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人看起來明明很友善,對人也很好卻總是獨來獨往?

為什麼有的人看起來明明很友善,對人也很好卻總是獨來獨往?

在知乎上面看到一個問題:

為什麼有的人看起來明明很友善,對人也很好卻總是獨來獨往?

或許是因為已經成熟到明白:

明白沒有必要要讓所有人都喜歡自己,將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平均分配給每一位朋友沒有意義,做的事情沒有必要滿足所有人的期許。

對別人有要求,所以沒辦法和不是非常契合的人成為實質意義上的親密朋友,那些不是非常契合但又不違背自己的價值觀的人就能成為形式意義上的朋友

懂得對身邊的人好,有三五至交好友,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懂得說不,並且非常明白如何不給別人,更重要的是不給自己添麻煩。

為什麼有的人看起來明明很友善,對人也很好卻總是獨來獨往?

所以他的友善,只是一種修養,並不意味著承認你在他心中的地位。

他的獨來獨往,僅僅是與你的圈子沒有交集而已,並不意味著他沒有自己的圈子。

從大環境來講,這是從熟人社會往陌生人社會轉變後非常正常的社交適應行為。收穫幸福的目的不變,環境變了,當然我們實現的方式會進行調整,很自然。

叔本華曾經這麼總結:社交聚會要求人們做出犧牲,而一個人越具備獨特的個性,那他就越難做出這樣的犧牲。因此,一個人逃避、忍受抑或喜愛獨處是和這一個人自身具備的價值恰成比例。

獨來獨往的人可能並非孤獨、沒朋友。他們只是喜歡獨處,主動選擇獨處

為什麼有的人看起來明明很友善,對人也很好卻總是獨來獨往?

友善卻獨處的人或同於社交焦慮/恐懼,不參與活動是他們的自主選擇,多數情況下,獨處讓他們感覺更舒適;內向的人也不一定是自卑、孤僻、不善言辭、缺乏幽默感的,相反,他們可能非常擅長社交。因而經常被大家評價為“友善的人

友善是修養,孤獨是性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