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和田玉的開採歷史,開採的艱辛鑄就中國的玉文化的價值

和田玉在我國至少有7000年的歷史,是我國玉文化的主體。和田玉由於質地十分細膩,所以它的美在光潔滋潤,顏色均一,柔和如脂,它具一種特殊的光澤,介於玻璃光澤,油脂光澤,蠟狀光澤之間,可以稱為玉的光澤,這種美顯得十分高雅;而且和田玉非常堅韌,抗壓能力可以超過鋼鐵。如果加上精巧的雕琢,真是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和品格。中國的古籍中把崑崙山稱為"群玉之山"或"萬山之祖"。《千字文》中也有"金生麗水,玉石崑崙"之說。早在三千六百年到三千一百年前的商代,和闐玉已經從遙遠的新疆到了商殷王都河南安陽。奴隸主貴族以用和闐玉為榮,生前佩帶,死後同葬。用玉之多以十分驚人。新疆的和闐玉要經過甘肅、陝西或山西才能到達河南。

古代和田玉的開採歷史,開採的艱辛鑄就中國的玉文化的價值

三千年前的西周時代,新疆輸入的和闐玉已經成為周王朝王公大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不論祭祀、各種禮儀,朝見皇帝,都必須用玉,而且有一套完整的規定。這時候經過幾千年的歷史沉澱,中國的玉文化已經基本定型了. 開採、雕琢、使用玉器在中國已經有萬餘年的歷史,在上古國家成型的初期,玉器一直作為重要的祭器和瑞器出現,被我們的先民視做與神明祖先溝通的媒介物,這種玉製禮器的傳統,在夏、商、周時,又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因此才會在長期的歷史中形成了全民愛玉、尊玉的根深蒂固的民族心理。玉文化作為中國文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有著無法估量的深遠影響。中國的古籍中把崑崙山稱為"群玉之山"或"萬山之祖"。《千字文》中也有"金生麗水,玉石崑崙"之說。早在三千六百年到三千一百年前的商代,和闐玉已經從遙遠的新疆到了商殷王都河南安陽。奴隸主貴族以用和闐玉為榮,生前佩帶,死後同葬。用玉之多以十分驚人。新疆的和闐玉要經過甘肅、陝西或山西才能到達河南。很明顯,原始社會開拓的玉石之路,這時已經比較完善了。這個時候玉石之路更向西延伸到了中亞地區。據前蘇聯烏茲別克史記載,在公元前兩千年時,就已經有新疆碧玉在那裡出現,可能就是從新疆北麓遠運而去。大約四千年前的這條西去玉石之路,早與以後的絲綢之路一千六百年左右,是中國通往中亞的一條很古老的道路。三千年前的西周時代,新疆輸入的和闐玉已經成為周王朝王公大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不論祭祀、各種禮儀,朝見皇帝,都必須用玉,而且有一套完整的規定。這時候經過幾千年的歷史沉澱,中國的玉文化已經基本定型了.中國和闐玉曆史悠久,蜚聲中外,和闐玉製品閃耀著"東方藝術"的光輝。中國曆代琳琅滿目的和闐玉精品,既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組成部分,也是人類藝術史上的輝煌成就。是全中國人民的驕傲,是中華民族的象徵,也是代表中國國家之國石。

居住在崑崙山前的民族先民們在勞動中發現了和闐玉,在幾千年的歷史進程中,採玉的方法由簡單到複雜,由易到難。由一種方法發展到多種方法。最初人們在河邊拾起美麗的和闐玉,以後又在河流中撈取卵圓形仔玉;在從河谷灘地沙礫中挖出那些早期河流沖積物中的美玉;在沿河追溯繼而發現了生長在岩石裡的原生玉礦。因此古代採玉方法有揀玉和撈玉、挖玉、攻玉等多種方法,以分別開採產於不同地方的玉石。現代採玉方法比古代前進了許多,拾仔玉就是在河道中拾取流水攜帶和沖刷暴露出來的仔玉,在崑崙山北麓,凡上游有玉礦,中上游就可找到仔玉,現代採玉與古代採玉一個顯著不同,就是開採原生礦佔主要地位。

