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消费升级还是消费降级?

拼多多:消费升级还是消费降级?

便宜的东西一般只有便宜这一个好处,而贵的东西一般只有贵这一个缺点。这是对消费升级的最大误解。iPhone刚出来的时候,有人用“攒”了20多年的肾换一部六千块钱的手机,而有人可以给自己同时也给女友各买一部三千块钱的安卓机。你说哪个是消费升级、哪个是消费降级?

贵不一定代表消费升级,便宜不一定代表消费降级。给拼多多定性,关键是先要弄清楚它背后的用户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2408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1969元。请注意,上述两个数字都是指“年可支配收入”。这就意味着,全国居民月可支配收入只有1800多块钱,农村居民月可支配收入,还不到1000块钱。让月可支配收入不足一千的消费者,天天逛京东或天猫,这不是消费升级,这是涸泽而渔。

数据显示,在拼多多上销量最高的产品,是一款29.9元的竹浆抽纸。按照包装规格来算,平均每包售价仅为1.067元,相当于一张纸巾只有3.5厘。不过,这包纸巾与一线品牌并无太大差异——原料来自一家香港上市公司,车间则是进口的全自动化生产线。控制成本结构的诀窍在于,定制产品+压缩供应链。

传统电商中,商品被动等待搜索-点击-成交。也就是说,商家要花费大量成本购买广告位、关键词,将流量转换成为商品交易额。

但在拼多多模式中,流量成本其实很低的,这就某种程度上保证了供应商的价格成本,从而让利给消费者。

何为消费升级?每个人群有每个人群的消费升级,而中国最广大人群,是那批收入不算高,但对未来生活怀有无限憧憬的普通人,他们的消费升级不求奢侈品,不求五星级酒店,不求山珍海鲜,而是求花更少的钱买到更值的东西,花更少的学习成本获得互联网带来的更大便利。

因此,本质上,拼多多服务于中国最广大人群的消费升级,跟消费降级没有一毛钱的关系。北上广深的局部现象代表不了整个中国,消费升级与客单价没有必然联系;是时候撕下贴在拼多多脸上的“代表消费降级”的误解标签了。

蚂蚜网是一家S2C模式的服务技能交易平台,用户可以在线购买或提供一些专业技能服务,如策划、设计、家教等服务,蚂蚜网代表服务业的消费升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