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網友為什麼會有“印度比中國發達”的說法?

枰棋清樂

原因在於印度在1975年之前確實在工業經濟上領先於我國,而且印度因為和西方的良好關係,在40--70年代,一度在社會面貌上呈現的比我國更為先進,要知道70年代我國最高的樓房也不過30層左右。

圖為印度孟買的街頭,在印度人看來,這樣的情景就已經算是比較好了。


印度一代人的心目之中,他們就是發展中國家的領導,其實印度也一直是以第三世界的領導者自居的,即便是在對我國的幾次作戰中落於下風,印度也只是承認在綜合戰鬥力上差於我們,並不願意承認在軍事技術上有什麼差距。

圖為幾十年前的印度維克蘭特號航母,他在作戰中發揮了戰略價值。


舉個簡單的例子,在60-70年代,印度國力和影響力達到了一個高峰期,當時印度海軍擁有航空母艦這樣的裝備,還從蘇聯獲得了先進的燃氣輪機導彈驅逐艦,因此可以在對巴基斯坦的作戰中輕易擊敗對手,還利用航母發動了吉大港的空襲,並且利用航母艦載機切斷了巴基斯坦到東巴的聯繫,導致了巴基斯坦處於絕對劣勢位置。

70年代的我國,就是圖中的面貌,很多其他國家對我們的印象還停留在當時,並沒有到我國親身體驗過巨大的變化。


這些能力使得印度人相信,印度處於一個強國的地位上,能夠擊敗一個地區中等軍事強國,也確實不是任何國家都能做到的。要說變化,也只能說我們發展的太快了,中國的發展和成就是一個世界歷史上的奇蹟。從70年代末開始改革開放,短短几十年就成為如今綜合國力排名世界第二的世界性大國,這個轉變實在是太華麗,也太迅速了,他激起了我國的自信,但是很多國家對關於我國落後的思維卻還沒有發生深刻變化,他們並沒有覺察到一個遠在東方的大國發生的變化,他們只是更多的購買了我們的商品,很多人並沒有親身來我國看過,沒有切身體會。

所以,我也認為印度人又這樣的思維,倒也好理解。


回答者簡介:張浩,亞太智庫研究員,《艦載武器》雜誌評論員,在《兵器》、《艦載武器》等多家軍事期刊發表《現代山地戰怎麼打》、《共和國炮艇小傳》、《奪灘奇兵》等文章30餘篇,在海軍作戰理論和海上作戰武器裝備等領域有獨特見解,著有《預警機、電子戰機》一書,獲得軍迷群體一致好評。


海事先鋒

中印兩國受1962年戰爭影響;受1998年印度以“中國威脅”為藉口進行核試驗;受印度謀取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地位,中國明確表態不支持等影響。中印在政治經濟文化交流上,與周邊國家相比,少之又少。

唐僧西天取經,佛教由印度傳入中國,中國人家喻戶曉。有多少人知道印度人80%以上的人信印度教,信佛教僅佔印度人的5%左右。

印度電影世界產量第一,是好萊塢的4倍,觀眾世界第一。中國人有多少人看了印度電影電視劇,韓日歐劇充斥屏幕,都哈韓哈日哈歐。而中國走出國門世界獲獎的電影,如《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這些代表作,都反映了舊中國的風土人氣和封建禮教給人民帶來思想上的束縛,酒不發酵,撒潑尿就發酵了。沒有一點現代氣息。印度人只能通過這樣的文化了解中國人。

中印留學交流,旅遊交流,務工交流和婚姻交流等與其它國家比較也是最少的。中印交流就如高高的喜馬拉雅山擋住了印度洋北上的溼暖氣流,南北交流受阻。

很多中國人瞭解印度人的負面是人口多,經濟落後。基礎設施差,火車相撞翻車事故頻發,車頂坐人。隨地大小便,右手吃飯左手擦屎。社會治安環境差,強姦犯罪屢禁不止等。

而印度的工業體系近些年發展迅速,軟件製造業世界前列。軍事上核彈,導彈,衛星及航母應有盡有,是南亞名符其實的強國。

印度政府因62年中印衝突在國際上徹底被中國打臉,為了自尊,對中國超越印度的信息雖然不會搞封鎖,起碼迴避公開報道。加之各種交流受阻,印度人不瞭解中國社會狀況這是事實,不可迴避。