古代和田玉的開採歷史,開採的艱辛鑄就中國的玉文化的價值

一、揀玉和撈玉

揀玉和撈玉是古代採玉的主要方法。這種方法就是在河流的河灘和淺水河道中揀玉石、撈玉石。採玉有季節性,主要是秋季和春季。莽莽崑崙山中

有多條河流,河水主要靠山上冰雪融化補給。夏季時氣溫升高,冰雪融化,河水暴漲,流水洶湧澎湃,這時山上的原生玉礦經風化剝蝕後的玉石碎塊由洪水攜帶奔流而下,到了低山及山前地帶因流速驟減,玉石就堆積在河灘和河床中。秋季時氣溫下降,河水漸落,玉石顯露,人們易於發現,這時氣溫適宜,可以入水,所以秋季成為人們揀玉和撈玉的主要季節。冬天時天氣寒冷,河水凍冰,玉石不易發現,也難以拾撈,因此,冬季一般不採玉。到了春季,冰雪融化,玉石覆露出,又成為揀玉和撈玉的好季節。這種季節性採玉,古代文獻多有記載。如從晉天福三年(公元938年)張匡業、高居誨出使于闐,見到採玉情況。在高居誨《行程記》中記述說:"每歲五六月,大水暴漲,則玉隨流而下。玉之多寡由水之大小。七八月水退,乃可取。彼人謂之撈玉。"這說的是秋季河中撈玉,清代乾隆皇帝在有關和闐玉採玉的詩篇中提到:"于闐採玉春復秋,和闐撈玉春秋貢"。這說明採玉和貢玉有春秋兩季。這種季節性開採,清政府也有規定,如在乾隆二十六年規定,每年春、秋兩季在玉龍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採玉兩次。 乾隆四十八年停採春玉,只在秋天採玉。

古代和田玉的開採歷史,開採的艱辛鑄就中國的玉文化的價值

古代在河中撈玉有一套嚴格的制度。據高居誨在《行程記》中記載:"其國之法,官未採玉,禁人輒至河濱者"。《新五代史》也同樣說:"每歲秋水涸,國王撈玉於河,然後得撈玉。"從這些歷史文獻所知,那時,王公貴族十分珍視和闐玉,奉為珍寶,採玉季節開始,要舉行採玉儀式,首先得於闐國國王親臨現場,象徵性地撈玉於河,然後,才容許國人採玉。這種作法,與中國古代傳統的禮儀有關,凡隆重之事,官員要親自到場。現今中外的領導人奠基和剪綵之類,依然與之類似。

古代和田玉的開採歷史,開採的艱辛鑄就中國的玉文化的價值

古代採玉有官採和民採。首先是官採,即在官員監督下,由採玉工人撈玉,所得之玉全部歸官。官採也有嚴格的規定。清代椿園寫的《西域聞見錄》中記述了當時撈玉情景。說:"河底大小石錯落平鋪,玉仔雜生其間。採玉之法,遠岸官一員守之,近岸官一員守之,派熟練回子或三十人一行,或二十人一行截河並肩,赤腳踏石而步,遇有玉石,回子即腳踏知之,鞠躬拾起,岸上兵擊鑼一聲,官既過朱一點,回子出水,按點索其石子去;清代福慶在一首詩中有同樣的描述:"羌肩銑足列成行,踏水而知美玉藏。一棒鑼鳴朱一點,岸波分處繳公堂"可見,那時撈玉是何等的嚴格,官兵層層把守,河中的玉石財富,全為官府壟斷攫取,當地人民所得到的是奴隸般沉重的差役。

至於民間撈玉,清代前期嚴禁。為阻止民眾自行撈玉,清政府在"和闐西城外之東西河共設卡倫12處,專為稽查採玉回民"。直到嘉慶四年(1799)才開玉禁,規定在官家採玉之後或官家採玉範圍之外進行,人們在白天或晚上分散揀玉或撈玉。

