決定,業績考核“省長”決定,很難真正做到Check & Balance(制衡)……中供這個積累了10年的有價值的平臺,現在正被銷售員賤賣。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有些中供系銷售員出現了內外勾結,比如被張衛華、衛哲等人認為是2009年知黑籤黑個例的元樹華,背後竟然另有隱情——與元樹華勾搭在一起的,正是從福建莆田四散開來的詐騙集團。以福建莆田為主的騙子供應商,他們從福建莆田開始,蔓延到了廣東、浙江、上海、天津等區域。

這些詐騙行為系精心策劃,有預謀、有組織,行動有系統性。騙子購買出口通後,一般會新開設一個銷售電子消費產品的商鋪,以極其便宜的價格、較低的最少購貨量吸引眼球,然後不發貨或者貨不對款、以次充好,以此詐取買家的訂金等。其涉案總金額在200萬美元左右,且每宗詐騙案的平均金額少於1200美元——但報告同時指明:當出現“危機的徵兆”時,中供“利益當先,以管理方式處理生死存亡的危機,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從而錯失了機會遏制事態的蔓延”。

據《福布斯》報道,這就是讓馬雲真正生氣的地方,“(這些銷售)他們懷疑,又或者他們知道賣家是有問題的,但他們還是簽了合同。”

此後,阿里集團B2B公司對外公告的內容很簡略:董事會接受淘寶CEO陸兆禧為本公司新任CEO,並批准衛哲、李旭暉辭職的請求。他們之所以辭職,是“鑑於一份於2011年2月21日董事會會議上提交予董事會的內部調查報告內容”。

事後,衛哲對媒體表示,獨立調查小組的報告出來後,他才知道了不少B2B公司的負面運營細節:銷售不再強調中供的價值,而是以“出口通”不就是“一天少抽一包中華煙”的錢來吸引客戶。至此,衛哲才知道了自己當年處理英國買家協會事件措施的簡單粗暴:“最後查出來了兩個犯罪集團,一千多客戶中80%是這兩個犯罪集團開的戶。我們總結過這一千多個單子,有四川、河南、江蘇、上海籤的,(其實是)莆田的流竄了。”

更多的細節是:狂風行動把黑單給放大了,因為黑單成本低,又是考核客戶數。後來犯罪分子派人來應聘B2B的銷售,打到公司內部來了。對此,衛哲表示,“調查組告訴我(黑名單)客戶的數據,我根本就不驚訝。都知道,馬雲也知道。你永遠不可能把欺詐幹掉。”但馬雲生氣的也是(內外)勾結。

  • 馬雲也曾告訴衛哲,“如果你們在6個月前,像我這樣處理這件事,你們今天不是這樣的結果。如果現在我不這樣做(衛哲、李旭暉引咎辭職),6個月後,那23000名阿里員工,就該開除我了。”

根據日後阿里官方發佈的數字,在2009年及2010年,中供涉及詐騙全球買家,分別佔當年度會員總數的1.1%及0.8%——正如衛哲所言的可控,因為比例確實在下降。但如果以B2B公司在這兩年淨增中供會員數53082、25164來做分母,黑名單客戶數佔比分別為2.3%、4.4%,這不是下降,而是在上漲。

但也有不少人指出,被獨立調查組認為只看業績和股價的代表性口號“第一是客戶數,第二是客戶數,第三還是客戶數”,是馬雲而非衛哲所提——所以,馬雲要背鍋嗎?

甚至連張衛華也覺得,對於客戶數的強調是馬雲的錯誤引導之處,因為“如果企業給你定了客戶數是最重要,你一定會降低對客戶質量的評判。”俞朝翎也認為,“當你有一定的業績壓力之後,你就(不自覺)放鬆了(審核)。”

對於事情的結果,便有人認為,衛哲是車,馬雲是帥。“車的價值在於保帥!帥不處理車,帥就要被處理掉了。等人來處理帥,帥就被動了。如果你是馬雲,保一個人和不保一個人,你有N多種方法。衛哲的離開應該是一個必然的過程。衛哲拿了幾個億的遣散費,幫老闆頂罪,這不很正常嘛”——這位同仁所言的遣散費,應當是指衛哲當年加盟時所享有的鉅額期權。按照期權變現的四年期慣例,衛哲離職時四年期限已滿。

