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市場:天價之下,迷茫中的我們!

玉器市場

是不是要一起看著它逐漸死亡

和田玉市場:天價之下,迷茫中的我們!

  每天看朋友圈,常常覺得一種嚴重的分裂,完全無法理解現在的玉石市場怎麼回事。

  朋友圈裡,天天有人轉發和田玉的天價成交,那些小小的和田玉石籽料的價格讓人只能瞻仰。

  同時也是在朋友圈裡,玉石雕刻的人們無不深刻地感受經濟巨大滑坡帶來的痛苦。

和田玉市場:天價之下,迷茫中的我們!

玉器行業的重心在貿易

  在說玉器之前,先說說聯想公司,這些日子被推在了風口浪尖上。

  他們的問題,恰好就是今日玉器行業的問題,因為聯想是一家資本運作的貿易公司,他們頂著高科技的帽子卻對科技毫無建樹。

  當然,聯想本身無過,因為資本是逐利的,在過去的二十年裡顯然貿易是最來錢的。

和田玉市場:天價之下,迷茫中的我們!

  看到這個歷史的大背景,再回過頭來觀察玉器市場,一切都那麼的顯而易見。

  2002到2012的10年,是玉器行業貿易大興旺的10年,所有賺到大錢的從業人員都是以貿易為主。

  大量擅於貿易的人,利用地域差、消費社會差等等信息不對稱,從中賺取鉅額的利潤。

  玉器行業裡,任何一個人隨資本逐流,那些不注重、不善於貿易的人都會錯過這趟高速致富列車。

和田玉市場:天價之下,迷茫中的我們!

  1992年之後,經過10年的發展,2002年時經濟得到了巨大的改變,這時候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一下子進入了第二消費社會,買車、買房、追求新款,求的是大為好,量為佳。玉器的擺件市場就在此時悄然啟動了。

  那時候技術儲備最好的,上海、北京、揚州的玉匠高手就開始有了機會,尤其是揚州佔據技術和成本雙重優勢。

和田玉市場:天價之下,迷茫中的我們!

在高速發展面前,我們忘了自己是誰

  中國發展的高速,是超過所有人預期的。轉眼6年,2008年前後北上廣就結束了第二消費社會,進入第三消費社會,追求品牌化、個性差別的多樣化,他們的消費主題是量變到質變。

  於是,上等和田籽料就在上海和北京火了起來。

  同時,更多的一線城市也紛紛進入第二消費社會,於是以北上廣作為領頭羊,各地玩玉的高潮就此掀起。

和田玉市場:天價之下,迷茫中的我們!

  回顧這段歷史,首先我們要得出一個結論:2002年至今,都是在用1956年到1990年代的技術、人才儲備。

  而到了2013年之後,隨著網絡,尤其是手機時代地興起,信息不對稱不再那麼明顯。加上玉器一直屬於先富起來的享受,而這些人絕大多數早已進入更高層次的消費類型。

  之前以貿易為主導的玉器市場立刻出現了巨大問題。原材料賣的比成品貴、玉石一旦雕琢出來就賣不掉,等等這些問題紛紛湧現。這時候,再回過頭來,看看聯想的事情,一下子就能明白問題何在了。

  貿易主導的市場改變了。

和田玉市場:天價之下,迷茫中的我們!

迷茫中的我們

  1990年代之前,玉雕人專心於雕刻,採購銷售是各地各級的外貿公司。

  2008年之前,玉雕人專心於雕刻,採購銷售是奔波於各地的商人。

  可是之後,所有的人都開始注重貿易,那麼玉器市場不出問題怎麼可能。

和田玉市場:天價之下,迷茫中的我們!

  從事玉雕行業的人,最不應該做的就是人云亦云地跟在一些運作資本後面高呼籽料的高價,這樣做只會讓自己死路一條。因為歡呼高價並不能解決當下的兩大問題,反而帶來負面效應。

  資本把玉石玩成了純粹的金錢遊戲。這對於普通人來說沒有什麼意義,所以,就會出現中間層消費者全都消失了。

  剩下的高端玩的是喜好和資本,而低端就是老百姓真實的日常需要。

和田玉市場:天價之下,迷茫中的我們!

  玉器行業,該到了迴歸技術,迴歸工藝的時代。

  不是市場不行,而是工藝技術嚴重透支後,人們在市場裡已經看不到亮點,看不到能打動他們內心的藝術品。

  這十年裡,我們的玉器行業店鋪裡的貨物有啥變化和區別麼?

和田玉市場:天價之下,迷茫中的我們!

在這個新中產的時代

不能懷念貿易的舊時光

而是要重新迴歸工藝,重視技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