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囊可食,可嗅可觀,可插可戴的玫瑰,才是“真玫瑰”

可囊可食,可嗅可觀,可插可戴的玫瑰,才是“真玫瑰”

可囊可食,可嗅可觀,可插可戴的玫瑰,才是“真玫瑰”

玫瑰的象徵意義很多,最廣為人知的就是愛情。在西方文化中不論傳統玫瑰,還是與月季雜交培育而成的切花玫瑰,都被看作是愛情與美的象徵。

可囊可食,可嗅可觀,可插可戴的玫瑰,才是“真玫瑰”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用玫瑰作為愛情的信物,也曾出現在古人的詩詞中。唐代詩人李建勳的《春詞》描寫一對青年男女通過玫瑰來表達愛意:

日高閒步下堂階,細草春莎沒繡鞋。

折得玫瑰花一朵,憑君簪向鳳凰釵。

大花常單生,紫紅色至白色,小葉五至九,葉面褶皺。

可囊可食,可嗅可觀,可插可戴的玫瑰,才是“真玫瑰”

玫瑰在中國的栽培歷史悠久,兩千多年前西漢京城長安南郊樂遊苑中就栽培有“玫瑰樹”。

唐代以前玫瑰一詞,通常指兩物,名貴的玉石與植物玫瑰。東漢的《說文解字》:玫,石之美者,瑰,珠圓好者。

到了唐代,“玫瑰”成為公認的植物名稱,唐•徐夤有詩《司直巡官無諸移到玫瑰花》:

芳菲移自越王臺,最似薔薇好並栽;

穠豔盡憐勝彩繪,嘉名誰贈作玫瑰。

中國古人更看重玫瑰的藥用與香料價值。玫瑰花的芳香宜人,也早已獲得古人的垂青,傳說武則天和楊貴妃都曾以玫瑰花沐浴,保持容顏嬌麗,博取君王盛寵。

可囊可食,可嗅可觀,可插可戴的玫瑰,才是“真玫瑰”

在宋代,玫瑰又有了個新名字——“徘徊花”。

田汝成編著的《西湖遊覽志餘》中記載,南宋時期,杭州的宮廷喜歡採擷玫瑰花,然後混入龍腦、麝香,做成香囊,因其香味嫋嫋不絕,徘徊纏綿不忍離去,便將玫瑰形象地呼為徘徊花。

可囊可食,可嗅可觀,可插可戴的玫瑰,才是“真玫瑰”

在宋代的《香譜》中使用玫瑰花的香方少有記載,但以玫瑰香水作為調和劑的香方比較常見。

玫瑰香水被古人稱為薔薇露或大食薔薇水,由阿拉伯地區傳入中國。

可囊可食,可嗅可觀,可插可戴的玫瑰,才是“真玫瑰”

可囊可食,可嗅可觀,可插可戴的玫瑰,才是“真玫瑰”

被阿拉伯人制作成玫瑰香水的是最古老的薔薇品種——突厥薔薇,也叫大馬士革薔薇或大馬士革玫瑰。

可囊可食,可嗅可觀,可插可戴的玫瑰,才是“真玫瑰”

從五代時期古人就嘗試用薔薇水作為合香的調和劑,製作複合、層次豐厚的合香。南唐君主李煜的“帳中香”與“花浸沉香”都提及了薔薇水的使用。

江南李主帳中香:沉香一兩(銼如炷大),蘇合香(以不津瓷器藏)。以香投油,封浸百日。爇之。入薔薇水更加。

薔薇水在宋代形成了穩定的進口,並被貴族、士大夫當作“合香”的重要配料,是製作高檔香品時常用的調和劑。

可囊可食,可嗅可觀,可插可戴的玫瑰,才是“真玫瑰”

