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家徐健藝術短評

論輩分,徐健是我的師弟,但他當畫家的資格比我老,我還在學畫的時候,他已經賣畫了。當時的榮寶齋、北京文物商店都開始收購他的畫作。這便是此文題目“最小的老畫家”的由來。

徐健出身江蘇無錫官宦世家,遜清後家道中落,姑且稱之為沒落貴族子弟。“窮”是件好事,對有本事的人來說尤其是好事。窮則思變,徐健就是因為從小受“窮”,硬是讓“窮”的他逼成了今天的大富大貴。

最小的老畫家 - 國畫家徐健藝術短評

《雲中飛鶴》

最小的老畫家 - 國畫家徐健藝術短評

世界各國國鳥國花系列之《坦桑尼亞灰冠鶴丁香花》

徐健,字漢賓,曾用名為楊健,1955年4月出生於北京,祖籍江蘇無錫,與著名藝術大師徐悲鴻為同宗同族本家,徐氏為宜興旺族,祖母王氏一族清代曾出過狀元。他十五歲時拜師於中國著名花鳥大師、北京畫院院長王雪濤先生,後又曾受業著名畫家、文史學家王森然先生和著名書畫家董壽平先生。經過六十多個春秋的淬鍊,徐健這個已在國畫領域中浸淫近五十年的寫意花鳥畫家,顯得更加沉著穩健與超凡脫俗。雖然他把自身的氣勢蘊藏至最深處,與常人無異,但是這種涵養卻在他揮毫潑墨中盡情迸發,展現出與年齡不符的雄渾的作畫底蘊,“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三分天才,七分勤奮”,這與其歷經重重磨難、矢志以恆、堅持不懈、“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過人努力是分不開的。

最小的老畫家 - 國畫家徐健藝術短評

《雪霽歸舟》(約19歲作)

徐健學畫以花鳥入手,後山水人物皆有涉獵。尤其在繼承傳統上,苦練筆墨,每天用功十餘小時,加之雪濤恩師的言傳身教,其下筆作畫,構圖新穎,筆墨靈動,造型精準、色彩清麗。並以詩文、書法的多方面修養,於人物、山水、花鳥各類題材均有所創新。這讓徐健在這個當今小寫意花鳥畫的發展不甚歡喜的時候,給予這個古老而又新穎的畫種點燃了希望。

最小的老畫家 - 國畫家徐健藝術短評

世界各國國鳥國花系列之《印度藍孔雀蓮花》

我與徐健師弟心交神往,勝似兄弟,絕非泛泛。我們二人因師門的緣由,尊兄愛弟,彼此扶持,遨遊九州,藝海登攀,共創佳績。在我的眼中,徐健是一個十分有涵養的人,這份涵養,不僅僅在他的畫中能體現出來,更是在他做人上表露無遺,真是畫如其人。他拜師學畫時正1970年,傳統繪畫尤其是花鳥畫在那個時代都屬於封建文化殘餘,是反動剝削階級茶餘飯後的欣賞閒品,是資產階級的產物。在整個社會輿論對花鳥畫打壓否定的前提下,徐健卻開始了他慘淡而又執著的學畫生涯。這事遭到其繼父無情殘酷的反對,甚至摔爛硯臺,用刀剁斷畫筆。他也曾多次遭受到了單位領導的批評,說他“屢教不改”“不撞南牆不死心”,但他全然不顧這些,堅持手握畫筆實現自己夢般的理想。單憑這小小的年齡便要承擔來自各個方面的阻力和責難的時候,他依然沒有放棄心中的那一份執著,立志學畫,因為他知道自己已無路可走。但就是在如此惡劣的社會環境中,磨難非但沒有磨滅這位有著一股睥睨天下雄心的青年,反而在那一刻被徹底地激發到了頂峰。他曾以小小的肩膀挑起全家的重擔,在重重的阻撓下,依舊說出了“不是南牆把我撞死,就是我把南牆撞破”的豪言壯語,似乎立下生死文書一般。四十多個年頭過去了,徐健現在的成就已經證明了他的確有著堅韌不拔的毅力,而這種不肯服輸的品質,也成就了今天的著名畫家。

