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傳福:一個真正偉大的中國企業家

王傳福:一個真正偉大的中國企業家

王傳福出生的這個皖中小村叫王家嘴,以貧窮出名,當地人管它叫“西伯利亞”,畢業於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材料學專業。他只用了兩年時間,就成為301研究室主任。但沉默的王傳福並不打算一輩子只待在實驗室裡。1993年,研究總院在深圳創辦了比格公司,王傳福抓住機會成為公司總經理。兩年後,在手機電池的前景越來越確定無疑時,他冒險放棄既有平臺,帶領幾名同事離職創業。

從給各大手機廠商供貨逐漸發展處供應其他零部件,顯得水到渠成,但是進軍汽車領域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資金、技術、品牌等所有方面的條件都不具備的情況下,貿然殺入等於找死,比亞迪股價在質疑中一度被腰斬。但後來這項不被看好的業務卻是撐起“半邊天”的明星業務,部分投資者甚至只關注比亞迪汽車業務。

王傳福:一個真正偉大的中國企業家

汽車業務在營收中佔比越發重要,誰還敢質疑當初的決定?

2003年併購秦川汽車時,王傳福對投資人說“比亞迪一直有生產電動汽車的打算”。言下之意,秦川不過是“跳板”,當船伕構思出電動未來計劃時,特斯拉的埃隆馬斯克在幹嘛呢?豐田在幹嘛呢?不可思議的戰略能力與洞察力。

為什麼特斯拉能直接生產電動車,不需要燃油車這個“跳板”?因為美國汽車人才眾多,特別是在三大汽車廠不景氣的背景下,特斯拉招募高端汽車人才易如反掌。Space X獵鷹一飛沖天,根本原因也在於此——人才。

而中國的情況完全不同,1990年代末合資汽車廠才開始崛起,為數不多的“高端人才”都扎堆在合資廠裡享受優厚待遇。造電動車絕不是賈躍亭、李斌想象的那麼簡單,以中國汽車工業的水平,民營企業繞過燃油車直接按照PPT把車造出來,今天都難以想象,何況2002年。所以比亞迪選擇了最“笨”的路徑:先從燃油車做起,培養研發團隊、工程技術人員並建立完整的銷售體系。截至2017年末,比亞迪已製造並銷售420多萬輛車(包括燃油車、電動車),在研發、生產、銷售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時至今日再也不會有人說“電池大王不懂汽車”了。

關於比亞迪的研發能力,說則趣聞,當初為了讓博世降低剎車相關的產品報價,一怒之下決定自己研發,當時壟斷了該產品的博世也嚇的不輕,最後給出的報價腰斬再腰斬,畢竟如果讓比亞迪研發出來了,這個產品價格又要貧民化了,那麼他為什麼不怕其他汽車廠商,獨怕比亞迪呢?也許是作為業內人士很清楚比亞迪的研發能力。

一路走來,當初為了支持研發費用而選擇燃油車作為跳板,現在大大降低了他的企業形象,可以看到的是,無論比亞迪多努力,多用心,用戶就是不買賬,比亞迪的北美總裁說,痛苦的船伕經常需要查理芒格的安慰,很幸運有這麼一個睿智的老頭可以給睿智的建議。

可喜的是情況正在發生變化,比如在杭州2018年1-4月單車銷量冠軍是秦,比如今年4月重奪動力電池出貨第一,比如唐二代預定量破記錄,種種跡象表明,消費者慢慢對其有了改觀。

在我們全產業鏈制霸的今天,獨獨汽車工業和芯片產業是絕對弱勢,如果汽車工業殺出一條血路,那麼就是德日這兩個靠著汽車工業的國家的末日。我們的原油有八成需要進口,如果斷供,整個社會將會停轉,前幾年為了不被掐住進口渠道-南海,差點動武。如果新能源汽車殺出一條血路,那麼對我們來說最大的威脅能源危機也不復存在。

其實王傳福完全可以靠著比亞迪電子給手機廠供貨,獲得優越的物質生活,但他並沒有,選擇一條艱辛無比的道路,一路在質疑聲中走來,憑著十幾年的技術積累,用超前的戰略為中國車企彎道超車鋪就一條可能的道路。

以船伕的能力,電池起家後,本可以拿著大量資金投身房地產,走一條更簡單的路。

但他沒有炒房,沒有投身互聯網,紮紮實實做實業,從無到有積累技術,只能說有點像任正非,具備他們那個時代獨有的家國情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