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要片面看問題,不服你咬我呀!

作者 霧滿攔江

我非要片面看問題

不服你咬我呀!

文 | 霧滿攔江

(01)

常有朋友給我留言:老霧,你要全面的看問題哦。

我謙卑點頭:感謝盆友們花費時間精力,專誠指導我。這是對我的愛護與關懷,所以呢……

所以我非要片面的看問題!

不服你咬我呀?

我非要片面看問題,不服你咬我呀!

(02)

人生需要兩種能力:

一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二是全面的看問題。

這兩種能力,各有其適用範圍。

如果弄錯,就會稀哩糊塗。該具體分析時,非要全面的看,把簡單的問題,攪和成了一鍋粥。該全面看問題時,非要揪住枝節不放,認死理鑽牛角尖,讓人生變成碰碰車,碰到稀爛。

(03)

有部韓國電影《熔爐》。

演個年輕人,到家聾啞學校做教師。

我非要片面看問題,不服你咬我呀!

韓國電影《熔爐》

然鵝,他在學校裡看到恐怖的一幕。殘疾孩子,遭到校長與老師的傷害侵犯,孩子身心遭受重創,有的孩子甚至被逼自殺。

許多人都知道這些令人髮指的惡行——但所有人,或是置若惘聞,或是乾脆同流合汙。

男主角迫於生存,起初也打算向惡勢力低頭。可是對孩子的愛,與內心的良知,讓他勇敢的站出來,帶著孩子報案揭發。

黑蓋子被掀開後,第一批站出來的人,是你絕對意想不到的人:

——是夥信徒!

——他們力挺老師和校長,因為校長給他們的教派有捐款。所以他們努力告訴男主角:要全面的看問題哦。你看人家校長多好,慈眉善目滴,怎麼可能是壞人涅?你心裡有什麼,就看到什麼。你內心陰暗,看誰都壞蛋。

上了法庭,男主角和孩子們經歷了煉獄般的煎熬,出示了所有的證據,證明了事情的真實性。證據表明,校長不僅是個侵犯者,甚至還變態的保留了錄相,以供自己欣賞。

鐵證如山,傷害者再也無從狡辯。

就等法官裁決。

(04)

法官站起來:嗯,那啥,大家要學會全面的看問題。

校長雖然有點小錯誤,但本質不賴嘛。

校長是個好變態。

所以呢,儘管有這麼多證據……那啥,這事兒咱就不追究辣,校長象徵性的判幾個月勞役,再緩期兩年,不用坐牢。

誰敢不服?判他個邈視法庭罪,當場抓起來!

侵犯者興高采烈,跳到臺上振臂高呼:正義必剩!

男主角絕望而震驚。

同伴對男豬說: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改變世界。

——而是為了不讓世界改變我們!

我非要片面看問題,不服你咬我呀!

(05)

《熔爐》片中,做惡者之所以脫罪,是因為法官徇私。

但法官決不會說:全體起立,現在我們開始徇私枉法。

相反,他會冠冕堂皇的說:要全面的看問題哦,校長雖然傷害了幾個小盆友,但人家是個滿腔正義的慈善人士。

——他在具體事件上,生拉硬扯進了毫不相關的因素。

——並把胡攪蠻纏,說成了全面看問題。

最終顛倒黑白。

如果我們不能夠釐析什麼叫全面看問題,什麼又叫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那麼我們就有可能成為《熔爐》片中法官一類的角色,明明昧卻良知,助紂為虐,卻偏偏文過飾非。如這樣善惡不辨是非不分的腦子到了現實中,生存就會變得異常艱難。

(06)

有人顛倒黑白、混淆是非不奇怪。

——可為什麼他們能夠得逞?

有個蠢孩子,正在門口發呆。父親扛著梯子過來:兒咂,家裡的太陽能熱水器壞鳥,爹要上房修理,你在這兒看著梯子。

——父親的意思,是讓兒子看著梯子,別被人挪走,以免自己下不來。

好嘞。兒子答應一聲,坐在門檻上,兩眼直勾勾的盯著梯子。這時候小夥伴來了,招呼他去玩。他說父親吩咐他看梯子。小夥伴驚詫的說:你傻不傻?怕梯子丟了,扛回院子裡不就得了,幹嗎呆在這裡看?

蠢孩子一想,有道理呀,我怎麼沒想到涅?當即把梯子扛回院子,和小夥伴跑掉玩去了。

……猜猜等這蠢孩子回來,會不會被親爹打死?

