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擇校難”乾貨!要不要選擇國際學校,何時選擇?

對於廣大家長朋友來說,“國際學校”已經不再是一個新鮮詞,它讓飽受“獨木橋”之苦的學生和家長看到了另一種可能性,甚至成為了不少家長在小升初、初升高時的救命稻草。但是相較於傳統體制內學校平穩的升學模式、成熟的評價體系、數十年的口碑,國際學校卻像是蒙上了神秘的面紗:

升學路徑怎麼走?課程體系、師資力量如何?畢業的學生都去了哪裡?

“破解擇校難”乾貨!要不要選擇國際學校,何時選擇?


毫不誇張地說,國際學校可以讓您的孩子入世界名校,也可能讓您和孩子都備受折磨。在選擇國際學校前我們要弄明白兩個問題:我們的孩子究竟需要什麼?美國學校需要什麼樣的學生?

下面我們一起看一下:

1.孩子到底需要獲得什麼目標?

每個家長都要好好問問自己。是需要一個好工作?或是需要學到真正的,他這一輩子能夠用得上的東西?還是需要某個大學的申請結果?

如果你就是奔著特定大學去了,你就要想盡一切辦法來想方設法達到目標。但如果是以人生和工作為導向,選擇哪所大學就不是決定性因素,無論是美國、英國、還是加拿大的大學,都可以讓你的孩子未來得到不錯的工作和生活。

其次,孩子走體制外的階段性目標肯定是為了出國留學。那麼孩子的留學目標就決定了你的教育規劃。如果要去美國,可以選擇IB課程、美高課程;如果選擇英國,小朋友可以選擇A-Level項目;如果想去加拿大,也有加拿大的課程可以選擇。

在你做出選擇之前,並不是看這個課程或學校在市面上有多麼熱門,而是你的孩子將來要走什麼路。

2.美國學校需要什麼樣的學生?

走體制外的道路,美國大學名校是不少人的目標。那麼美國名校青睞什麼樣的學生呢?依據目前的留學大數據,我們簡單梳理總結一下。

首先是學校公信力。

在美國名校的錄取榜單中,可以看到北京的“四大牛校”輸送的學生年年都佔了大頭。這其實和國外名校的招生成本有關,大學也寧願去招一些曾經出過優秀學生的高中,一方面他們可以看到這些高中以往學生在大學的表現,一方面也容易建立起信任感。比方說北師大附中實驗、人大附中,因為相比之下在招生的成本要低很多。不過近年來也有不少體制外學校的學生冒出來,這些學生的背景、成績都非常牛。其實這樣的現象對於體制外學校來說是良好的開端,這些學校也會逐漸開始傳承美國名校的錄取習慣。

當然,美國名校考進已經非常難了,讀下去可能會更難。現在也有不少的例子,是講體制內的學生無法適應美國大學的,甚至有不少退學事件。相對而言,我們可以樂觀的相信從小接受體制外教育的孩子在國外大學教育中後勁會比較足。

其次就是標化成績(託福、SAT等)、GPA、個人經歷、文書。“對於申請美國前50甚至前30的學生而言,標化成績幾乎都很高(TOEFL110+,SAT1520+),那麼一篇好的文書有時就會成為你臨門的關鍵一腳。”一位家長說。

美國大學招生官會考慮你之前所選的課程,關注這個孩子的個人特點。老外認為,你不能上學光念書,要參加各種活動,要對社會有熱情,要對未來想做什麼有探索。

不管孩子在公辦校還是在國際校,還是在任何一個學校,你只要想去美國或者西方上大學,你要多線作戰,是完全一致的。

而中國,其實某種程度上倒是單純。因為中國的高考就看高考的成績。一分就定你的命運。


【2018北京新東方國際學校擇校展將於4月7日舉辦】

“破解擇校難”乾貨!要不要選擇國際學校,何時選擇?

為什麼這個活動特別讓人期待?

亮點1:50所北京知名國際學校招生官現場諮詢答疑

面對面為家長和學生提供諮詢答疑

亮點2國際學校現場面試

領先一步,提前獲得目標學校錄取

點3家庭教育圓桌論壇

通過不同家庭的教育故事,希望使得更多家庭在為子女選擇教育方式的時候能夠有所借鑑

亮點420位專家團擇校指導一對一服務

面對公立、私立、國際學校和國際班,擇校如同一場戰役,針對中產家庭的選擇焦慮症,20位專家團現場一對一個性化擇校指導,擇校路上切勿盲從。

亮點5北京新東方獨家資料

8年國際學校擇校經驗沉澱,陪你一起選校,讓擇校備考之路不再孤單

亮點6:美高擇校,現場解答疑惑

美高留學到底好還是不好?如何備考及如何選擇最優時間備考?也許這些問題將不再是問題。

“破解擇校難”乾貨!要不要選擇國際學校,何時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