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雲在哈爾濱解放時的前前後後

侵略的傷害,隨著侵略者的滅亡而逐漸結束;戰爭的陰影,卻沒有隨著硝煙的散盡而散盡。1945年11月,陳雲同志在東北大地上默默地行走,深深地思索。那烏雲密佈的戰爭,那錯綜複雜的形勢,還有在苦難生活中掙扎的關東百姓……就像炙烤的烈火,讓他皺起焦灼的眉頭。他在思索,他在叩問:怎樣才能使祖國統一和平?怎樣才能讓東北大地恢復生機,欣欣向榮?怎樣才能讓哈爾濱這座城市的黎民百姓生活祥和,一片安寧?

陈云在哈尔滨解放时的前前后后

陳雲同志在哈爾濱

1945年8月8日,蘇聯政府對日本宣戰。8月9日零時,強大的蘇聯紅軍從西、北、東3個方向,向日本關 東軍和偽滿洲國發起鉗形攻勢。8月18日傍晚,蘇聯紅軍的遠東第一方面軍的空降兵佔領了哈爾濱機場和市內重要建築物。同機到達哈爾濱的遠東第一方面軍軍事委員、特命全權代表謝拉霍夫少將,與日本關東軍參謀長秦彥三郎就日軍投降問題進行交涉後,用飛機把秦彥三郎送往蘇聯遠東第一方面軍指揮所。蘇軍進駐哈爾濱以後,成立了哈爾濱衛戍司令部和軍事管制委員會。蘇軍紅旗第一方面軍司令員別洛鮑羅多夫大將任司令員和主任(後由炮兵中將卡扎科夫擔任)。直到1946年4月25日,駐哈爾濱蘇聯紅軍奉統帥部命令回國。哈爾濱在這8個月的時間裡為蘇聯紅軍佔領和軍事管制時期。

陈云在哈尔滨解放时的前前后后

陳雲為北滿分局起草的報告

抗戰勝利前夜,中國共產黨將東北問題看作戰後全局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把極大的注意力投向這裡。1945年9月14日,中共中央斷然採取三大措施:一是決定成立中共中央東北局,以彭真、陳雲、程子華、伍修權、林楓為委員,任彭真為書記;二是決定調配100個團機構架子的幹部去東北;三是做出“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發展東北我之力量並爭取控制東北”的戰略決策。從此,共產黨拉開了與國民黨激烈爭奪東北的序幕。

陳雲同志為何要撤出哈爾濱

席勒有一句名言:“假如你要了解自己,那就要觀察他人如何行動。”陳雲同志任中共北滿分局書記後,深入調查研究,認真分析面臨的形勢,然後他審時度勢,因勢利導,做出了正確的選擇。從1945年9月東北局成立到1946年6月國共雙方在東北暫時停戰,東北的情況特別複雜,涉及國際國內方方面面,事態發展充滿變數。共產黨在東北的決策和部署,最初是“獨佔東北改為創造根據地”。由於北滿的戰略地位越來越重要,1945年11月2日,中共中央決定組織北滿分局,由陳雲任書記。“任務為控制北滿各地,組織軍隊,建立政權,發動群眾,鎮壓反革命,鞏固東北之後方。”11月16日,陳雲從瀋陽飛抵哈爾濱,住在南崗區大直街26號。陳雲同志在十分困難的條件下,開始主持中共北滿分局的工作。陳雲到達哈爾濱的第二天晚上21時,駐哈爾濱蘇聯紅軍就告之“國民黨軍隊將到哈爾濱,命令我軍22日全部退出哈市”,並告訴退到何處,“無價錢可講”。陳雲在中共哈爾濱市委書記鍾子云陪同下,同哈爾濱蘇軍當局進行交涉,蘇方態度強硬,毫無結果。蘇軍哈爾濱衛戍司令官卡扎科夫中將對陳雲說:“你們退也得退,不退也得退”“這是我們上級的命令”。原來美、蔣在11月中旬,對蘇聯發動外交攻勢,東北問題已引起中蘇嚴重的外交糾紛。蘇聯為與國民黨當局簽訂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所限制,將中長鐵路沿線各大城市交給蔣介石。蘇軍駐瀋陽衛戍司令會見彭真和伍修權時,甚至無禮地說:“如果你們不走,我就用坦克來趕你們走。”