還有個孩子,吃飯時掉地上的米粒,一律撿起來再吃。爹媽擔心他吃到髒東西,就告訴他:孩子,掉地下的食物,就不要再用手撿起來吃了。

哦。聰明的孩子記住了。

下次又掉了粒米,孩子立即趴在地上,伸出舌頭在地面一通狂舔,成功的把米粒舔進嘴裡。

然後孩子歡天喜地的報告:粑粑麻麻,這次我沒有用手撿哦,要不要獎勵我?

獎勵你……個毛線!

孩紙,你再這樣蠢萌,遲早有一天會把自己萌死滴!

我非要片面看問題,不服你咬我呀!

(07)

把梯子扛回院子裡的孩子,為什麼會捱揍?

用舌頭舔吃掉地上的米粒,為什麼爹媽嫌棄他蠢?

——因為,父親讓兒子看梯子,不是怕梯子丟,而是別讓人家把梯子扛走,自己在屋頂上下不來!

——不讓孩子用手撿地下的食物,不是說讓他用舌頭舔,而是掉地下的食物沾上了汙物,不乾淨、不可以食用了。

而這兩個孩子的表現,都是屬於——沒有把握住事物的本質!

(08)

我們都是從蠢孩子長大,親爹上房你抽梯,這類事兒沒少幹。

是以成長時年,家長耳提面命:傻寶,你聽好辣: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讓你抓住事物本質,不要把不相干的事兒硬扯進來。

全面的看問題,仍然是要抓住事物本質,不可偏離。

是否就事論事,不重要。

是否全面客觀,也不重要的。

——重要的是準確抓住本質!

所以孔子的弟子有子說:有些人,書沒讀多少,字也認不多,可是他們遇事時敏悟聰慧,能夠把握本質。這類人縱不讀書,我們也稱之為有學問。

另外一些人,讀書破萬卷,離題超萬里。這類人讀書再多,也跟學問沒關係。

我非要片面看問題,不服你咬我呀!

(09)

世間有五種事,需要片面的看。

還有五種事兒,需要全面的看。

第一:壞事兒要片面的看,好事要全面的看。

有人捅了你一刀,這時候有人跑來,說你要全面看問題哦。人家雖然有捅你,可他是孝子,他做過好事兒——可他哪怕是萬家生佛,你該流血也要流血,壞事必須就事論事,只論原因與結果,其它任何事兒攪進來,都是攪混水。

你在網上認識個萌妹子,約你到酒吧嗨皮。你最好查一下這家酒吧,是不是請了一大堆酒託,去了後宰得你皮毛不剩。這叫好事要全面的看,不能跟魚一樣,見餌就咬。

第二:只涉及自己的事兒,要片面的看。涉及到別人就要全面的看。

比如說你工作出錯被責怪,你憤怒的說:錯的又不是我一個人,憑什麼單說我?

你的錯,責任就在你。別人有錯不是你犯錯的理由,這叫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相反,你出於好心,為朋友辦事,事先得問清楚人家需要不需要。如果人家壓根不需要,你非說我是為你好,這叫多事。

第三:做事時,就事論事。論理時,需要全面。

做事是實踐能力,實踐有明確的目標,必須圍繞著目標而行,不可擴大,不可弄差。這就叫就事論事。

理論能力,是一眼洞穿關鍵要素與本質的能力,當然不能片面疏失。

第四:情緒的事兒,越片面越好。非情緒化的事兒,需要全面。

我們常說事情,事情。

事情,由事和情構成。

事可以究底,有規律有法則有道理——但情緒這玩藝兒,卻是絲毫也不認道理的。

人生最容易犯的錯誤,一是和情緒化的人講道理,二是帶著情緒講自己所謂的道理。不犯這兩種錯誤,人生少一半的麻煩。

第五:長遠的目標,越片面越好,這叫專注。眼前的事兒,越全面越好,這叫縝密。

那些迷茫的人,多是眼前的事兒片面,長遠的事兒全面,結果是眼前把握不住,未來淪為空想。只要調整過來,一切就會OK。

(10)

人生不過是:事,情,理這麼三個要素。

有事必有情,有情卻未必有事。所以情大於事兒。這是處世的第一法則。

情不講理,達理的前提是通情,所以情也大於理,這是處世的第二法則。

通情者達理,達理者無是非之事,這是我們要記住的第三條法則。

這三個法則,能奉行一個,人生的麻煩就會少33.3%。能奉行兩個,麻煩就會少66.6%。

三個全能夠奉行,就會行無逾矩,率性而為。只因你每一步都踏在規律的節拍上,斷不會有人擋你的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