英漢微視

我是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今年夏天在洞朗事件還沒發生的六月份,有幸跟在英國學習的印度裔學生通過中國暑期學校的方式(summer school)進行交流,我問了他們個問題:你們對中國印象最深的是什麼?回答最多的是:乾淨neat,安全secure,基礎設施優越infrastructure advantage,快遞效率高efficient express,人善良勤奮kind&diligent。他們總在說在中國的幾天很舒服,不想走,在最後一天的歡送活動中也真切的感受到他們對中國,乃至中國學生的喜愛之情。在晚上擼串時候一個印度小夥真誠承認印度在基礎設施方面跟中國還有很大的差距,恆河水資源利用情況堪憂,另外還有印度的嫁娶制度仍然保持著古老的傳統,這些都是制約印度發展的重要因素,與中國相比,社會層面的現代化還有待提高。我認為,當今世界已經進入全球化和信息化高度發展的全球共同體時代,但是印度社會的“基礎設施”(包括硬的設施和軟的觀念)完善程度並沒有與他的大國地位或者說是大國思維相匹配,這樣的矛盾最終導致上述情況的出現,我認為這樣理解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德州教授

\n


\n

2、印度實現免費的教育制度。在印度,所有適齡兒童都必須強制入學接受教育,但是並不需要支付任何費用。學校方面還提供免費的午餐。而且這個免費教育的範圍是從幼兒園到大學。為了鼓勵一些外來移民和印度的少數民族入讀普通的學校已融入印度社會,政府還對此有補貼。完善的高等教育:印度的高等教育體系承襲

英國的高等教育

制度,是人類最完善的高等教育制度。印度理工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三的理工大學,在美國和印度的

教育界

有“考不上印度理工,才到麻省理工來的”的說法。

\n


\n

3、印度實行民主選舉制度。所有的議員、官員(包括總理、總統)都由選舉產生,每隔四年舉行議會選舉。每到這個時期,印度都會有十多億人前往投票站投票,填寫選票之後,虔誠的印度人還會把選票回執戴在身上,因為印度人民相信,有選票庇佑,出入平安,能治百病。

\n


\n

4、印度經濟發展迅速。目前印度是金磚四國裡發展最好,經濟結構最完善的。現在印度已經建立起完善的工業體系,在化工及鋼鐵方面均為世界第一,例如世界第一的鋼鐵企業安賽樂米塔爾。在製藥和IT技術方面也僅次於美國,遠遠超越以低端製造業為主的中國和依賴資源出口的俄羅斯與巴西。印度是一個民主國家,實現自由經濟貿易制度,在印度是除非是公共事業行業之外是沒有國企的,所以印度最大的企業都是私營企業如塔塔、信實、威普洛、旁遮普等。而且印度政府的立場是支持內資,限制外資。所以即使華為這樣擁有技術和價格優勢的中國企業,在印度也發展困難。

\n


\n

深藍85558719

對比:與鄰居相比,印度優越感爆棚

印度也盛行段子手和地域黑。

筆者見到過的印度人,交流起來挺費勁,印度英語和中式英語,連說帶比劃,勉強能夠交流。

印度人在南亞實際上是有著優越感的,因為他們的鄰居都是一些弱國,印度洋都被他們視為是自家後院,政府的宣傳口徑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儘管印度人對自己國家的腐敗還有各種封建迷信也不認同,但是對印度的政治制度、民主法制、經濟增長、軍事力量等方面都有著迷之自信。

(印度閱兵)

段子:孟買再不努力,20年後就要被上海超過了

他們來到小商品城進貨,與中國小商小販們討價還價,很認真。有一個在中國生活了10多年代印度領事,平時的主要工作就是接待印度來華客商,給印度招商引資牽線搭橋,經常被中國的企業拉過去站臺,每到一個場合,都會稱讚中國很好。

(印度孟買)

那些認為印度比中國還要發達的印度人,應該是印度的“自幹五”,民粹主義的副產物。

民粹主義:印度大國策略的無奈

印度看起來風光無限,但是內部危機重重,也就是印度人逆來順受的脾氣能夠忍受。中國人經常有段子“來,乾了這碗恆河水”,實際上印度也在進行環境保護。

印度是一個面積大國,有300萬平方公里,其中超過50%的土地是可資利用的耕地,因此印度養活了13億人口。印度斯坦族是人口最多的民族,但也只是佔67%的比例。除此之外,印度還有900多個民族。由於是民主國家,印度在推行大印度沙文主義時,在印度國家內部也引起了大量的不滿,國內分離主義勢力常年製造事端。

