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齒筧煮水喝,有什麼作用?

wo懶懶de拽1

馬齒莧,很多人喜愛的一種野菜,有何營養突出?怎樣食用更靠譜?

馬齒莧是春夏時節的常見鮮蔬,廣泛地分佈在大江南北,在田野,荒地以及路邊時常能看到馬齒莧的身影。馬齒莧為一年生的肉質草本植物。莖為圓柱形呈紫色,葉柄短,葉片肥厚,葉面上為綠色,下為暗紅色,夏季開黃色的小花,根為白色,子為黑色,又叫五行菜。

關於馬齒莧,從古至今一直有著多種多樣的記載,《本草綱目》中有“散血消腫,利腸滑胎,解毒通淋,治產後虛汗”。現代醫學也經試驗證實,馬齒莧含有蛋白質、脂肪、胡蘿蔔素、維生素C、鈣、鉀、磷、鐵以及一些維生素和礦物質,經常食用可能會產生一些生理作用。

  • 馬齒莧中含有的豐富的維生素C和水分,經常適量食用可以起到增強機體免疫力、促進代謝的作用。

  • 馬齒莧對各種菌類有抑制作用,可以幫助預防各種微生物感染。
  • 馬齒莧含有較豐富的胡蘿蔔素,可以促進潰瘍的癒合。
  • 馬齒莧含有的鉀鹽,能起到激活生物酶的作用,從而具有利水消腫的作用。

馬齒莧一般在夏季涼拌食用,做法是洗淨馬齒莧,用開水焯燙30秒鐘,撈出過涼水,擠出多餘的水分,加鹽醋涼拌即可。

鑑別野菜是否有毒?

簡單品嚐,將野菜燙熟後,品嚐味道,明顯有苦澀味道,則表示有毒性。有苦味表示含有生物鹼、配糖體等物質,有澀味表示含有單寧,必須經過處理去毒方可食用。煮野菜的湯水,經搖振後出現大量泡沫,則表示含有皂甙類物質。向煮野菜的湯水中加入濃茶,如果產生大量沉澱,則表示含有金屬鹽或生物鹼。

這樣處理更靠譜:

  • 煮沸去毒法:將野菜煮沸後,在用清水漂洗。

  • 涼水浸泡法:將野菜浸泡於涼水中,然後反覆以清水漂洗。這樣可以除去溶於水中的單寧、配糖體、生物鹼和亞硝酸鹽等成分。


王思露營養師

馬齒莧,不僅為常見野菜,也是屬於中藥材。馬齒莧味道一般,比較酸澀。這種野菜在農村比較多見。馬齒筧除了可以食用,平時還可用來泡水喝,對身體有不少好處。

馬齒莧泡水喝具有以下功效

殺菌消炎

馬齒莧可以抑制多種細菌作用,如:傷寒、大腸桿菌、痢疾桿菌等。且對真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也具有抑制作用。馬齒莧對多種炎症都起到輔助療效,被稱做天然抗生素。

消腫利水

馬齒莧裡富含鉀鹽,進入體內可以有效排出多餘水分,達到消腫的功效。

降壓

馬齒莧泡水喝,常飲用,,還可以降血壓,使身體恢復健康。因為馬齒莧裡大量鉀離子,而可以直接作用於血管壁中,使血管壁擴張能力加強,降低動脈管壁增厚的出現。堅持飲用血可降低血壓,有利健康。

防治心臟病

馬齒莧裡Y-3脂肪酸,可以有效抑制血清膽固醇等生成,且加促前列腺素合成,很好的抑制血栓素合成。令血粘稠度下降,血管擴大,起到控制血栓、動脈痙攣等症狀作用,防治心臟病。

消除病毒

馬齒莧在體內可以有效防治吞噬細胞出現,還可有抑制變性、壞死作用,還可預防發炎、纖維性變化。尤其對矽結節形成、白癜風等病起到很好療效。


共享醫生網

您好,這個問題健康時報來回答。

馬齒莧味酸、性寒、無毒,歸大腸經、肝經,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止痢的作用。現代藥理研究發現,它含大量鉀鹽,具有降低血壓的作用。馬齒莧還能促進胰島素的分泌,降低血糖,也是糖尿病較好的食療藥物之一。