龍涎香

衙香中也混合著玫瑰的香氣,毛滂在《蝶戀花》中寫道“初換夾衣圍翠被。薔薇水潤衙香膩。”。

宋人陳敬的《陳氏香譜》中記載的復古東雲頭香、辛押陁羅亞悉香、篤耨佩香、杏花香等,都使用了玫瑰水(薔薇水)作調和劑。

可囊可食,可嗅可觀,可插可戴的玫瑰,才是“真玫瑰”

用玫瑰花與香料混合製作香品常見於明代,成書於明代的《金瓶梅》第八回中西門慶過生日,潘金蓮送了一個裝著排草、玫瑰花的肚兜。

明代編著的《香乘》中,對玫瑰花的使用有明確記載。《香乘•墨娥小錄香譜》中有用玫瑰花混合香料製作花香珠的方法:

徘徊花(玫瑰花)去汁,秤二十兩爛搗碎,沉香一兩二錢,金顏香半兩細研,腦子半錢另研,右和勻,每溼秤一兩半作數珠二十枚,臨時大小加減,合時須於淡日中曬,天陰令人著肉乾,尤妙,盛日中不可曬。

用香花混合香料製作帶有花香的香珠與香牌,是明人制作燻佩之香的特色。《香乘》中的“宣廟御衣攢香”與“內府香衣香牌”也使用了玫瑰花。

可囊可食,可嗅可觀,可插可戴的玫瑰,才是“真玫瑰”

童嶽薦的《調鼎集》中記載玫瑰花與桂花“搗去汁而香乃不散,他花不能也”。

正是玫瑰與桂花榨乾汁液後香氣不減弱的特性,才常被古人當做合香的最佳香花。

桂花在宋人的審美中屬於“天香”,關於宋人的桂花香可查看:一輪明月,一爐香。(往期)

可囊可食,可嗅可觀,可插可戴的玫瑰,才是“真玫瑰”

在《香乘•獵新香譜》中還記載了一方以玫瑰命名的“玫瑰香”:

花一斤,入丸三兩,磨汁入絹袋灰幹,有香花皆然。

此方中入丸三兩的“丸”,應該是以沉香、檀香、安息香、龍腦等香料製作的香丸。

可囊可食,可嗅可觀,可插可戴的玫瑰,才是“真玫瑰”

另外用來品聞的“春宵百媚香”與“逗情香”等,也使用了香花玫瑰。

逗情香:牡丹、玫瑰、素馨、茉莉、蓮花、辛夷、桂花、木香、梅花、蘭花

採十種花,俱陰乾,去心蒂,用花瓣,惟辛夷用蕊尖, 為末,用真蘇合油調和作劑,焚之,與諸香有異。

可囊可食,可嗅可觀,可插可戴的玫瑰,才是“真玫瑰”

對玫瑰的審美,不同生活背景和審美偏好,文人們也有截然不同的看法。

文震亨的《長物志》中記載“玫瑰,一名徘徊花,以結為香囊,芬氳不絕,然實非幽人所宜佩。嫩條叢刺,不甚雅觀,花色亦微俗,宜充食品,不宜簪戴。”

可囊可食,可嗅可觀,可插可戴的玫瑰,才是“真玫瑰”

美學家李漁則對玫瑰比較偏愛,他在《閒情偶寄》中說玫瑰“可囊可食,可嗅可觀,可插可戴,是能忠臣其身,而又能媚子其術者也。花之能事,畢於此矣!”。

可囊可食,可嗅可觀,可插可戴的玫瑰,才是“真玫瑰”

雖然文人對玫瑰的賞玩有不同的觀點,但香氣濃郁持久的玫瑰始終是古人制作花香珠、花香佩飾的最佳香花。

在西方基督教中也有用玫瑰花製作的念珠,情人節將至,製作一串玫瑰香珠送給愛人,是不是更顯浪漫呢。

關於玫瑰香珠的製作可查看:香珠串,手串界的一股香流。(往期)

年也過了,春天也來了。祝您春安!

可囊可食,可嗅可觀,可插可戴的玫瑰,才是“真玫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