在這種情況下,陳雲不得不在部署鍾子云、李兆麟等留在哈爾濱市工作後,於11月22日晚率北滿分局、松江省工委、松江軍區機關離開哈爾濱,轉移到哈爾濱以東約60公里的賓縣去。1946年元旦,國民黨接收了哈爾濱。

陳雲同志在賓縣

從哈爾濱到賓縣的路程,雖然不很遙遠,但是,由於土匪的襲擾,使這段路途尤為艱險。這時,北滿地區敵情相當嚴重,鄉下到處有國民黨收編的政治土匪。陳雲同志一行撤到賓縣境內蜚克圖鎮的當天夜裡,就有一股土匪打進了賓縣縣城。接到報告後,陳雲同志當即和松江軍區負責人研究,決定派一個營坐汽車去賓縣剿匪。開往賓縣途中,我軍先頭部隊走到金家窩棚又和當地地主武裝“大排隊”打了一仗。陳雲的秘書劉達回憶說:“我們的隊伍進入賓縣縣城後,北滿分局的同志住在城內一個很小的天主教堂內。我們首先整頓守衛城門的部隊,給關內來的同志每人發了一支手槍和幾顆手榴彈,準備不得已時實行自衛。”由此可見,當時的敵情是十分嚴峻的。

陳雲同志經過同蘇軍瀋陽、長春、哈爾濱當局的多次接觸和交涉,對蘇聯在東北的基本政策有了比別人更準確的理解。即蘇聯在東北對中共實行的是“有限度的幫助”,特別是不能公開違反《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再加上對東北匪情和人民群眾尚未發動起來等情況的掌握,陳雲同志對創建離大城市較遠的北滿根據地的緊迫性和艱鉅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在北滿分局撤出哈爾濱後,陳雲同志立即致電林彪、彭真,指出北滿工作的方針應該是:將主力部隊及軍事幹部分散各縣,放手發動群眾,組織群眾武裝,肅清反動土匪,建立政權。在市內爭取群眾,孤立國民黨,以造成將來重入哈爾濱市的條件。

在賓縣教育局院內有三間青磚青瓦的正房,這是當年中共北滿分局機關所在地,陳雲等領導同志曾在此辦公和居住。北滿分局雖然只在賓縣工作了7個多月,但領導土改和剿匪鬥爭,為北滿人民的翻身解放,為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紅色政權的鞏固和發展,建立了不朽的豐功偉績。在中共中央北滿分局舊址的房間裡,陳列了當時陳雲同志工作時用的燭臺、火爐和很多歷史資料、圖片,翔實地記錄了當時北滿分局在賓縣工作戰鬥的歷史。從那個小小的燭臺上,人們彷彿看到了陳雲同志在深夜的燈下孜孜不倦,徹夜難眠,播下了一顆顆革命的火種;在那鑄鐵的火爐裡,人們好像看到當年陳雲同志領導的圍剿土匪,清算惡霸,打土豪,分田地的土改運動轟轟烈烈進行;從那珍貴的歷史資料和圖片中,人們猶如看到了陳雲同志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地工作,為解放哈爾濱和全東北默默地奉獻著。

