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三論宗祖師記——第十二代、成祖嘉祥寺吉藏大師

中國三論宗祖師記——第十二代、成祖嘉祥寺吉藏大師

第十二代、成祖嘉祥寺吉藏大師

釋吉藏,本安息(今伊朗)人,祖世避仇移居我國交廣之間,後遷金陵,而生(549)吉藏。其家歷世奉佛,父後出家,名為道諒。吉藏七歲投興皇寺法朗出家。採涉玄理,日新幽致,凡所諮受,妙達旨歸,論難所標,獨高倫次。至年十九,處眾覆述,精辯鋒遊。酬接時彥,綽有餘美,進譽揚邑,有光學眾。具戒之後,聲聞轉高。陳桂陽王,佩其風采,吐納義旨,欽味奉之。隋定百越,東遊秦望山,止住嘉祥寺,如常敷講,禹穴成市,問道學者,常千餘人。志在傳燈,法輪繼轉。

中國三論宗祖師記——第十二代、成祖嘉祥寺吉藏大師

開皇末年,煬帝晉蕃,置四道場,國司供給,釋李兩部,各盡搜揚。以吉藏玄解著稱,召入慧日道場,禮事豐華,優賞倫異。晉王又於京師置日嚴寺,別請吉藏往彼居住,欲使道振中原,行高帝壤。藏祖既初至京都,道俗雲奔。觀其狀則傲岸出眾,聽其言則鐘鼓雷動。有暇乃遊諸講席,略示薄言,皆掩口杜辭,鮮能具對。然京師妙重《法華》,乃因其利,即為開剖講演,七眾聞風,往聽者萬計。

隋齊王柬,早聞宏名,一見欣至,而未知其神慧,乃請至府第,並延請論士,京城英彥,相從前後,六十餘人,並已陷折前鋒,令名自著者,皆來聚集,請藏師為論主,開展辯論,藏公命章陳詞說:“以有怯之心,登無畏之座,用木訥之口,釋解頤之談。”如此數百句。齊王謂學士付德充說:“未曾近鋒禦寇,只如此陳述,恐鮮追斯蹤。”付德充言:“動言成論,驗之今日。”王及僚友,同聲讚美。時沙門僧粲,自號三國論師,雄辯河傾,吐言折角,最先徵問,往返四十餘番。藏祖對引飛激,注贍滔然。兼之間施禮貌,詞彩鋪發,合席變情,赧然而退。於是芳譽更舉,頓爽由來。齊王柬謂,未得盡言,更延長兩日,探取義科,重令豎對,皆莫之能抗。齊王稽首禮謝,永歸師付。

中國三論宗祖師記——第十二代、成祖嘉祥寺吉藏大師

晚以大業初歲,寫《法華經》兩千部,隋歷告終,造二十五尊像,舍房安置,自處卑室。朝夕相繼,竭誠禮懺。又別置普賢菩薩像,設帳如前,躬對坐禪,觀實相理,常年累月,不替於終。及大唐義舉,武皇李淵,親召釋宗,謁見於虔化門下,眾以藏祖機悟有聞,乃推而敘。對曰:“惟四民塗炭,乘時拯溺,俗道慶賴,仰澤穹昊。”武皇欣然,勞問勤勤,不覺影移語久,別敕優矜,更殊恆禮。武德之初,僧過繁結,置十大德,綱維法務,宛從眾議,居其一焉。實際,定水,仰道欽宗,兩寺同請,並邀住止,遂通受雙願,兩處輪居。齊王元吉,久仰德智,親承師範,又請屈住延興寺,而異供交獻。昔陳廢隋興,江陰凌亂,道俗奔波,各棄城邑。藏公乃率其弟子,往諸寺中,凡是文疏,並皆收聚,置於三間室內,及平定後,方挑簡之,所以閱覽之廣,無過藏公,注引宏博,鹹由於此。藏師之學,遠承關河三論,近傳攝山玄旨,扇龍樹之宗風,闡般若之名教。評判自晉已來的各家異說,取長去短,自成一家宗義。故一宗教法,至藏祖而周詳。又因住嘉祥寺講學著稱,故號嘉祥大師。凡講《三論》一百餘遍,講《法華》三百餘遍,《大品》、《智論》、《華嚴》、《維摩》各數十遍,並著玄疏一百餘卷。及將終日,著《死不怖論》,落筆而卒,即唐武德六年(623),春秋七十有五。

中國三論宗祖師記——第十二代、成祖嘉祥寺吉藏大師

藏祖弟子眾多,主要的有智凱、慧灌、慧遠、智拔、碩法師等。大師西上長安,智凱繼續在浙江各地弘法,《三論》、《大品》輪換講說。貞觀末年,回嘉祥寺,講說辨難,聽眾八百餘人,極一時之盛。其次慧灌於武德年中,即東渡日本弘傳三論,開日本佛教有宗派之始。慧遠在長安繼師弘講,仍傾動一時。智拔南返荊襄,專弘嘉祥《法華》。碩法師事蹟不詳,著有《三論遊意》和《中論疏》。其弟子元康著《三論玄樞》和《三論疏》於盛唐時在長安大弘三論。

中國三論宗祖師記——第十二代、成祖嘉祥寺吉藏大師

1、十一祖

2、

3、

4、

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