古代和田玉的開採歷史,開採的艱辛鑄就中國的玉文化的價值

古代撈玉的河流不少,這些河流流經崑崙山,把美玉帶給人間。歷史上著名的玉河有:和闐地區的玉龍喀什河、喀啦喀斯河,葉城一帶的葉爾羌河、澤普勒善河及且末縣內的一些河流。這些河流所產和闐玉古代文獻也有記載,如《西域聞見錄》中說葉爾羌河所產仔玉,大者如盤如鬥,小者如拳如栗子,有重三四百斤者,各色不同,如雪之白,翠之青,蠟之黃,丹之赤,墨之黑者,皆上品,一種羊脂朱斑,一種如波斯菜而金色透露者,尤難得。"世界著名的《馬可波羅遊記》中也說:"培因省---首府叫培因,有一條河流橫貫全省,河床中蘊藏豐富的玉礦,出產一種名叫爾西頓尼和雅斯白的玉石。"又說:"沙昌省---境內有幾條河流,也出產玉石和碧玉,這些玉石大部分銷往契丹,數量十分巨大,是該省的大宗輸出。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文獻中的產玉河,迄今已很少採玉了。如果人們按古人撈玉之河採玉,或許會大有收穫。

古代和田玉的開採歷史,開採的艱辛鑄就中國的玉文化的價值

古人在玉河中如何撈玉呢?明代科學家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一書中所附的撈玉圖,給人們以答案。在白玉河撈玉圖中,可見人們於月光之夜在河中邊察玉。宋應星在書中說:"凡玉映月精光而生,故國人沿河取玉者,多餘秋間,明月夜望河候視,玉璞堆積處,其月色倍明矣。凡璞隨水流,仍錯離亂石淺流之中,提出辨認,而後知也。白玉河源向東南,綠玉河源向西北,亦力把力把,其他有名望野者,河水多聚玉。其俗以女人赤身沒水而取者,雲陰氣相召,則玉留不逝,易於撈取,此或夷人之愚也。"

古代和田玉的開採歷史,開採的艱辛鑄就中國的玉文化的價值

"踏玉"說,認為採玉人在河水中憑腳下感覺,可以分辨出玉和石來。《西域聞見錄》中就有此說,如說:"遇有玉石,回子腳踏知之。"實際上,和闐玉子玉雜於亂石之中,仔玉與其硬度相近的石英岩,硅質岩等礫石,經作者實驗,腳觸感相似,踏腳區別不開。又訪問多年採玉老人,也認為腳踏辯玉不存在,因此,古人河中撈玉,關鍵是憑眼睛觀察,當發現可能為子玉時,即拾起再仔細區別。

古代和田玉的開採歷史,開採的艱辛鑄就中國的玉文化的價值

"月光盛處有美玉。"這種說法見於《唐書》等歷史文獻中,如說:"月光盛處必得美玉,""玉璞堆積處,其月色被明",這是說:再月光之下,仔玉特別亮,如見到月光下很光亮的石頭,必得美玉。現代有人解釋為:因玉多潔白潤滑,反射率較大,故顯得月色倍明。實際上,和闐玉的折射率和反射率不大,不具發光性。經實驗,在夜晚明月當空的水盆中,和闐玉與同一顏色的石英岩或大理岩礫石沒有什麼區別,沒有見玉因月色而倍增的情況。有經驗的揀玉者,辯水中之玉,主要看玉的油脂光澤和色澤。

二、挖玉

挖玉是指離開河床在河谷灘地、古河道和山前沖積洪積扇上的礫石層中挖尋和闐玉礫。這些地方的玉也是由流水帶來的,但早已離開河道。礫石層之上早已有或多或少的沙土覆蓋,礫石曾中有的已被石膏和泥沙所膠結或半膠結。由於當時沒有挖掘機械,挖玉付出的勞動很艱鉅,長時間侷限在很小的範圍裡,獲取率很低,不如揀玉效果明顯,因此從事挖玉的人不多,只有當某地已經有了出玉的的可靠消息,而且大有希望的時候才會吸引人們去挖玉