陈云在哈尔滨解放时的前前后后

陳雲同志在賓縣辦公和居住的舊址

北滿分局當年領導的北滿地區主要包括松江、合江、黑龍江、嫩江、牡丹江(當時稱綏寧)5個省和哈爾濱市,共轄80個市、縣,面積40餘萬平方公里,人口近1000萬。1945年11月16日,中共北滿分局在哈爾濱成立。陳雲同志任北滿分局書記,高崗、張聞天、張秀山、李兆麟同志為北滿分局委員。在當時極為嚴峻的形勢下,如何把黨中央確定的奪取東北的戰略與東北地區的實際相結合,正確地提出東北工作的具體方針和意見,這是擺在東北局面前亟待解決的大問題。北滿分局書記陳雲同志從國際國內形勢出發,深入群眾,開展調查研究,把“交換、比較、反覆”這六個字作為科學思想和工作方法。1945年11月30日,由陳雲同志主持起草,並轉黨中央的電報《對滿洲工作的幾點意見》,得到黨中央的充分肯定。黨在東北的工作方針和戰略部署,由獨佔東北到建立鞏固東北根據地的轉變,以陳雲同志為書記的北滿分局給中央的《對滿洲工作的幾點意見》起了主要作用,為黨中央制定《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地的指示》提供了可靠的依據。陳雲同志把組織發動群眾概括為“經濟——武裝——再經濟”,強調“要把發動群眾視為一切工作的根本”,這些批示對北滿根據地的開闢、建設和鞏固起到了重要指導作用。從1945年末開始,北滿各地普遍開展了發動群眾、反奸清算、減租減息和沒收與分配敵偽土地的鬥爭。在創建北滿根據地的鬥爭中,北滿分局還把吸收黨員,建立黨的基層組織當成一項重要工作來進行。遵照“鬥爭中發現,個別考察,秘密發展”的原則,在地方和軍隊中,在農民群眾中發展了一大批黨員。陳雲同志領導的北滿分局把建黨建政、發展黨員、培養幹部作為重點工作來抓,直接領導組建了中共賓縣工作委員會。1945年12月13日,陳雲同志主持召開賓縣工委幹部會議,動員幹部下鄉發動群眾建立鞏固的根據地。賓縣19個區分別建立了區工委和區政府,建立了33個黨支部,培養髮展黨員213人。為解決幹部不足的問題,陳雲同志決定採取開辦軍政幹部學校和舉辦訓練班的辦法培訓幹部。在陳雲的直接領導下,松江、合江、黑龍江、牡丹江、嫩江等5省分別開辦了10餘所軍政幹部學校,培養了大批幹部。這些幹部不僅為北滿根據地的創建、發展貢獻了力量,還為以後的建黨建政及土改鬥爭發揮了巨大作用。陳雲同志在賓縣總結和創造了許多好的經驗和做法。一是提出了正確的口號,使農民明確了鬥爭方向。二是在鬥爭中武裝農民。三是加強黨政軍的群眾紀律。四是形成了深入基層的良好風氣。五是形成了總結經驗、以點帶面的工作方法。陳雲同志在賓縣工作期間,性格穩重,作風民主,工作細心慎重,考慮問題非常周密。他每次起草工作電報或文件,總是反覆考慮和斟酌,多次修改,徵求有關同志意見,考慮不成熟,決不輕易發出。

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陳雲同志,雖然在賓縣工作了半年多的時間,但他在賓縣人民的心中記錄了永恆的一筆,樹立了一座不朽的豐碑,更為賓縣人民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陳雲下令北滿剿匪

匪患,在北滿大地上恣意橫行;百姓,在苦難的生活中掙扎嗚咽。黑龍江,這隻受傷的天鵝,羽翼在滴血;興安嶺,這座巍峨的高山,松柏在哭泣。一片片滴血的羽翼,一顆顆哭泣的松柏,一個個苦苦支撐的黎民百姓,對兇殘、燒殺、搶掠的土匪惡霸咬牙切齒,恨之入骨。他們在暗無天日裡苦苦等待,他們在切膚之痛中熱切期盼……

北滿地區北至黑龍江,南到第二松花江,東起綏芬河,西接內蒙古,地域遼闊,資源豐富,而且背靠蘇聯,進可攻,退可守,戰略地位極為重要。

陳雲同志到北滿之初,北滿三分之二縣城被土匪佔領,剿匪成為建立鞏固根據地的“當前急務”。陳雲同北滿軍區司令員高崗,要求各省立即以可靠部隊組成機動部隊,主動地、有計劃地並有充分勝利準備地進行剿匪。陳雲同志明確指出:“蘇軍未退,蔣軍未到時,剿匪是北滿決勝的一環。”

