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談|新中國第一個兒童節是怎麼過的?

李永軍

節日談|新中國第一個兒童節是怎麼過的?

兒童節

1950年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小主人們迎來了第一個六一兒童節。這一天,全國各地的小朋友,也都舉行了聯歡活動。那一天的人和事,至今都讓我們感動並快樂著。

節日談|新中國第一個兒童節是怎麼過的?

六一兒童節的由來

六一兒童節,也叫“六一國際兒童節”,每年的6月1日舉行,是全世界少年兒童的節日。

六一兒童節的由來與“二戰”歷史有關。1942年6月,德國法西斯槍殺了捷克利迪策村16歲以上的男性公民140餘人和全部嬰兒,並把婦女和90名兒童押往集中營。

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戰爭中死難的兒童,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舉行理事會議,中國和各國代表憤怒地揭露了各國反動派殘殺、毒害兒童的罪行。為了保障世界各國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為了改善兒童的生活,會議決定以每年的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剛成立不久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決定將這一天定為中國兒童的節日。

我國兒童節,早期為每年的4月4日,是1931年根據中華慈幼協會的建議設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廢除舊的“4·4”兒童節,將6月1日作為我國的兒童節,與“六一”國際兒童節統一起來。從此,每年的這一天,全國少年兒童都要舉行各種活動,歡慶自己的節日。許多公共娛樂場所特地為孩子們免費開放,各機關、團體、企業在這天還向本單位職工的子女和幼兒園的小朋友饋贈禮物,這是孩子們最愉快的一天。

國家領導人題詞慶祝

節日談|新中國第一個兒童節是怎麼過的?

黨中央對新中國的第一個兒童節非常重視,為了籌備慶祝六一兒童節,響應民主婦聯等團體發出的“保衛兒童權利、爭取和平”呼籲書,11個人民團體和中央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專門組成了籌備委員會。毛澤東揮筆題詞:“慶祝兒童節”。劉少奇題詞:“重視兒童的權利,保護兒童的健康。”周恩來題詞:“為孩子們的健康祝福。”朱德的題詞:“新中國的兒童,要愛祖國,愛科學,愛勞動,準備好好的建設新中國。”鄧穎超題詞:“保育兒童的工作是光榮的崗位,用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的精神,為兒童服務並用以教育兒童”,她的題詞和周恩來的題詞刊登在一起。

節日談|新中國第一個兒童節是怎麼過的?

郭沫若在六一慶祝大會上朗誦詩歌

1950年6月1日當天,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宋慶齡在《新華日報》上發表題詞:“今天是解放後的第一個兒童節,我們要使他們得到溫暖的保育,俾養成健全的體格,成為革命的生力軍,肩負建設新中國的偉大任務。”在《解放日報》上發表題詞:“保護兒童的權利,是建立人民民主政權的必要條件。”並出席在大光明電影院舉行的上海少年兒童慶祝六一國際兒童節大會。下午,出席在銅仁路333號舉行的慶祝中國福利基金會成立12週年暨紀念上海解放一週年、六一國際兒童節慶祝會。

晚餐後,宋慶齡與潘漢年、曾山等觀看了中國福利基金會兒童劇團演出的蘇聯兒童名劇《小雪花》。宋慶齡為劇團演出題詞:“中國福利基金會兒童劇團演出的《小雪花》是個很好的兒童教育劇。它的意義之一是幫助我們學習國際主義精神,不但為兒童同時也為成人。”

首都兒童節慶祝大會

當日,在北京中山公園音樂堂隆重召開了首都六一國際兒童節慶祝大會,黨和國家領導人及社會各界人士出席了大會。朱德在會上作了重要講話,他勉勵孩子們說:“小朋友們!我們的國家是有悠久歷史和文化傳統的國家,並且有豐富的資源,我們大家都要好好地來愛她,愛護自己的祖國。你們現在雖然還小,但要努力學習,學會各種科學知識,並把身體鍛鍊強壯,準備將來參加建設新中國的工作,把貧窮落後的中國建設成有高度文化的強大工業基礎的中國。”

一位當年大會主席臺上的親歷者撰文回憶說:“1950年6月1日,北京中山公園音樂堂,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國際兒童節慶祝大會,我作為首都兒童的一個代表坐在主席臺上,第一排戴白帽子穿白襪子的女孩就是我,黃頭髮的男孩是蘇聯兒童,穿花裙子的女孩是越南兒童,穿工裝褲和穿制服的女孩是解放區進城的幹部子女,他們的裝束,氣質,和城市孩子是不一樣的。大家都坐在帶書寫板的學生椅上,斯大林和毛澤東的巨幅畫像直接放在舞臺地板上。旁邊插著各社會主義國家的國旗......”

