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初心|清華慕課第一人:於歆傑

3月29日開幕的清華大學第25次教育工作討論會上,邱勇校長在動員講話中表示,第25次教育工作討論會是學校今年抓的第一件大事。教書育人是清華最重要的“初心”,培養祖國人民需要的各類人才是清華最重要的使命,清華的辦學質量首先體現在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成效上。伴隨持續至今年9月的討論,我們將聚焦教育教學工作這項值得不斷投入、關注、奉獻並具有長遠意義的工作,關注一線教師,講講課堂故事,聽聽學生聲音。

今天,帶您走近清華慕課第一人 —— 首屆新百年教學成就獎獲得者、電機系教授於歆傑。

清華慕課第一人——新百年教學成就獎獲得者於歆傑

育人初心|清華慕課第一人:於歆傑

2013年秋,在視頻裡出現的這位來自清華大學電機工程與應用電子技術系的老師——於歆傑在網絡上迅速走紅。作為清華大學推出的首門全球共享課“電路原理”的任課教師,於歆傑的“粉絲”遍佈世界各地。

育人初心|清華慕課第一人:於歆傑

育人初心|清華慕課第一人:於歆傑

育人初心|清華慕課第一人:於歆傑

“電路原理”從2013 年10 月份在國際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平臺“ed X”和清華自主打造的中文慕課平臺“學堂在線”兩大平臺同時上線至今,已有158個國家和地區超過15萬人從中受益。課程的開設在許多方面做了創造性的工作,為清華乃至中國其他慕課課程的建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作為清華第一門慕課,我們應該說在很多方面做了創造性的工作:第一提出了內容創新,在電路課程中,既講授電路的能量應用,也講授電路的信號應用。這兩方面我們都講。此外還有結構創新,我們在把知識點碎片化之後,做了非常重要的工作,又把它們重新連接成為知識圖譜。還有一點形式創新,提出以PPT手寫錄屏為主、間或的老師出鏡來和同學交流對話的方法。

育人初心|清華慕課第一人:於歆傑

1991 年,於歆傑從貴陽市第一中學保送到清華大學電機系,2001 年獲博士學位,留校任教至今。學生時代“敢做敢拼”的性格使他在教學和科研工作中願意更多地嘗試新事物,勇於不斷尋求改變。因此,當慕課這種新鮮的教學改革方式進入中國之後,他也成為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黑板上的電路和分析過程絕不僅僅是解題工具,我會讓它們在你的頭腦中,變得富有生命力和創造力。

這是於歆傑“電路原理”課程的宣傳語。一門看似枯燥的傳統工科課程,如何才能取得突破?又該怎樣賦予電路有趣的 “生命力” 和新的“靈魂”呢?

育人初心|清華慕課第一人:於歆傑

課堂上,於歆傑經常會運用小故事為學生詳細講解相關理論提出的過程以及電路的應用實例。這過程當中不僅包括問題的引入、轉折,更有巧妙的伏筆和陷阱。同時,通過與在線學習者的交流,於歆傑也在不斷地完善課程,不僅調整了其中的一些教學思路,也按照同學們的關注點增補了部分知識。

育人初心|清華慕課第一人:於歆傑

育人初心|清華慕課第一人:於歆傑

育人初心|清華慕課第一人:於歆傑

基於慕課和“雨課堂”,於歆傑開始對承擔的所有電路課程進行混合式教學改革,甚至完整地翻轉課堂。課程的基礎知識點通過課前預習解決,而在課上,用於歆傑的話說,“給學生做點狠的事兒”。

我們在校內用慕課來做翻轉課堂的時候,除了讓學生用慕課來學基礎知識,我們用基於項目的學習,給學生在學期初就佈置比較有挑戰性的任務。比如說讓大一的學生,在完全自己學習和討論的基礎上,做有源降噪耳機,做耳機放大器。通過一個學期有點艱苦的自學訓練,讓他們真正能做東西。這就是,

讓你的頭腦中變得富有想象力和創造力。

育人初心|清華慕課第一人:於歆傑

專注教學,對每一位學生認真負責,是於歆傑教學的基本出發點。當然,他的目光還觸及到更深遠的地方——如今,一場汲取在線教育精髓的混合式教學改革正在清華大學等高校中醞釀發芽,慕課在倒逼傳統課堂甚至傳統大學教育發生變革,於歆傑正參與其中,以自己的實踐為傳統教學注入更多的生機與活力。

育人初心|清華慕課第一人:於歆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