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初期鬼子為何曾主動求和?

氣焰正熾的日本鬼子主動示弱,向國民政府和談約好,納粹德國成了熱心的調停人,死乞白賴想促成這檔子事兒,……對了,這就是全面抗戰剛爆發不久,發生的那場陶德曼調停鬧劇。

日軍突然喊話求和

1937年7月7日,日軍發動全面侵華戰爭,8月13日,日軍進攻上海,淞滬會戰爆發。但就在這時,日軍向國民黨政府拋來橄欖枝一一可以不打了嗎?咱們兩家坐下來談和吧。快快「結束事變,恢復邦交」吧。

抗戰初期鬼子為何曾主動求和?

淞滬會戰國軍

日本人放下屠刀、回頭是岸了嗎?肯定不是。

原來,企圖速戰速決、強迫中國訂立城下之盟的日軍,此時卻兵鈍上海。淞滬戰場上的膠著狀態,迫使日本大量增兵,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神話破滅,這讓「皇軍」臉面丟盡。

於是,日本政府主和勢力抬頭,他們希望「戰禍不要延及華中,早日成立和平協定,不要在中國浪費太多兵力,以便集中力量對蘇聯開戰。」

日本當時還想著對蘇聯一戰?沒錯。

此時在日本軍方高層,「北進」思想佔據主流。他們認為若要確立亞洲霸權,關鍵一步是取得蘇聯遠東地區控制權。北進派制定了「直抵貝加爾湖」的侵略計劃,將全面侵華戰爭看作是日本進攻蘇聯的先手棋。

當然,日本知道無法單獨實現這個宏偉計劃。他們找到了德國這個強大同盟,簽訂了《反共產國際協定》,兩國共同反對蘇聯的軍事同盟由此締結。

所以,當淞滬會戰受挫,日本擔心極有可能會陷於對華長期作戰的泥淖,想想自己的宏計劃,哎呀,不能因小失大呀。於是,企圖誘使中國政府出來和談,進而實現其速戰速決的戰略意圖。

抗戰初期鬼子為何曾主動求和?

淞滬會戰國軍

打定主意後,日本就搬出納粹德國出面調停。

德國人來了

日本為什麼會選德國當調停人?因為當時德國人在中日兩國都很受歡迎。

眾所周知,當時德國對中日兩國開展「等距外交」,中國是德國的重要貿易伙伴,是德國國防戰略資源的主要供應國,而日本則是德國強有力的政治盟友。讓它充當和談中介,也最合適。

希特勒對調停的事也十分熱心。這位元首對中日爆發戰爭左右為難,因為這挑戰了德國「等距外交」政策。希特勒甚至認為,日本侵略中國違背了反共產國際協定精神,因為這會促使共產主義在中國蔓延,並最終使中國投入蘇聯的懷抱。

抗戰初期鬼子為何曾主動求和?

1936年希特勒會見孔祥熙

希特勒非常希望中日之間馬上停止戰爭,他還指望日本儘快啟動蘇聯戰事呢。

只要日本對蘇聯開打,把蘇聯的注意力吸引到遠東,就一定會鞏固德國在歐洲、地中海、波羅的海和北海的地位,對德國實現「開拓生存空間」的戰略意圖是極為有利的。

於是,1937年10月下旬,希特勒就密令德國駐日大使狄克遜,向日本外相廣田弘毅探詢日本所希望的中日和平條件,摸清盟友意圖,同時指令具體調停事宜由德國駐華大使陶德曼負責。

抗戰初期鬼子為何曾主動求和?

日本外相廣田弘毅

蔣介石說不

開始日本人開出四個條件,包括中國承認「滿洲國」,華北特殊化,中日共同防共,中日經濟提攜。但沒過幾天,因為日軍在上海戰場取得了優勢,日本人又增加了內蒙自治、華北建立非軍事區、以親日派為華北行政長官這三個條件。

1937年11月5日,陶德曼奉命向蔣介石通報了這些「議和」條件。

如果蔣介石答應了,那麼,日本不僅能夠鞏固已經取得的在華利益,而且還會為下一步侵略創造條件。

對此,蔣介石說,不行。他向陶德曼表示,必須恢復到七七事變前的狀態。假如同意日本的要求,中國政府就會被輿論浪潮衝倒,中國就會發生革命。假如中國政府垮臺,那麼唯一的結果就是共產黨將在中國佔優勢。

抗戰初期鬼子為何曾主動求和?

七七事變

言外之意,到那個時候,大家都沒有什麼好果子吃!

此時的蔣介石為什麼那麼硬氣?因為他手裡尚有兩張大牌,一是上海戰事勝負並沒有明朗化,這是和日本人討價還價的重要法碼。

二是,此時由美英主導的布魯塞爾會議正在研究制裁日本的措施,蔣介石厲令出席大會的中國代表顧維鈞,要求與會國必須經濟制裁日本,並向中國提供軍事援助。蔣介石對美英等國抱有極大希望。

就這樣,德國人初次「調停」失敗了。

抗戰初期鬼子為何曾主動求和?

調停現場,陶德曼(左)

輪到日本人不幹了

然而,沒過多久,布魯塞爾會議草草收場,並無任何制裁日本的實際行動。

與此同時,太原、上海相繼失陷,南京危在旦夕。蔣介石兩張大牌都掛了。他大概腸子都悔青了。1937年12月2日,他召集軍事將領會議,確定同意德國繼續調停。

抗戰初期鬼子為何曾主動求和?

淞滬會戰,日軍轟炸四行倉庫

會後,他第二次會見陶德曼,表示「中國接受日本的要求」。聞聽此訊,陶德曼異常興奮,甚至急不可耐地提出了雙方停戰的具體步驟。

對於這個出賣國家利益的談判,蔣介石做賊心虛,他專門要求日本政府對談判行動,特別是「和平」條件,要保密。

陶德曼心領神會,滿口答應。

可是當德國駐日大使把調停備忘錄交給日方時,日本人卻迎面潑來一盆冷水。他們表示,一個月前日本還沒有獲得軍事上的決定性勝利,而現在戰場形勢已發生轉變,南京陷落在即,因此之前的和談條件已經過時了。

12月13日,南京淪陷。日本內閣會議立即通過了「為日華和平談判事項給德國駐日大使的覆文」,提出了更為苛刻的條件。這哪裡是什麼「和談條件」?無疑是要蔣介石和國民政府投降的最後通牒。

當陶德曼將上述覆文轉告行政院副院長孔祥熙時,孔祥熙表示「沒有人能夠接受這樣的條件」。

蔣介石這才認識到,日本提出和談的目的在於征服與滅亡我國,與其屈服而亡,不如戰敗而亡!「

今日舍抗戰外無生存」!

抗戰初期鬼子為何曾主動求和?

抗戰中的蔣介石

大家上戰場辯論吧

1937年底,蔣介石通正式知陶德曼,中國拒絕接受日本和談條件。

1月18日,日本召回了其駐華大使,中國也召回了其駐日大使,兩國外交關係從此斷絕。陶德曼調停,最終以失敗收場。

失望至極的德國法西斯政府在「調停」失敗後,也很快撕下了偽善的面紗,承認了偽滿洲國,徹底走上了與中國人民為敵的道路。

抗戰初期鬼子為何曾主動求和?

日本統治下的東北

對中國人民而言,剩下的唯一一條出路,就是在戰場上與日軍一決勝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