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看了这个,你还敢在朋友圈发自拍各种秀吗……

10块钱能买什么?吃顿丰盛点的早点都够呛。而在网络上,你却可以“买”走一个人的生活:上百张自拍照、聚会的照片、旅游的写真等等。

有了这些照片,你完全可以成为世界上的另一个“他”,而“他”本人却完全蒙在鼓里。

「提醒」看了这个,你还敢在朋友圈发自拍各种秀吗……

QQ空间私人照 竟成“露骨网恋照”

刘同学是辽宁一所大学在校生,她发现自己此前发在QQ空间的个人生活自拍照,居然出现在了某个交友网站上。而盗用她照片的用户,在配上了露骨文字介绍之后进行网恋,甚至涉嫌诈骗。刘同学说,她习惯把照片传达QQ空间或者QQ名片背景墙,后来朋友说在玩儿一个交友软件APP上看到了她的照片。但是刘同学既没有用过这个交友软件,也不知道是谁把照片传到上面,以她的身份用这个软件交友。

近日,法制日报也报道过类似案例。曾经患有乳腺癌的李女士,术后在自己朋友圈的发布了数张自拍照片。事后却发现自己的照片被添加无关的文字后,竟然成为内衣、瘦身产品等商品的广告,给自己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另一个名为“雨丝网络”的QQ商家表示,自己出售的照片,男的有7套,女的110多套可选,还可以定制配音甚至提供变声器。

个人照片被盗取、被泄露,社交网络是重灾区,但也不是唯一渠道。

*某知名主播王女士说,她之前做过一个小手术,做之前护士要求给她正脸、90度以及45度拍照。护士说,这个肯定用于医疗用途不会传播出去,她就拍了,但是她还是觉得很担心,觉得隐私没有保障。

*北京生活的余女士说,朋友圈自拍照片被盗虽然是帅哥美女风险更高,但是普通的人也不得不提防。她原来发朋友圈自拍从来不分组可见,现在加的陌生人越来越多,可能会把陌生人设置权限,或者对于自拍照就对这些人不可见。

「提醒」看了这个,你还敢在朋友圈发自拍各种秀吗……

低成本网购来的“美女照片”、变声器等,可能被不法分子拿去以交友为名实施诈骗,类似的案例并不少见。依据《网络安全法》等法律,个人信息受到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违反法律规定的,则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面临行政处罚甚至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防范难、发现难、维权难,“三难”如何破解?

近年来,我国在个人信息保护以及打击侵犯个人隐私方面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完善,社交网络平台也对侵犯个人隐私等行为给出了用户投诉渠道。

「提醒」看了这个,你还敢在朋友圈发自拍各种秀吗……

刘同学说,自己发布在QQ空间的照片,并没有设置访问权限或者密码,自己也不知道照片是何时、被何人盗取的。照片被盗之后,自己也没有想到找该交友平台维权,“不知道如何维权”。

「提醒」看了这个,你还敢在朋友圈发自拍各种秀吗……

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律师邢鑫指出,近年来随着科技和网络的进一步发展,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违法犯罪行为持续高发、屡禁不绝,甚至出现了完整的黑色产业链。同时也滋生了电信诈骗、网络诈骗、敲诈勒索等下游犯罪。

法律意识淡薄、违法成本低是主要原因。在当前“流量为王”的网络大数据时代,数据和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能直接转化为实际利益,这是产业链产生和长期存在的重要因素。其次是违法犯罪成本低以及“法不责众”的思想作祟。由于对该违法犯罪行为的查处在技术、调查取证等环节和因素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导致违法犯罪分子心存侥幸心理。

「提醒」看了这个,你还敢在朋友圈发自拍各种秀吗……

邢鑫律师建议,社交网络和电商平台等要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公民也要增强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意识。

首先,要加强宣传教育、行业自律和技术防控的力度。

其次,重点整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相关渠道,督促电商平台、即时通讯平台、社交网络平台等信息服务商以及拥有承载公民个人信息重要信息系统的各部门、各行业严格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加大自查自纠力度,对自身系统和第三方应用进行全面排查,坚决堵塞漏洞,确保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对销售、传播公民个人信息的网站网店、网络账号、通讯联络号码等继续加大整治力度,依法予以关停、关闭。

最后,公民自身也要切实增强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意识,防止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侵害造成损失。

「提醒」看了这个,你还敢在朋友圈发自拍各种秀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