因此,為了保證印度國家統一,雖然明知道民族主義滑入民粹主義的傾向,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也不得不用。莫迪政府有時顯得特別強硬的背後原因,多與討好國內的民粹主義的意圖。民粹主義,能夠凝聚共識,實現國家統一所需要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只需要一個硬漢領導人,就能激發起民粹們的腎上腺素。

(印度民族主義分子競選)

所以,印度的各個宣傳機構和媒體,都在不遺餘力地宣揚著本國的一切無敵。而對於民粹們而言,本國的就是最好的,他們只相信他們願意相信的,罔顧事實真相。所以,即使是互聯網全球化的今天,也有很多印度人相信互聯網上關於中國現在發生的一切都是假的。

其實不僅印度如此,其他國家也如是啊。沒有來到中國前,很多美國人還以為中國停留在80年代,遍地都是自行車呢!總有一些人,要為自己的優越感尋找一個支點,比如茶葉蛋。


而知而行

談印度的中國網友很多沒去過印度,而談中國的印度網友又很多沒來過中國,雙方都在紙上談兵。

題主提到的這個印度網友問的問題,一看就是沒來過中國,他的信息來源之本就是自己國家的新聞和網上段子。

其實只要問一下在中國生活的印度人對中國什麼感受,回答裡面肯定有乾淨和安全兩個關鍵詞,至於說手機支付、高鐵什麼的都要往後面排……

印度網友瞭解中國嗎?

他們瞭解新聞裡的中國。中國好的一方面不一定會上印度的新聞,但不好的一方面肯定會上印度新聞。新聞媒體就靠收視率、流量活著,沒點博眼球的話題怎麼行?

其實印度並不是一個十分團結的國家,民族很多,宗教也很多,要把這麼多人團結在一起,那就只好走民族主義一條路了。使勁誇印度多麼厲害,世界第一當不成那就亞洲第一,反正我很厲害。久而久之,一些沒見過外面世界的印度年輕人還就真的以為印度比周邊國家都發達了。

再說印度周邊的國家。印度的確比周邊的國家都很強大,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蘭卡,可以說整個南亞地區,印度的確是大哥大。某一片地區的大哥大,難免會有一點小脾氣,總想和人比一比。

胡哥去年國慶在印度看到的情況是,印度的報紙上大篇幅的都是總理的照片,國會開會,某某邦的火車開通啦之類的新聞。至於說對印度人的貧困、醫療等負面報道,我並沒有看見。

另外,很多外國人到現在都不瞭解中國發展到了什麼程度,胡哥在做嘿老外的時候,有一期街訪,尼日利亞(非洲)的一位小姐姐就說她在來中國之前就以為中國的房子都是平房,結果來了之後被打臉……

這就是刻板印象和地圖炮的威力。

其實要真正瞭解一個國家,最好的辦法就是去那裡走一走看一看,乃至生活一段時間。只靠別人告訴你,那是遠遠不夠的。

你還想了解哪些和老外有關的話題呢?歡迎向胡哥提問!


嘿老外

這與這個國家的歷史有很大關係,印度是個宗教徒很多的國家,大多數信仰印度教,信徒心中最強大的是神,神在印度在教徒們的身旁無所不能,這與魯迅先生筆下的阿Q非常相近,阿Q相信自己是很有能力的,只是沒地方、沒機會讓他表達,所以才有老子打兒子,兒子嗆老子之寫意。再者印度曾被英國殖民很長一段時間,時間久了奴性更足了,在印度網民心中,政府就是主子,主子說印度是強大的是超過中國的,奴才當然跟著學,因為這是神的旨意。何況印度網民中多數是從以前的賤民中解放出來的後代,就像紅樓夢中的賈貴一樣,站貫了坐下反而痛苦,跪久了站起更痛苦,他們基本仍是一代沒有自我自尊的人,人云亦云就是這代人的最突出特點,請諸君想想:一個連廁所都建不起的國家,一個以家庭是否有廁所來區別貧富的民族,能比中國強嗎?


zjfaaa

網絡之大,無奇不有,比這更奇葩的問題在網絡上也比比皆是,其實也沒什麼好奇怪的。

如果單論印度民眾是否瞭解中國這一話題,答案是偏於否定的。近些年伴隨中國和印度的經貿往來不斷增多,雙方間人員穿往也不斷頻繁,瞭解的程度在加深。但遺憾的是,這種瞭解大概僅限於與中國實際打過交道、或者是出於生活、工作的目的對中國有了解、研究的人群,在普通印度大眾的眼中,中國大概還是活在印度報紙、媒體甚至自己的想象中。