它可鮮吃,採馬齒莧幼嫩莖葉,洗淨後炒食或做湯或焯水後拌、熗,脆潤微酸,鮮美可口。也可開水燙後曬乾製成馬齒莧幹,食用時將菜乾用溫水或冷水浸泡2~3小時,浸透後擠幹切碎,拌肉末做餃子餡和包子餡;也可以用豬肉燉燒,味極鮮美。

要注意的是馬齒莧性寒,偏滑利,慢性脾虛腹瀉、脾胃虛寒者慎用,孕婦忌食。若正服用的中藥中有鱉甲者也不宜食用。


健康時報

馬齒莧(馬齒莧科) Portulaca oleracea L.。大部地區均有,生田野、路旁。藥用全草,鮮用或幹用。莖葉茂盛時採收。

漢族民間故事。流傳在安徽省。內容系講華佗認真行醫的故事。華佗行醫從不等病人上門,而是經常揹著藥箱送醫藥上門。有一次行醫忘了回家,別人家已經張燈結綵過年三十了,可華佗離家還有十幾里路,他口渴,進村找水喝。只見一位老大娘端了一碗赭色的水,用匙子舀著澆到門坎上,並口口聲聲唸叨著“安樂菜保平安”的話。華佗一問,知道安樂菜叫馬齒莧,有防毒作用,就向老大娘要了一把回家,並記下了它的各種特徵、藥性。第二年家鄉流行痢疾,華佗將自己家的藥給了鄉親們,卻無藥給母親治病了,便又想到了馬齒莧,

親自採回來熬成湯給母親喝,誰知喝了立刻止瀉。華佗便把草藥傳出去,防止了痢疾的傳染。事後,華佗對馬齒莧的功能、花色做了補充。從此馬齒莧就既作菜用,又做藥用。見《安徽民間故事》。

馬齒莧藥材 多皺縮捲曲。莖圓柱形,表面黃褐色,有明顯縱溝紋。葉對生,易脫落破碎。完整者倒卵形,綠褐色,厚肉質,全緣。花小,3~5朵生枝端,黃色。蒴果小。味微酸。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用於熱毒血痢,癰腫,溼疹,丹毒,便血,崩漏等。30~60g。

性味·主治 菜(莖葉) 酸, 寒, 無毒。藏器: 諸腫瘻疣目, 搗揩之。破痃癖, 止消渴。蘇頌: 能肥腸, 令人不思食。治女人赤白下。蘇恭:飲汁,治反胃諸淋,金瘡流血,破血癖癥 瘕, 小兒尤良。孟詵: 作膏, 塗溼癬、白禿、杖瘡。煮粥,止痢及疳痢,治腹痛。《開寶》: 服之長年不白。治癰瘡, 殺諸蟲。時珍: 散血消腫,利腸滑胎,解毒通淋,治產後虛汗。

子 《開寶》: 明目。孟詵: 延年益壽。《心鏡》: 青盲白翳, 除邪氣,利大小腸, 去寒熱。


康復匯

馬齒莧豬肝湯能明目

長時間面對電腦、手機屏幕等不正確的用眼方式容易帶來眼部乾澀等問題。因此,用眼頻繁人群應該堅持合理作息,注重營養搭配,多吃明目食物。本期為大家推薦一道馬齒莧豬肝湯。

材料:馬齒莧45克,金針菜(又名黃花菜)30克,熟豬肝50克,雞蛋1個。

做法:將馬齒莧洗淨,切碎;金針菜水發後切成段;豬肝洗淨,切成薄片;馬齒莧、金針菜放入鍋中,加水煮15分鐘後,再加入豬肝稍燉,打入雞蛋,待沸後調味即成。


生命時報

馬齒莧是一種野菜,小時候經常去田間或上頭幫媽媽挖這種野菜回來餵豬。長大後才知道它是可以吃的,而且營養價值還很高。馬齒莧它跟其他蔬菜一樣低能量低脂肪,蛋白質在同類蔬菜中較高,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鈣、維生素A、維生素C、胡蘿蔔素含量也非常高是營養價值很高的一種蔬菜。但是馬齒莧有一個小缺點就是草酸含量特別高,會影響鈣的吸收,但是隻要吃之前操碎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它的吃法也很多,馬齒莧的幼嫩莖葉洗淨後焯水後可以炒食或做湯或拌、熗、做餡等。口感微酸有韌性,鮮美可口。也可開水燙後曬乾製成馬齒莧幹,食用時將菜乾用溫水或冷水浸泡2~3小時,浸透後擠幹切碎,拌肉末做餃子餡和包子餡,味道非常鮮美。也可以泡水喝,有一定的藥物價值。