這些熱烈的慶祝活動不光在大城市有,就是小城市,甚至是農村都不例外。

各地慶祝兒童節

1949年10月,華東干部子弟學校整體遷到了南京,王醒也打著揹包來到這裡,在位於成賢街的新華東干部子弟學校繼續求學。王醒是安徽省泗南縣王小莊人(今江蘇省盱眙縣曉莊村)。她的父親王贊虞是中共地下黨員,在與日寇的一次戰鬥中,壯烈犧牲,年僅29歲。作為烈士子女,年僅10歲的王醒被送到了雪楓戰地服務團,跟著黃河大隊4中隊(蘇皖邊區黨政機關一個代號)一起北撤了。

從江蘇淮陰出發到安徽,再輾轉到山東、河南、河北,這一路長達五千裡。“我記得從山東到河北,我們一共走了40個日夜。”王醒說,那真叫一個苦字。戰亂年代,王醒一直沒有機會上學。1949年2月,雪楓戰地服務團走過了5個省,又回到了淮陰。雪楓服務團併入了華東干部子弟學校,王醒終於可以安心上學了。1950年6月1日,她迎來了人生中最有意義的一個兒童節。這一年的兒童節,她和很多同學一起,高舉右手宣誓,高唱著《我們是新中國的兒童》,加入了中國少年兒童隊(1953年改為中國少年先鋒隊),成為新中國的第一批少先隊員。

節日談|新中國第一個兒童節是怎麼過的?

新中國首批少先隊員兒童節留下的珍貴合影

在重慶圖書館,留有當年節日盛況的文字記載:1950年,新中國第一個兒童節。全市八百兒童齊聚青年館慶祝,舉辦不同形式的慶祝會。時任中共中央西南局書記的鄧小平、劉伯承、賀龍以及重慶市長陳錫聯等,均在《新華日報》開設的“六一兒童節”專版題詞慶祝。

據6月2日的《新華日報》頭版報道,“六一”兒童節當天,全市800名兒童代表齊聚中華路青年館大禮堂,慶祝自己的節日。當天,全市各工廠、學校、託兒所還紛紛舉辦了不同形式的慶祝會、遊藝會、展覽會、體育會、健康比賽、體格檢查,並發動保衛兒童權利的簽名運動。為豐富兒童的精神生活,同日,重慶電影院還公映了由王龍基主演的中國第一部兒童故事片《三毛流浪記》。此外,一園、昇平、國泰三院聯合公映五彩卡通兒童電影《小飛馬》,美工堂電影院則公映了根據大文豪果戈理原著改編的五彩卡通電影《地府降魔》。

瀋陽市近現代史文物資料收藏家詹洪閣先生的一張老照片也記錄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第一個國際兒童節丹東市100餘個孩子燦爛的笑臉。

節日談|新中國第一個兒童節是怎麼過的?

安東市慶祝六一國際兒童節

這是一張拍攝於1950年6月1日的照片。當天正是新中國第一個兒童節,拍攝地點是在安東市(現丹東市)人民政府門前。這張照片中的100多名保育員每人懷裡抱著一名幼兒,一塊牌匾上寫著“安東市慶祝六一國際兒童節獎勵健康幼兒及模範保育工作者大會留影1950.6.1”的字樣。在照片兩側的錦旗上分別寫著“育兒有方”和“嬰兒之家”。照片背面,用黑墨水寫著“遼東省婦聯第5號”一排字。據詹洪閣先生介紹,1993年他在瀋陽市的一處舊物市場收集到這張珍貴的照片。“這是在丹東拍攝的歷史最久遠的國際兒童節照片,在全國也是罕見的,它見證了新中國的成長曆程,也見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對兒童的關心。”

節日談|新中國第一個兒童節是怎麼過的?

此後的每年國際兒童節慶祝活動,黨和國家領導人幾乎都有指示或參與,並要求各級部門做好少年兒童的日常工作。1951年初,毛澤東為少年兒童題寫“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題詞,更是影響深遠,時至今日,依然是全國少年兒童學習、生活的指南,伴隨著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兒童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