印度有個十分著名的口號“Incredible India”(不可思議的印度),這種不可思議體現在印度社會的各個角落。舉個例子來說,印度的網絡、智能手機的普及速度遠遠快於其教育的發展速度。建國70多年來,印度的公辦教育系統運行效率低下,印度是世界上文盲人口最多的國家,成年人文盲人口為2.87億,佔全球文盲人口的37%。相比較而言,最近幾年網絡在印度普及速度十分之快,2017年印度移動與互聯網協會(IAMAI)發佈的《印度互聯網報告》稱,到2017年6月印度互聯網用戶人數就將達到4.65億。可想而知,普通印度網民文化水平比較有限,偶爾冒出“印度比中國發達”的念頭也就不足為奇。

反過來想,我們對印度又瞭解多少呢,瀏覽下網絡就會發現,“阿三”“扒火車”“搞笑閱兵”等是我們的網民普遍對印度的嘲弄。但是,我們對印度的宗教、文化、語言、發展程度其實瞭解並不多。這麼多年以來,我們的眼睛一直瞄著歐美,對於喜馬拉雅另外一邊的印度其實也知之甚少。


北海圖

個人觀點,印度不可能趕上中國的,中國人除了勤勞還有運氣,重要的是中國的機會以後不會再有了。分析一下中國的幾個機會和成就,也就是我們為什麼發展這麼快的原因。印度複製不了。

1.抗美援朝戰爭,我們被蘇聯坑了,打贏了美國,蘇聯認為我們和他體制一樣,都是社會主義,又是一條心打美國,所以,蘇聯對我們技術援助,成建制全覆蓋的專家涵蓋了所有重工業。是我們迅速完成了重工業西方一百多年走的路我們很快完成。

2.1962年的中印戰爭,我們打贏了印度,側面也打擊了蘇聯,美國人認為我們根美國戰線相同,接下來蘇聯解體前我們一直親美,改革開放後,美國對我們的輕工業技術和資金的支持達到了空前,我們由完成了輕工業的工業化。

至此,我們基本完成了所有工業的工業化。工業種類齊全。

3.2001年,我們加入世貿組織,到2015年,我們努力發展了15年,美國這十幾年一直在花錢反恐。而我們也完成了資本的積累,華麗轉身了。我們和平的發展了幾十年。印度是沒有這樣機會的,美國有個原則,當其他國家的製造業接近他70%的時候美國就一定會搞他,例如日本,英國,德國。。。等美國反完恐,打完仗,回過頭來的2015年,我們工業產值已經和美國持平了,小布什和奧巴馬就是我們的神助攻。

看完這些,你覺得印度會有這樣的運氣和時機嗎!不要動不動喊打喊殺,鄧小平說,擱置爭議,共同發展。這是我們的指導思想。


王永強186276184

這個問題很好理解。印度懂中文的人很有限(至少比中國懂英語的人要少許多),那麼絕大多人如何瞭解中國呢?沒有別的途徑,他們只能通過印度的媒體和西方的國家的媒體來了解。由於1962年印度敗給了中國,印度的媒體也好,學者也好,內心裡對中國即使不是敵視,至少也是沒有好感的,所以,他們傳播給印度普通人的關於中國的信息,基本上都是負面的。正如西方媒體一樣,你幾乎永遠不可能在西方媒體上看到關於中國發展成就的報道。所以,從信息傳播角度看,印度普通人能夠接觸到的外部信息遠遠不如中國人普通人多,特別是關於中國的信息,印度人普通人實際上基本無法接觸。由於信息接受的片面性,加上印度人特有的自大,許多印度人自然認為印度比中國發達,而印度的政客雖然知道印度遠不如中國發達,但他們是不會將這一切告訴印度人民的。這與中國形成了鮮明對比,新中國建立開始,就承認中國經濟科技和國防的落後,然後提出現代化的目標,中國人民也知道中國雖然發展很快,但與發達國家比差距仍然很大,這些信息,報紙,電視裡反覆不斷地強調,所以,即使中國普通老百姓也不會像印度人那樣狂妄,比如,中國人絕不會說,中國比美國發達,甚至也不會說比俄羅斯發達,而只會說,中國將用多少時間趕上某個國家。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人今天是真正地放眼世界,而印度則是真正的井底之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