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滬今年汛期權威預測公佈:高溫偏多、梅雨期偏短

申城即將進入汛期!

市氣象局說,據預測,本市今年汛期將呈現

高溫偏多(25-31天)、強對流天氣偏多、颱風影響略偏多、降水總量略偏少的特點,極端高溫在40℃左右,預計入梅接近常年、出梅偏早。市防汛辦已經公佈各區、街鎮的防汛責任人(←點擊藍字即可查看)。詳見下文↓

汛期氣候趨勢

預計今年夏季(6-8月)我國氣候狀況總體偏差,降水分佈“南北多、中間少”,旱澇並重,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多。東部主要多雨區位於華南大部、江南大部、江淮東部等地。長江流域中游和下游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少,可能出現旱情,上游降水接近常年,局部地區可能出現洪澇;太湖流域降水正常略少。

本市今年汛期(6-9月)氣候趨勢預測意見如下:

1.降水:汛期總降水量600-700毫米,較常年值(684.5毫米)偏少。預計將呈現“南多北少”的分佈。突發性局地暴雨、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強度偏強。

2.梅雨:

受早颱風影響,入梅環流形勢不典型,預計入梅接近常年(常年6月17日),出梅偏早(常年7月10日),梅雨期偏短。梅雨量200-260毫米,較常年值(243.1毫米)偏少,梅雨量呈現“南多北少”分佈。

3.高溫:預計汛期平均氣溫27-28℃,較常年(26.5℃)偏高。市區(徐家彙站)高溫日數25-31天,較常年(15天)偏多;37℃以上的酷暑日數為5-9天,較常年(4天)偏多;極端高溫在40℃左右。全市高溫日數呈現“西北多、東南少”的分佈態勢。

4.颱風:預計今年西北太平洋颱風生成個數較常年偏多,影響本市的颱風2-3個(常年2個),颱風強度偏強。需關注西行臺風及颱風倒槽對上海的風雨影響。

氣候影響分析

1.暴雨和強對流:預計2018年梅雨主雨帶位於江南一帶,上海處於雨帶北緣,降水雖然略少,但2010年以來,上海梅雨季降水頻次分佈呈現南多北少型,且夏末秋初強降水事件頻發,需關注該時段的太湖流域汛情。本市西南低窪區需注意防範強降水對地下空間、在建工地和城市交通的影響。

2.高溫熱浪:出梅後,將出現持續性高溫天氣,預計高溫日數較常年偏多,持續酷暑日數弱於2017年,但仍處於近十年高位。持續性高溫熱浪將導致城市用電量、用水量增加,地產綠葉菜單產降低,市民中暑、腦血管等疾病的發生風險加大,要做好防範和應對準備工作。

3.強對流天氣:預計強對流天氣多發,局地性強。要特別關注雷電、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對電力基礎設施和在建工地的不利影響,沿江沿湖地區還需注意防範突發性大風對水上運輸和作業的不利影響。

4.颱風:今年臺風路徑有偏北跡象,預計6月中旬可能有早颱風影響。今年臺風對上海的影響較2017年偏強,需關注近海北上臺風對上海的風雨影響。注意防範大風對玻璃幕牆、高空構築物、行道樹和沿海風電場的影響,做好堤防除險加固和人員疏散撤離的前期準備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