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市,明清時屬河北、山東,建國後劃歸河南,為“中華帝都”

河南省,位於我國中東部,古稱豫州、中原,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為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發祥地。元朝時期是我國行省制度的開端,但河南單獨設省於明朝,是明朝十四布政使司之一,基本形成了現在的河南省省境,但現在河南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其地域明清時期屬於河北、山東,建國後才劃歸河南,這個地級市就是濮陽市。

河南一市,明清時屬河北、山東,建國後劃歸河南,為“中華帝都”

濮陽市,位於河南省東北部、黃河下游,地處河南、河北、山東三省交界處,總面積4188平方公里,總人口394.06萬人,為河南省十七地級市之一,現轄華龍區及濮陽縣、清豐縣、南樂縣、範縣、臺前縣等一區五縣。

河南一市,明清時屬河北、山東,建國後劃歸河南,為“中華帝都”

濮陽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 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為早期華夏先民活動中心之一。濮陽,古稱帝丘,相傳五帝之一的顓頊曾以此為都,因此有“顓頊遺都”之稱。2012年,濮陽市被中國古都協會命名為“中華帝都”。

河南一市,明清時屬河北、山東,建國後劃歸河南,為“中華帝都”

濮陽春秋時期屬衛國,入秦後置東郡,以濮陽為郡治,兩漢因之。晉時,改東郡為濮陽國,北魏時改為濮陽郡,唐時設澶州。宋初,仍稱澶州,著名的澶淵之盟就於1005年發生於此,奠定了宋遼之間百餘年的和平。1107年,澶州升為開德府,屬河北東路,金時,改為開州。

河南一市,明清時屬河北、山東,建國後劃歸河南,為“中華帝都”

明朝時期,濮陽仍稱開州,為散州,洪武二年濮陽縣廢其地入開州後,領清豐、南樂2縣,屬北直隸大名府,範縣屬山東東昌府,臺前(當時為壽張縣一部)屬山東兗州府。清朝時期,開州仍為散州,不轄縣,與清豐、南樂仍同直隸大名府,範縣屬山東曹州府,臺前仍屬山東兗州府。對照現在濮陽市境,可以看出明清時期濮陽市全部歸山東、河南管轄。

河南一市,明清時屬河北、山東,建國後劃歸河南,為“中華帝都”

民國初,開州廢,設開縣,因與四川開縣同名不久就改稱濮陽縣。建國後,濮陽屬平原省,設濮陽專區,濮陽、清豐、南樂、範縣都屬之,1952年平原省撤銷,濮陽、清豐、南樂劃歸河南省,仍設濮陽專區,範縣劃歸山東聊城專區。濮陽專區1954年併入安陽專區,後歸新鄉專區。1964年,壽張縣撤銷,一部劃歸範縣,範縣劃歸河南,1978年臺前縣成立。1983年,地級濮陽市成立,轄濮陽、清豐、南樂、範縣、臺前、滑縣、長垣、內黃等8個縣,1986年滑縣、長垣、內黃劃出,形成現在濮陽市境。

河南一市,明清時屬河北、山東,建國後劃歸河南,為“中華帝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