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發動機將成三大陣營,養育很多品牌的“名機”即將謝幕

之前有朋友在後臺向我們提問,中國汽車發動機現在處於一個什麼樣的水平?這是一個很難回答問題,一方面中國一線品牌正在竭力投入研發動力、可靠性更好的自主發動機,但是也有一些企業依然依靠採購一些明顯過時的發動機來維持產品線,所以對於中國汽車發動機現在是一個什麼水平,我們只能說,中國的發動機整體水平和合資品牌或者海外品牌至少差著一個代際,而這個代際的年限很可能是3-5年甚至更長,而且隨著中國市場更多新品牌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中國品牌發動機也被分為三個整容,接下來我們就為大家一一揭曉。

第一個就是三菱派,瀋陽三菱的發動機幾乎可以稱作中國品牌汽車工業的“奶孃”,很多中國品牌在起步之初,都是三菱的發動機來作為主力發動機,直到今天為止,有很多二三線品牌依然在原裝採購來自三菱的發動機,只不過目前這些中國品牌都學聰明瞭,不再刻意強調三菱發動機了,其實大家也都明白,目前還使用三菱發動機,只能證明這個車企沒有什麼研發能力,充其量就是一個裝配廠而已。

自主品牌發動機將成三大陣營,養育很多品牌的“名機”即將謝幕

目前中國品牌廠商使用的三菱發動機最多的是1.5T發動機,這臺發動機連動力數據都是一樣的,150馬力,210牛米,只要看到這一組數據,基本就是三菱4G63沒跑了,這臺發動機最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可靠性還不錯,但是劣勢也比較明顯,比如油耗很高,渦輪遲滯、動力輸出不足、噪音大。但是對於很多沒有發動機研發技術的中國品牌來說,這是它們為數不多的選擇,畢竟這款發動機的採購成本更低。

自主品牌發動機將成三大陣營,養育很多品牌的“名機”即將謝幕

第二波陣容就是以綿陽新晨動力為主的“寶馬技術”派,目前已經有很多中國品牌準備或已經裝配上了新晨動力的1.6T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馬力200匹,最大扭矩270牛米,這是一個很優秀的動力數據,所以我們認為接下來會有很多原先採購三菱的中國品牌廠商將改用這款發動機。

自主品牌發動機將成三大陣營,養育很多品牌的“名機”即將謝幕

關於這款發動機的淵源,其實還是和寶馬有關係的,這是寶馬已經棄之不用的發動機技術,華晨方面應該也是付出了一些專利費用,才將這款發動機付諸生產,所以現在的新晨動力變成了一箇中國發動機生產商,和瀋陽三菱一樣,這款發動機對外開放,剛剛上市的獵豹邁途就搭載了這款發動機,相信這款發動機未來將成為中國發動機世界重要的一極,前提是寶馬不要技術斷供。

自主品牌發動機將成三大陣營,養育很多品牌的“名機”即將謝幕

最後的一波陣容就是中國品牌的發動機逆向研發,其實對於現在已經實現自我生產發動機的中國品牌來說,本質上也是沒有多少核心技術的,大多都是在已有基礎上進行重新調校和二次研發,但是這一點倒是不值得批判,畢竟對於中國汽車工業來說,從技術借鑑到技術研發再到技術獨創,是需要一個比較長的過程,所以雖然現在少數的中國品牌依然在頂著壓力在做發動機研發,但是隻要在做,就是希望,終究有一天它們能突破技術瓶頸,擁有自己的發動機技術。

自主品牌發動機將成三大陣營,養育很多品牌的“名機”即將謝幕

總的來說,目前中國的發動機技術,基本就是這麼三個派別,其中三菱派基本已經走到了末日黃昏,未來將有更多的中國品牌放棄三菱發動機的採購,而新晨動力作為新生力量,或許將成功的將沒有發動機技術的二三線品牌收入囊中,但是這一條路貌似也不長久,對於中國品牌來說,最困難也是最充滿希望的就是在其他品牌發動機技術基礎上的二次研發和改進,不是說海外品牌發動機就一定完美無缺,本田的發動機還漏油呢!如果中國品牌發動機工程師們能在保有這些發動機技術優勢的同時,彌補技術缺陷,這何嘗又不是一種創造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