在隨王雪濤學畫的過程中,恩師給予他的不僅僅是繪畫上的滋養,還有人性上的引導。有一次徐健過生日,恩師竟畫了八幅冊頁和兩幅書法作為賀禮。雪老語重心長的說:“小健,今天沒有精力畫大畫,就畫幾幅小畫吧!大器晚成,不要急於求成,就像在銀行存錢一樣,零存整取,堅持下去,一定會有大收穫的!”現在每當徐健提及恩師,娓娓道來慈父般恩師的那份恩情,是他要為之報答一生的。近年來,他在北京建立了王雪濤紀念館,以一己之力收藏了恩師的幾百幅作品,並把這些藝術無價之寶拿出來與人分享。他說他要讓恩師的藝術為世界所知,把偉大的中國畫藝術弘揚到全世界,這樣才對得起當年恩師的知遇之恩。

徐健年紀雖小,輩分卻很高。他遇見恩師時才不過才十五歲,而那時的雪老已是年過花甲。徐健稱師父為王爺爺,但雪老並未因徐健的年齡小而拒絕這個一心向畫的少年,也可見雪老對後輩的關懷和愛護。所以,以徐健現在的年紀與他的學畫經歷比起來,的確算得上是“最小的老畫家”了。

最小的老畫家 - 國畫家徐健藝術短評

左:《紅日仙鶴》(徐健畫贈日本著名書法家村上三島先生)

中:《春色如許》(徐健約19歲作,書法家啟功題字)

右:《燃香為君彈新曲,天涯海角伴我行》

一個人的成功,天賦固然重要,但那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才是最為基礎的保障。徐健自十五歲從師一代花鳥畫宗師王雪濤先生後,如果自身不努力、不刻苦,再偉大的老師也不能把一切都給予弟子,四十年的勤奮和努力讓他的畫在當今的花鳥畫壇中佔有一席之地,超過時人、大放異彩已指日可待。徐健所展現的是王雪濤這一派的精髓,在眾多師兄弟中,他無疑是把王雪濤小寫意花鳥畫發揮到頂峰的唯一一個。他在繪畫上認真執著,早年苦練畫畫時常常通宵達旦,不眠不休。直至今日還在書法上追求進步,寫上十幾個小時還毫無倦意,而能百尺竿頭再越,其書法造詣已非同輩畫家可比。

一幅上好的國畫作品,最讓人折服的不是其應物象形,而是氣韻生動,有形無神的作品是打動不了任何人的。徐健筆下的花鳥魚蟲皆有靈性,在用筆用墨上更是超凡脫俗,非常人所及。啟功大師曾題詩讚譽徐健:“法乳能傳王雪濤,名花齊放倍妖嬈。眾香國裡書香在,萬紫千紅韻更超。”雖師承王雪濤,但是不囿於師法,自開天地,中西合璧,形成別樣清新一派,徐健亦可稱為當今小寫意花鳥畫中的佼佼者。

最小的老畫家 - 國畫家徐健藝術短評

上:《菊黃蟹肥》(徐健20歲作,徐健畫熟蟹,恩師王雪濤補成並題)

左下:《海天仙影》(書法家大康題字);右下:《墨荷蜻蜓》

徐健擅長各種翎毛珍禽,百花芳卉,草蟲魚介。尤其是那飄逸優雅的仙鶴,在他的筆下顯得生機勃勃,富有靈氣,熠熠生輝,為世人津津樂道,徐健更是因此有著“鶴王”的美稱。仙鶴,除了象徵長壽之外,還有它潔白羽毛的形象高雅潔淨,自由翱翔,鶴唳九天,與云為伴,如真如仙。徐健所畫的仙鶴,從構思、構圖到筆墨,使人感覺天衣無縫,令人稱絕。


