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重親情,宗族血緣觀念特別強烈

客家人重親情,宗族血緣觀念特別強烈,敬宗祭祖是各地客家人極其重要的民俗活動。

客家人重親情,宗族血緣觀念特別強烈

從年初一到年三十,客家人重要的祭祖時間有:年初一新年祭祖、正月十五前後“上燈”祭祖、二月二春社祭祖、清明祭祖、七月十五中元祭祖、八月十五中秋祭祖、九月九重陽祭祖、十月朝祭祖、冬至祭祖、年三十祭祖。最為隆重的是“秋祭”,即中秋前後。

客家人重親情,宗族血緣觀念特別強烈

俗雲: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又曰:“百禮孝為先”。“孝”就是子孫綿綿、香火不斷;“孝”就是尊老愛幼、不忘祖恩;“孝”就是時刻與先祖分享美味佳餚,焚香點臘,叩頭敬獻;“孝”就是與列祖列宗共同分享今天兒孫們的和美生活。“孝”是客家祭祖的最高準則。

客家先民、先祖在任何歷史時期任何地方的創業都十分艱辛。祭祖除了表示不忘祖恩或對先祖感恩外,更用來教導子子孫孫:唯有祖先的英勇奮鬥甚至浴血犧牲,才有後世的繁榮。

客家人重親情,宗族血緣觀念特別強烈

客家不僅有遠祖宗廟,而且在居住的土樓和圍屋、圍村裡,大都建有祖公堂即祠堂或曰宗祠,作為陳放祖公牌(客家俗稱“龍牌”)和祭祀祖宗的地方,並且一定設在上堂屋。祠堂上廳是客家人最神聖的地方。

客家祠堂設有精緻的木雕神龕,裡面按祖先的輩分自上而下陳列祖公牌位,雖支系紛繁卻毫不錯亂。逢年過節,客家人到宗廟或祠堂祭祖,儀式十分隆重。不僅要擺放豬肉、雞、魚,還要擺上各式糕點和水果。穿戴整齊的子孫們排列有序進入祖公堂。然後恭敬虔誠地進行燒香、點燭、讀祭文、行跪拜禮。整個祭拜過程都顯示了客家人對祖先的崇拜和敬仰。

客家人重親情,宗族血緣觀念特別強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