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曼大師回家路上走好,同道吾輩定當精進而行

黃胤然文

昨天才知道國學大師葉曼先生在美國洛杉磯家中以103歲的吉祥高齡駕鶴西去。心底盪漾的既不是俗悲,也不是法喜,而是仿如昨日的回憶。

當時因主編《境·界》文化雜誌,需要一篇採訪葉曼大師的稿件,便拜託海歸網的創始人引薦,通過良友集團的相關功德居士,得見葉曼大師、順利完成採訪。

葉曼大師回家路上走好,同道吾輩定當精進而行

葉曼大師與良友文化的大功德主及《境界》雜誌主編黃胤然

FREE SPACE境·界》:東西方文化的格局現在是怎樣的一個狀態?在您的心目中,東西方文化融合的一個完美格局應當是怎樣的?

葉曼:中國現在經濟上僅次於美國,是世界第二大國。我們人口更不用說了,佔了全世界四分之一,中國和中國文化現在都正在崛起發展。

所謂完美的格局不外乎是互相尊重,誰也不消滅誰,大家在一個星球上安分守己,平等的交流生活。

我們發展自己的文化,開發中國的文明,不跟他們爭,這個是很要緊的。當我們教育能夠平等,人人能夠懂理,人人都能夠生產,自己內部先和睦相處,這個力量很可怕的。

現在我們努力要做的,就是大家好好過日子,大家都可以健康起來,都有飯吃,都有知識,人人都平等,人人都做出一番事業。這樣的話,工作的成績會更高更多,然後財富越來越多,這是中國最應該走的路,也是我們大家跟政府合起來,共同走的路。往這條路上走,中國在五年之內財富和實力會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

FREE SPACE境·界》:理論上說“揚棄”應該是正確的,那麼對東方文化來說,我們究竟應該繼承發揚什麼?捨棄什麼?

葉曼:理論說揚棄應該是正確的,就丟棄一些東西,丟棄什麼東西呢?你把文化都丟棄嗎?不是的。把舊東西完全揚棄,這是不對的。

我有一個也許非常不合諸位的想法,就是對於繁體的文字不能丟。現在是大家領著頭寫白字,這個白字既不合意又不合禮儀,也不合現在的用法,我們把古人精確組成中國漢字的原則都廢棄了。

捨棄什麼呢?當然是捨棄那些不平等,不文明,沒有智慧的東西和迷信。但是忠孝仁愛信義和平應該放進來。忠孝仁愛是我們對人應該盡的責任,我們盡了責任以後,我們忠孝仁愛了,我們要的目的是什麼?是信義和平。我們應該繼承發揚這個東西。

FREE SPACE境·界》:在承揚中華傳統文化過程中,哪些事情是我們目前首先需要做的?

葉曼:中華文明演進了幾千年到現在,生活環境和習慣都改變了許多,相關的好多都跟著要改變,但是我們是人,我們要遵守禮儀。

禮儀是人對人的禮儀,中國人講禮儀還有節,節是什麼?就是有分寸。竹子長著長著就停一下,竹子有節,自古君子愛竹啊。所以禮儀和禮要有節制,才叫做禮節。除了合禮儀還要有分寸,十分才叫一寸。你從分算起,算到寸再到尺,你知道分寸了,這就是節制。

樹木在春天開花,蜜蜂、蝴蝶各種小昆蟲把粉傳播後陰陽合一,締結果子。植物都知道結婚了,人類男女合在一起,於是化生千千萬萬,這麼龐大的一個社會群落,必須要講禮儀和道理。

我們把孩子生出來,不但要育,而且要教,這就是教育。教是文化的,育是文明的,既要文化也要文明,二者不能夠缺一,這就是目前我們最應該做的。

葉曼大師回家路上走好,同道吾輩定當精進而行。

謹以此文權作對葉曼大師的緬懷。

葉曼大師回家路上走好,同道吾輩定當精進而行

時任《境界》雜誌主編的黃胤然先生與葉曼大師合影


亞洲著名NewAge音樂先鋒機構【和平之月】簽約的大陸首位詞作家。

首倡:雙章書法、詩裝漢服、胤然體歌詞、寫意音樂劇,及文字監理&文字優化、文創監理&文創優化、文化監理等文化新概念。

監理出CCTV9頻道、農夫山泉、湖南移動、卡地亞、Tiffany等廣告文案深層文化內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