但是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現在食用馬齒莧這樣的野菜最好是淺嘗即可。野菜的安全性也是份值得重視,外面的荒地、山溝、水溝、果園它的汙染風險非常的高,並沒有保障。除非是大棚裡種植的相對安全會更高這些。野菜它最好只做為我們餐做的調味劑,春季換季偶爾嘗一嘗就好了,而且並不要指望野菜有很什麼神奇的功效,大道治病的效果。好好吃飯,食物多樣,平衡膳食,天天運動會讓我們的身體更健康。


愛下廚的吃貨營養師

據報道,馬齒莧富含抑制人體內血漿膽固醇和甘油三脂形式的不飽和脂肪酸,且能使血管內細胞合成的前列腺素增多、血栓素A-2減少,使血液黏度下降,防止血栓形成,因此在保護心臟方面,馬齒莧頗有獨到之功,因而受到了老人的特別青睞。除此之外,有研究報道,馬齒莧具有延緩衰老、延長壽命的作用。

馬齒莧是在我國生長甚廣的一種野生蔬菜,含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多種生理活性物質,對人體具有保健作用。藥理研究證明,馬齒莧具有預防心臟病、消炎抗菌、清除塵毒、止血化瘀等功效。


腫瘤何大夫

馬齒莧是一種常見的野菜,同時也是一種中藥材。它的味道並不是很好,口味上比較的酸澀。中醫方面則認為,馬齒莧性涼,服用之後具有清熱解毒以及涼血止血的作用。

不適合服用馬齒莧的人群:

一:孕婦千萬不要吃馬齒莧,因為馬齒莧具有滑利的作用,孕婦服用之後容易出現滑胎。 

二:如果你正在服用中藥,並且中藥方中有鱉甲,那麼最好在服藥階段不要碰馬齒莧,這是因為馬齒莧和鱉甲藥性相剋,一起服用容易對身體造成損失。  

三:如果你出現了由於腹部受寒所導致的拉肚子情況,那麼最好也不要服用馬齒莧,避免病情加重。


茄子營養師

馬齒莧,又名馬齒菜,五行草、長壽菜等,是我國各地常見的野生植物,生長於田埂、溝邊、路旁,生命力非常頑強,春夏季節,馬齒莧繁茂,採來洗淨、曬乾貯存,可以四季常食。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馬齒莧具有降血脂、增強心肌功能、降血糖、保護胃黏膜、殺菌消炎等功能。如:馬齒莧成分中的多巴胺、多巴、黃酮類、強心苷等活性物質,可使冠脈流量增加,心肌收縮力和心臟的自節律增強。馬齒莧的鉀含量也較高,鉀離子可以直接作用於血管壁,阻止動脈管壁增厚,使血管壁擴張,具有一定的利水消腫降低血壓的作用,使心率減慢,從而保護心臟。


美可親子

馬齒莧降低血壓

經常將馬齒莧泡水喝,除了上述的功效之外,還能夠降低血壓,令身體恢復健康。這是因為馬齒莧中含有大量的鉀離子,而鉀離子能夠直接作用於血管壁中,令血管壁擴張能力增強,減少動脈管壁出現增厚的情況。長期堅持服用馬齒莧,那麼血壓自然就會越來越低,身體也是越來越健康。所以說,馬齒莧非常的適合高血壓的患者服用。

漢帝草茶改善血壓

漢帝草茶:是一種中草藥,味甘、辛、微苦、性平,入肝、腎經。

漢帝草茶,是海南黎族原來進貢給黎王食用的高級野菜。三萜化合物、Beta谷甾醇、鈣元素、類黃酮含量極高。有效物質能夠改進全身血流狀態,增強心肌收縮能力,改善血壓。其含有的黃酮類化合物可以對心腦血管起到保護作用,可以防治動脈硬化、冠心病、中風等疾病,對調節血糖也可起到重要作用。其含有的三萜類化合物和不飽和脂肪酸,都可以降低膽固醇,調節血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