“頭頂一滴硃筆點,黑氅兩簇墨染成。白翎片片飄瑞雪,曲頸彎彎鐵色青。”這是徐健在其與嶺南派老畫家趙少昂的合作作品《詠鶴修竹》上的題詩。同古代的文人墨客一樣,他愛鶴,也愛讚美鶴,更願意用手中一支描繪世界萬物的畫筆來為仙鶴傳神寫照。徐健仙鶴系列中的代表作品有《三清瑞雪》《海天仙影》《松梅丹鶴》等。其中,《三清瑞雪》代表了他個人藝術的魅力,大膽的構圖和深邃的意境是這幅畫最讓人矚目的地方。此畫猶如詩聖李白酒後所作的詩文一般,豪放中帶著幾分任性,畫面的三分之一竟被處理成空白,而畫面的上部卻巧妙地安排了六隻神態各異的仙鶴。在傲雪綻放的紅梅和青翠欲滴的翠竹的烘托下,一種元人的意境油然而生,靜謐中顯生機,讓觀者賞心悅目,洗滌心靈。整幅畫筆墨渾然而生,造型精準有力,洋溢出“疏能走馬,密不透風;擠而不亂,虛而不空”的大家風範。徐健還曾為“神舟八號”遨遊太空而創作《翱翔萬里東方紅》,這幅畫中,仙鶴翱翔於九天之上,時而直衝雲霄,時而舞動九天,這磅礴的氣勢在無形中波及開來,而在那蔚藍的天空中,一輪紅日自東方冉冉升起,代表著希望與未來,代表著全國人民對祖國壯大和強盛的希冀。

最小的老畫家 - 國畫家徐健藝術短評

左:著名書畫家啟功為徐健題詩:法乳能傳王雪濤,名花齊放倍妖嬈。眾香國裡書香在,萬紫千紅韻更超。

右:著名書畫家程十發為徐健題字“妙筆生花”。

徐健在藝術上能有今天的成就與他的人生經歷有著莫大的關係,他就像一罈美酒,日久彌香。在今後的藝術道路上,我相信他能站在藝術的巔峰,創造出極其不平凡的未來。


徐健藝術履歷

徐健,字漢賓,曾用名楊健,祖籍江蘇無錫,1955年4月出生於北京。

十五歲時拜師於中國著名花鳥大師、北京畫院院長王雪濤先生,後又曾受業著名畫家、文史學家王森然教授和著名書畫家董壽平先生。以花鳥入手,後山水人物皆有涉獵。

現為職業畫家,兼任世界華人美術家收藏家聯合會副會長、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國際藝術家聯盟理事、香港美術家協會會員、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客座教授、揚州大學兼職教授、北京王雪濤紀念館館長等。

最小的老畫家 - 國畫家徐健藝術短評

從青年時代到中年時期,足跡遍佈祖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積極參加中外藝術交流活動,致力於傳播中華傳統文化。歷年來,作品被中國美術館、全國政協,遍佈世界各地的博物館、美術館及鑑藏家收藏,得到《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人民政協報》《中國婦女報》《北京晚報》等報紙,《中國政協》《求是》《瞭望週刊》《人民論壇》等雜誌,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香港的電視臺以及網絡媒體的廣泛宣傳介紹。

受王雪濤、董壽平、啟功、謝稚柳先生的教導和薰陶,加之三十多年的個人經驗積累,在書畫收藏、鑑定方面頗有收穫。收藏名人字畫有數千幅之多,堪稱北京字畫收藏大家,僅收藏恩師的畫作就達數百幅。

1976年 以弱冠之齡已經技高一籌,領先同輩畫家,畫作開始在北京景山、北海、頤和園等公園的大殿中展銷,榮寶齋、北京文物商店均有收購其畫作(當時只有榮寶齋和文物商店可以進行書畫銷售);

1979年 定居香港,開始以教畫為生,後為職業畫家,在香港畫界中盛名斐然,得到許多畫界、文學界老前輩的肯定和稱頌;

1986年 為全國政協作畫甚多,許多作品被鄧穎超主席選中作為國禮送給多位友好國家的元首;

1986年、1989年 在香港大會堂兩次成功舉辦個人畫展,經亞洲電視臺和香港無線電視臺現場採訪報道,名聲大振,作品廣為各界人士收藏;

1987年 出版《徐健畫集》專冊,並在祖籍無錫市美術館成功舉辦個人畫展;

