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問了 今年過年哪也不去

別問了 今年過年哪也不去

老話常說“年關難過”,是有道理的。

家裡老人、孩子輪著病一場,跟事先排好了號一樣,完美無空擋銜接。照顧完老媽,趕緊從老家殺回來,接受發燒燒到暈暈乎乎的小孩的洗禮。

泡澡、溫水擦拭、退燒貼、量體溫,眼看著高燒39.9°,咬咬牙用上退燒藥。白天黑夜地盯著像火爐的小傢伙,敬業勁兒連我自己都敬佩自己了。

一邊哄著喝藥,一邊講故事,一邊觀測體溫,兩天下來我就成了一個機器人,所有動作全靠機械驅動力,無意識操作,還能確保準確無誤。人的耐受力,真是超乎想象。

折騰一週,小傢伙康復,又恢復到拆天拆地的好奇小獸狀態。

艾瑪,終於能歇口氣了。年也到眼前了。

從老家返回時,老媽說,今年別回來了,在自己家過個年吧。

還是單身狗時,看已婚人士真是矯情,連過年回誰家過年都能正兒八經地吵上幾年。想回誰家就回誰家唄。

結婚後,我們實驗過輪流法,今年去我家,明年回他家,一個輪迴後,果斷鎖定“各回各家、各找各媽”模式。

誰的媽都是媽,讓哪家老人孤單單過新年都於心不忍,乾脆,都回自己家過年。

不曾想,這法子簡直是妙處多多。

不說各自的爸媽都免除了翹首期盼之苦,單說夫妻關係上,簡直就是一大互相成就的解脫。平日裡面面相對,早就想把那個吃飯打嗝睡覺放屁的油膩男人掐死800次,他同樣暗暗想把動不動發瘋抽筋、不定時更年期的中年婦女槍擊10000次。

每一次暫時分開,都是一場相互的救贖,簡直要感恩戴德。

結婚八年十年,只要能眼不見耳不聞清靜片刻,就是最好的成全了,至於在哪兒過年,真的不是重點。

於是每到年底,孩他爸就開始了遊說工作。哎,小夥,今年你在哪過年,跟媽媽去姥姥家,還是跟爸爸去奶奶家?

當然是跟媽媽了,你找你媽媽,我找我媽媽。

每一次都是失敗告終,真是差勁的公關。於是,一到過年,就各找各媽去了,小孩當然也是跟著他媽。

今年的遊說,居然成功了。

臨近年底,真把人折騰趴下了。愛哪哪,哪都不去了,今年要宅在自己家,徹底迎合內心深處只想攤在床上的真實本我。

聽完我的過年計劃,小傢伙想了想,宣佈跟爸爸回老家過年。

這裡不能放鞭炮,不好玩。

於是,爸爸露出勝利者的微笑,憧憬著他和小傢伙放飛自我的新年了。

那麼,今年終於能有那麼幾天只屬於我自己了,吼吼。

那些在婚姻裡過的不耐煩的人,各不相煩,是最好的成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