衛哲、李旭暉引咎辭職的消息震驚一眾網友,並因道德意味較濃的離職緣由一時間全民熱議。

震驚之餘,大多媒體將阿里B2B公司CEO、COO離職與公告的欺詐客戶數聯繫在一起。媒體和網民並不認為阿里巴巴是在刮骨療傷,他們相信衛哲離職背後一定另有隱情:“衛哲因為誠信離職,繼任者為何反而來自存在不誠信的淘寶?

“阿里不能容忍觸犯誠信原則,又為何能容忍淘寶存在的問題?

“衛哲只是阿里巴巴業績不佳的替罪羊。馬雲此舉是丟車保帥。

“引咎辭職的高管來背黑鍋的把戲,應該不能一玩再玩吧?”

  • 但要知道衛哲的地位非同一般。馬雲素來不喜歡職業經理人。馬雲也比較明確地在一些場合表達了衛哲可能是他未來的接班人。李旭暉也表示,“反正馬雲是很喜歡衛哲的,馬雲很捨不得衛哲離開。”

既然大家都覺得是“小題大做”,那接下來的推測就顯得順理成章。很快,一個曾經甚囂塵上的“陰謀論”,藉著“天時”在阿里B2B公司復活——它被不少中高層幹部認為,那更接近於衛哲離職的真相:

在2007年10月,阿里B2B公司發佈招股書,並公佈了衛哲的期權數之後,據說包括有十八羅漢在內的決策層對馬雲施加了不小的壓力,認為衛哲不值得這麼多期權——但不僅馬雲頂住了,事實上衛哲也頂住了——如今黑名單事發,阿里決策層再次逼宮馬雲。雖然此時逼走衛哲並不能降低他從阿里巴巴獲得的利益,但起碼礙眼的人走了。

馬雲這次頂不住了,理由據說是他不能一直拒絕十八羅漢。這個很難判斷是否存在的二次逼宮,號稱“三個女人綁架馬雲”,其中包括蔣芳。

媒體無法判斷此事的真偽,但馬雲在2011年2月25日的淘寶年會上評價了B2B黑名單事件:“大家也知道,過去的一個月確實是我最艱難的一個月……不管外面人怎麼說,我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糾結、憤怒、難過、痛苦,是人的問題。做事情是最容易的,做人是最難的。”

在2011年4月底,馬雲又評價了衛哲的引咎辭職:“衛哲身上有很多勳章……我送他一個傷疤,等他70歲的時候會感謝這個傷疤,永遠不會忘記,這是我送的最大的禮物。20年以後,他告訴別人因為這樣的事情,也被離開過公司,我相信所有的年輕人會肅然起敬。”

此外,在2012年底,馬雲接受《時尚先生》採訪時說:“衛哲這個事情是個突發性事件。這不是個預謀已久的事情。”

而且,衛哲也告訴媒體,並不存在所謂的二次逼宮,“蔣芳肯定不會。大實話,蔣芳人特別單純;而且,(她們)也不會吹(風)這麼久的,馬雲做事挺果斷的。(早已)過去了,2009年、2010年,這個聲音幾乎就沒了。不會醞釀這麼長時間再爆發。”

衛哲也同時表示:“你說我辭職冤不冤?不冤。我確實放鬆了。”

但對於衛哲所言,部分中供人士嗤之以鼻:“我才不相信衛哲真的那麼認為。”他們認為,衛哲這麼說可能是在為一些人“打掩護”,他們絕對不相信這只是一個所謂的價值觀事件。

但不可否認的是,在阿里高層和創業元老中確實有人看衛哲“很不爽”。至於這種“很不爽”的情緒在推動公司決策時會起到何種程度的影響?在處理這次黑名單事件時,又會發揮哪些作用?答案除了馬雲和“很不爽”人,再無他人知道……

最後,你覺得關於衛哲辭職的“陰謀論”和“二次逼宮”說法成立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