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佈式發電及微電網發展現狀

隨著科技及工業技術的不斷髮展,全球能源危機日漸嚴峻,傳統燃料的短缺及其引起的環境汙染問題也日益加劇。與此同時,以太陽能為主的可再生能源技術的不斷提升及逐漸成熟,為解決能源危機提供了一條新的道路。因此,許多國家均將目光投向以可再生能源為能量來源的分佈式發電。

分佈式發電技術主要有:光伏發電、風能發電、生物質能發電、燃氣輪機及潮汐能發電等。目前,國內外主要以發展光伏發電及風能發電為主。尤其是光伏發電的技術研發及市場應用已經相對成熟。

分佈式發電及微電網發展現狀

與傳統的大型集中式發配電模式相比較,分佈式發電技術具有的獨立性、可對區域電網的電能質量和性能進行實時控制、投資少、安裝地點靈活、建設週期短、能源利用率高及環境汙染小等優勢。但是,可再生分佈式能源的大規模應用及接入也給傳統電網帶來巨大的挑戰及衝擊,究其原因,分析如下:

分佈式發電及微電網發展現狀

1. 分佈式可再生能源具有隨機性和波動性,受其本身能源特性的影響比較明顯,可控性相對較差。

2. 分佈式可再生能源的接入,改變了傳統電網單向潮流的基本格局。格局的改變將影響電能質量及供電的可靠性。

綜合以上分析,為減少分佈式電源接入對大電網產生的不利影響,同時結合可再生能源的特點及優勢充分利用能源,相關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更加靈活、智能,可靠性更高的系統----微電網。

微電網的出現能夠改善分佈式可再生能源隨機性及接入可靠性低等問題,其主要優點如下:

1. 有利於提高配電網對分佈式能源的接納能力;

2. 可有效提高分佈式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並根據實際的應用需求,提供相應電能質量的服務。

3. 可降低配電網損耗,優化配電網運行方式;

4. 可在電網故障狀態下保證關鍵負荷供電,提高供電的可靠性;

5. 可用於解決偏遠地區、荒漠或海島的用電問題;

微網中融合了先進的信息技術、控制技術和電力技術,在提供可靠的電力供應,滿足用戶多種需求的同時,還能保證實現能源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最大化。與此同時,微網可在常規電網中提供電網支撐、提高能效、節能降耗等功能。微網將是智能電網建設中的不可或缺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大力的推廣微網技術,是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具體體現,是對我國調整能源結構、解決邊遠地區用電問題、保護環境的有力支撐。

儲行業資訊,傳未來之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