由於北滿匪情嚴重,陳雲同志多次向中共中央和東北局提出抽調老部隊到北滿剿匪。自1946年12月中旬,接到東北局調359旅(1944年冬,黨中央、毛主席派遣八路軍120師359旅一部組成南下第一支隊,由旅長王震帶領南下。1945年初夏,黨的“七大”後,又命令359旅留陝部隊組成南下第二支隊,由參謀長劉轉連任南下第二支隊司令員。抗戰勝利後,王震率南下第一支隊北返至新四軍5師的中原解放區。劉轉連則受命進軍東北。東北局命令,南下第二支隊改回359旅番號)來北滿的消息後,陳雲一直盼望這支部隊早日到達。據陳雲的秘書劉達回憶:“陳雲同志盼得望眼欲穿,只要我在賓縣,他每天都問我:‘劉轉連他們到什麼地方了?'當我告訴他到了什麼地方後,他還在地圖上查找這個地方,以便知道具體距離。”

1945年12月的東北大地一片銀白,天氣十分寒冷。359旅冬裝不足,有的戰士沒有換上棉衣,普遍缺少棉鞋。部隊一邊北上,一邊補充冬裝。1946年1月,359旅來到北滿立即投入了剿匪戰鬥。先後在五常、珠河、延壽、方正、通河、依蘭等縣城消滅了大部分土匪,其餘的土匪紛紛躲進了深山老林。此後部隊經過短暫休整,沿松花江北岸向西,清剿了木蘭、巴彥、呼蘭一帶的土匪。陳雲同志十分關心359旅到北滿後的擴編與後勤保障。359旅旅長劉轉連患眼疾急待診治,陳雲同志專門寫信給在哈爾濱的李兆麟,詢問在哈爾濱如何醫治和安全如何保障。陳雲同志認為,為了北滿的全局和準備打的大仗,必須依靠359旅,要給359旅較大的地區補充其物資,同時減少其零星剿匪的責任,以便休整,還把松江軍區哈北分區部隊編入359旅。到哈爾濱解放前夕,經過4個多月的剿匪和發動群眾,北滿65個縣,已經解放了58個。陳雲同志說:“北滿農民已認識共產黨是幫助農民的,國民黨來不利農民。一般人民對我紀律嚴明及生活艱苦有好感,外縣人到哈市,傳佈我軍好處者多,不滿者少。”

在北滿分局領導下解放哈爾濱

關於解放哈爾濱,陳雲同志說,蘇軍很快就要撤退了,蔣介石對東北的大城市都想佔。蘇軍撤退後,我們佔領哈爾濱要做兩手準備:一是打後佔領;二是小打或不打而佔領,軍隊本身應該做打的準備,而且要做好打的充分準備。這樣我們就有了充分的把握爭取勝利,決不給隱藏在哈爾濱的國民黨地下軍以可乘之機。

解放哈爾濱是直接在北滿分局領導下進行的,359旅主力及松江軍區主力擔任佔領哈爾濱的任務。1946年4月初,以359旅司令部、政治部為基礎,建立了臨時指揮部。松江軍區司令員李天佑任總指揮,359旅旅長劉轉連任副總指揮。359旅及松江部隊共1.2萬人陸續進入哈爾濱市郊,從北安調來1300人在松花江北岸的松浦鎮集結。

哈爾濱市10個市區,東北民主聯軍已進駐7個區。只有南崗、道里、道外三個區因蘇軍未撤,尚未進去。在這種形勢下,東北民主聯軍緊緊抓住有利契機,勇敢地敲響解放哈爾濱的鐘聲。可是,哈爾濱市的國民黨接收大員們,國民黨哈爾濱市市長楊綽庵、國民黨東北行營參謀長董彥平等人,卻厚顏無恥地提出保留國民黨政府的要求,遭到了中共北滿分局陳雲書記的嚴詞拒絕。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這些國民黨接收大員惶惶不可終日,於4月25日隨蘇聯紅軍撤退,逃往海參崴,再取道逃回國民黨統治區。但是,國民黨在哈爾濱的所謂正規軍、護路軍、偽警察和形形色色由國民黨委任、打著中央招牌拼湊起來的政治土匪,共有5000餘人。他們不甘心失敗,負隅頑抗,意欲同東北民主聯軍爭奪哈爾濱。