1988年 由全國文聯、全國政協書畫室在中國美術館主辦“徐健個人畫展”,畫展開幕式由全國文聯主席吳祖強主持,方毅、程思遠、楊成武等多位國家領導人,李可染、董壽平、吳冠中、劉開渠等文化藝術界名人出席開幕式,並在當天的《新聞聯播》播出,中央電視臺製作的專題片《香遠益清》最後在央視一套黃金時段播出;

1989年 應邀於春節在新加坡萊佛士中心舉辦個人畫展,引起東南亞地區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

1990年 在加拿大多倫多舉辦個人畫展,當地華人和媒體爭相參觀和報道,所到之處均受好評;

1991年 大部分時間在北京居住,又開始向著名油畫家李天祥、趙友萍教授學習油畫,後同陳丹青教授探討研究西方油畫色彩,創作的油畫作品融合了中國畫技法、構圖、色彩、用筆等,頗有獨到之處;

2003年 出版大型畫冊《徐健畫集》;

2005年 在南京博物院等地舉辦個人畫展,著名畫家陳丹青、喻繼高等出席開幕式;

2008年 多次參加“5·12”汶川大地震賑災慈善活動並捐贈畫作;為迎接北京奧運會的召開創作巨幅國畫《和平頌》,並捐贈畫作參加由中國慈善總會組織的“擁抱2008,用愛心奏響奧運凱歌”等慈善拍賣活動;

2009年 為慶祝建國六十週年,為外交雜誌精心創作了數十個國家的國花國鳥系列作品;應邀在泰國參加佛學院募捐,得到泰國皇儲妃詩樂殿下的接見;

2006年~2010年 為紀念恩師王雪濤,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自籌資金並耗費大量精力、物力,在北京市昌平區沙河建立王雪濤紀念館並任館長;

2011年 在臺灣地區拜會國民黨榮譽黨主席吳伯雄,並即席揮毫向吳先生贈畫;應邀為“神舟八號”飛船升空創作《翱翔萬里東方紅》,作品隨“神舟八號”遨遊太空;

2013年 與弟徐康在江蘇揚州大學舉辦“高雅藝術進校園”書畫展;在江蘇江陰博物館舉辦個人畫展;年末在王雪濤紀念館舉辦王雪濤大師誕辰110週年紀念活動。

2014年 受邀參加在巴黎盧浮宮卡魯塞爾廳舉辦的“共築中國夢”全球華人藝術展,並有作品展出;參加慶祝新中國成立65週年暨中法建交50週年《中華情·唯品之夜》大型晚會,與臺灣畫家劉達運現場合作創作國畫《吉祥中華》並贈送給法國華僑華人會。

2015年 在沙河王雪濤紀念館舉行《世界各國國花國鳥》全球巡迴展發佈會,原北京市副市長孫安民師兄出席活動;受邀與子女徐新、徐香赴德國舉辦聯合畫展。

2016年 2月 對外合作成立日本王雪濤藝術研究會,得到原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接見;與景山公園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在4月的牡丹國際文化節上舉辦“王雪濤徐健師生畫展”。

2017年 受邀同中書協主席蘇士澍、中國美協副主席尼瑪澤仁共三位書畫家,赴馬來西亞參加“一帶一路文化之旅,中國書畫藝術大馬賞展”

2018年1月 應邀為上海合作組織繪製巨幅《詠梅圖》,該作品在上合組織總部永久陳列展示。


吳歡,中國當代著名書畫家。在書畫、文學、戲劇、政論等文化領域深有造詣,出版有小說、劇本、政論散文集、近代史論等多部著作。

最小的老畫家 - 國畫家徐健藝術短評

任第十屆、十一屆、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首席專家,中國文聯香港分會執行副主席,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藝術委員會主任,中國辛亥革命研究會常務理事。

1953年出生,祖籍江蘇宜興,出身於歷明、清兩朝延續至今五百年未衰的著名文化家族。其祖父吳瀛二十歲參加辛亥革命併成為故宮博物院重要創辦人之一;其父吳祖光為當代中國最具傳奇色彩的著名學者、戲劇家、書法家;其母新鳳霞為中國著名評劇表演藝術家、作家、畫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