古代和田玉的開採歷史,開採的艱辛鑄就中國的玉文化的價值

著名的挖玉地點是玉龍喀什河東岸,洛蒲縣吉牙鄉的古馬特,過去曾被稱為胡麻地。其地挖玉的最早時間不詳,到清代乾隆年間已在此採貢玉。乾隆24年(1759),清政府在和闐設有辯事大臣,和闐城設三品阿奇木伯克,以加強統治,收羅貢玉。那時,和闐採玉充貢,歲有常例。此地因產羊脂玉,所以,採玉人不少。清代詩人肖雄記載,大、小騾馬地"兩地產棗紅皮脂玉,在沙灘中掘取,當是生長其間者。"謝彬於1916年到和闐,在《新疆遊記》說:"小胡麻地,前清於此採貢玉,居民遷千餘戶"。到了晚清,貢玉停止,採玉由民間自行開採。洛蒲縣設立於清光緒28年(1902),該縣主簿揚丕灼在《洛浦縣鄉土志》中記述了胡麻地採玉情景,那時挖玉者甚眾,"小胡麻地在縣北三十里,盡砂磧,因出仔玉、璞","尋挖者眾,沿沙阜有泉,起房屋,植樹木,以便客民寓居之所","任人挖尋,不取課稅"。揚丕灼還寫下了《浪掏沙――玉河八景詞》共八首。其中《完璞呈華》一首即描繪了在小胡麻地採玉的情景:"月出澹雲遮,渺渺平沙。眼前完璞見青華。道是似螢螢又細,碧血猶差。終日聽鳴鴉,夜夜燈花。水泉聲裡有人家。舉畚朝朝趨社鼓,一路煙霞;可見,當時挖玉場面十分熱鬧,"夜夜燈花",所挖得之玉,"似螢""碧血猶差",多為青白玉和青玉。挖出玉也盛多。

古代和田玉的開採歷史,開採的艱辛鑄就中國的玉文化的價值

在清代以後,這裡也不復採玉了。考古學家黃文弼於1929年到小胡麻地考察時,已無採玉者。他寫到:為當地人掘玉石之所,旁有乾河川一道。河岸高二丈許,兩旁沙積迤儷繼續不一,現水已乾,惟有泉水南流,當地人即在河中掘起玉石。俗稱羊脂玉,以言白潤如脂也,現不多見,亦無開採者。

古代和田玉的開採歷史,開採的艱辛鑄就中國的玉文化的價值

近年,我們到胡麻地踏勘,所見以往採玉的河谷寬500-800米,自西南向東北蜿蜒展布。河谷中盡是沙礫,猶如戈壁荒漠。但其中有一處處盤狀和漏斗狀窪地,四周卵石散亂堆砌,為過去挖玉的遺蹟。在河谷兩旁為表面起伏不平的階地,由於引水灌溉,已造就了片片綠洲和林帶。過去挖玉之盛況已為農業所替代,當地居民僅知道這裡過去挖過玉,但不知道究竟哪裡有玉,現在也沒有人去挖玉。

古代和田玉的開採歷史,開採的艱辛鑄就中國的玉文化的價值

挖玉的方法,據謝彬在《新疆遊記》中說:"常以星輝月暗候沙中,有火光爍爍然,其下即有美玉。明日坎沙得之,然得者恆寡,以不能定其處也。"此說難以置信,因玉不會"火光灼灼然"。據我們調查和訪問,挖玉首先是選擇地方,挖直徑10-20米的大坑,邊挖邊找玉,挖得沙礫堆砌坑周圍,採坑一般上大下小,呈漏斗狀。因現今已塌陷,不知坑的深度。

古代和田玉的開採歷史,開採的艱辛鑄就中國的玉文化的價值

三、開採山料玉(攻玉)

史料記載的古代採山玉地點,在清代以前比較籠統,沒有具體礦山,因此也無法考證。到了清代,記載比較詳盡。清代採玉礦山不小於6處,主要是塔什庫爾幹縣大同玉礦,葉城縣密爾岱玉礦、皮山縣康西瓦玉礦、于闐縣阿拉瑪斯玉礦、且末縣塔特勒克蘇玉礦、且末縣塔什賽因玉礦等。這些玉礦可以看到古代的採玉坑和採玉人留下的遺蹟。

古代和田玉的開採歷史,開採的艱辛鑄就中國的玉文化的價值

19世紀末期俄國地質調查者在崑崙山描述了7個軟玉地段,與上述古玉礦山基本吻合,鮑格達諾維奇和什拉金特所指出的軟玉地段,"原生露頭和轉石地區呈東西向從葉爾羌河河谷延伸到羅布泊。""七個軟玉地段,葉爾羌河中游、提孜那甫河、沙基杜拉――-喀拉喀什河、卡蘭古塔格什塔格、託庫孜達坂、阿斯蒂塔格。"與古玉礦山對比,大致為:柳什塔格為阿拉瑪斯,沙基杜拉為皮山縣賽圖拉,託庫孜達板和阿斯蒂塔格為且末玉礦。

古代和田玉的開採歷史,開採的艱辛鑄就中國的玉文化的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