所謂的“中央先遣軍第五戰區”總指揮曹興武,獲得蘇軍即將撤離哈爾濱的消息後,即刻決定4月21日拂曉4時開進哈爾濱。但哈爾濱周邊各縣和哈爾濱的10個區中的7個區已被民主聯軍控制。曹興武企圖佔領哈爾濱的陰謀破滅。在大勢已去的形勢逼迫下,曹興武於4月27日到哈南軍分區談判。談判中,曹興武以“部隊分散,槍械不易集中”為藉口拖延時間,保存實力,不肯投降。哈南軍分區向北滿分局陳雲書記請示後,當即將曹興武及其部下30餘名匪首繳械扣留。

根據哈爾濱市的敵情和社會情況,4月25日至27日,總指揮李天佑和副總指揮劉轉連先後對哈爾濱周圍及市內一些地方進行了現場偵察。決定進攻哈爾濱市的主要方向,在市區的南面。因為那裡地勢比較好,對進攻有利,中間沒有大的江汊子、橋樑等障礙,有一條主要公路直接通向南崗區,指揮、通信聯絡比較方便。他們告訴部隊,南崗區是哈爾濱的軍事高地,道里區要保護好工商業,道外區人口稠密要維護好秩序,同時注意保護火車站、碼頭、橋樑、發電廠、自來水廠、麵粉加工廠的安全。

4月28日拂曉5時,進攻開始了。東北民主聯軍迅速佔領了指定目標。前進途中,在南崗區和道外區個別地方遇到小股敵人的抵抗和暗槍射擊,東北民主聯軍迅速將其殲滅。東北民主聯軍比較順利地解放了哈爾濱。抓獲國民黨軍、警、特、匪5000多人,收繳長短槍2680支、機槍39挺、子彈5000多發、戰馬650匹。東北民主聯軍特別注意群眾政策, 一些部隊在解放哈爾濱的第一天露宿街頭。

由於中國共產黨走的是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中國共產黨的絕大多數人長期處在農村環境中,對城市工作十分陌生。哈爾濱解放後的第一任市長劉達說,管理像哈爾濱這樣的大城市,在我們黨的歷史上還是第一次,沒有這方面的經驗。

其實早在哈爾濱解放前夕,陳雲同志就對解放哈爾濱的主力部隊359旅提出要求:“部隊佔領哈爾濱後,除了堅決打擊日偽殘餘和國民黨特務的破壞活動、維持社會秩序、保障水電供應、保衛城市的安定外,沒有直接接管企業的任務。主要目的是避免混亂和大的波動。不要我們一進城,什麼都想管,外行領導內行,把人家換下來,自己還管不好。哈爾濱有像老巴奪、秋林公司那樣的大工廠、大商店,從生產到服務,各行各業都有,糧、油、酒等樣樣具備。戰爭還在進行,要保護好城市的安全。”為了在進佔哈爾濱市之前嚴整部隊紀律,除要求加強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教育外,陳雲同志與北滿軍區政治部主任鍾赤兵還擬定入城紀律細則,並要求各部立即在部隊中進行教育。為了完整迅速地接收哈爾濱市,根據當時接收城市幹部很少的實際情況,還制定了“各按系統,自上而下,原封不動,先接後分”的接收方法。經陳雲批准,哈爾濱市政府成立之初,任命了一批民主人士擔任市政府的局長,還請了發電廠的主持人、自來水廠的工程師、消防隊隊長三位蘇聯僑民,參加市政府的技術工作。陳雲同志這些接收管理大城市的思想是富有遠見的,對以後(特別是解放戰爭後期)的大城市接管工作,有著重要指導意義。

歲月的風雨,雖然悄然走過,但是滄桑的歷史,卻永遠記載那段苦鬥的崢嶸。哈爾濱,這座美麗的城市。

陈云在哈尔滨解放时的前前后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