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入園前要做哪些準備?

一夕一晨

孩子適應幼兒園這件事情,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搞定的啊。不僅僅是小朋友需要適應幼兒園,家長們也需要適應幼兒園。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打算今年9月開始上幼兒園,那麼,現在就得開始好好規劃規劃了哦~

入園前:

1、保證孩子有一定的自理能力。

讓孩子學會基本的自理能力,比如:自己吃飯、穿脫衣服和鞋襪、上廁所等等。

在幼兒園裡,即使老師再細心,也難保會在同時照顧這麼多小朋友的時候疏忽了某個孩子。

所以,具有一定的自理能力,可以讓孩子不至於在無法獲得他人幫助的時候感到太無助。

2、保證孩子能夠順暢的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想法。

孩子在很多方面能力不足,這很正常,但能夠順暢表達自己的需求,起碼可以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找老師和別的小朋友尋求幫助

3、準備好入園所需用品。

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孩子更好的瞭解幼兒園生活,他們從心理上也更容易接受新的環境

4、瞭解幼兒園的環境和生活。

另外,利用繪本來幫助小朋友瞭解幼兒園生活也是個很好的方法。

5、調整作息。

就像我們大人假期結束需要調整作息一樣,什麼時候起床、什麼時候吃點心、什麼時候吃飯、什麼時候睡覺這些關鍵的時間節奏點,都儘量慢慢的給孩子調整到接近幼兒園的節奏,讓孩子能夠有一個過渡期,以免讓孩子在入園後難以適應。

入園後

1、準時接送。

一開始孩子肯定會不適應,會出現哭鬧、情緒低落等情況,尤其是在每天早上送孩子入園的時候。

但這時,千萬不要隨便“心軟”,因為孩子有情緒就放棄。因為這樣不僅會給孩子“我哭就可以不用去幼兒園了”的錯覺,讓規則感更難建立,還會使之後送孩子上幼兒園的過程變得更長、更不規律,無論是孩子還是家長都會非常煎熬。

所以,跟孩子說好,每天固定時間出門、準時在幼兒園門口和爸爸媽媽告別,保持溫柔而堅定的態度,給孩子鼓勵,告訴他下午會準時來接他,然後乾脆的轉身離開。

當然了,給孩子做好的承諾也必須要兌現,說好下午幾點來接就幾點來,以免讓孩子陷入更大的不安之中。

2、接納孩子的情緒。

我們說了,在孩子入園初期有情緒是很正常的一件事,畢竟

適應新環境對我們大人來說都並非易事,更不用說從小沒離開過爸爸媽媽、突然間生活發生“鉅變”的小寶寶了。

如果在寶寶哭鬧、拒絕上幼兒園的時候,我們自己的情緒也崩潰,會讓孩子更覺得上幼兒園是一件不好的事了。所以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告訴自己“這很正常,寶寶需要這樣的過程”,保持淡定,給孩子一個擁抱,接受並安撫他們的情緒。

3、和老師多溝通。

這不僅僅是為了從老師口中更多的瞭解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更是能夠幫助孩子對老師建立信任感。

孩子不適應幼兒園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無法對陌生的環境和人建立依賴和信任感。所以如果孩子時常看到爸爸媽媽和老師親切的說話、交流,也會給孩子留下一個“這是爸爸媽媽信賴的人,應該很可靠”的印象。

當然了,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經常提到孩子的老師,幫孩子和老師拉近距離。


Carrie萌育兒研習社

上幼兒園前寶貝應該進行哪些訓練呢?寶貝上了幼兒園又會遇到哪些問題呢?

今天,我們來為大家解讀低齡寶貝的入園問題.

要使寶貝能夠儘快適應幼兒園的群體生活和群體學習,同時不造成寶貝心理壓力和適應焦慮症狀,父母在寶貝入園前做充分的綜合能力和心理準備訓練是十分必要的。

入園前家庭訓練項目

1.邁障礙

父母要培養寶貝建立良好的運動興趣和運動習慣。

要讓寶貝經常參加體育活動,訓練寶貝學會獨自邁過5釐米高的障礙。

2.快跑

訓練寶貝學會正確的跑步姿勢。

3.平衡

平衡能力和力量素質對寶貝綜合運動能力發展非常重要,父母要訓練寶貝學會單腳站立片刻,並會輪換腳。

4.自我服務

父母要培養寶貝儘早學會自我服務的能力,訓練寶貝學會自己洗臉、擦手、擦嘴,用勺自己吃飯、自己用杯子喝水。

5.用工具

父母要訓練寶貝學會使用簡單的工具,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讓寶貝幫助父母用工具完成一些事情。

6.單利手

單利手對寶貝能力的發展非常重要,父母要儘早發現寶貝單利手的傾向,並儘早讓寶貝表現出明顯的單利手。

7.歸屬意識

父母要讓寶貝明確歸屬意識,要訓練寶貝知道自己的物品和照看自己的物品。

離開一個地方,要指導寶貝學會帶走自己的物品。

8.邏輯關係

邏輯關係訓練對寶貝思維的發展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建立非常重要。

父母要訓練寶貝知道事物的順序和關係.

9.告知大小便

父母要訓練寶貝能夠正確告知成人大小便。

10.午睡

父母要訓練寶貝能夠正常規律的午睡。

11.自我保護

父母要儘早告訴寶貝身邊常見的危險物品,讓寶貝建立危險意識,學會自我保護。

12.想象遊戲

父母要訓練寶貝開始學會簡單角色和想象遊戲。

13.解決問題

父母要訓練寶貝用已學會的自己的經驗去解決問題。

14.學動詞

父母要訓練寶貝掌握10個以上的常見動詞。

15.數數

父母要訓練寶貝能夠自然數數1-10。

16.取物

父母要訓練寶貝能按語言要求取出3個以內的物品。

17.問問題

好奇好問現象是2歲左右的寶貝學習興趣和大腦發展的重要表現,父母不但要耐心地回答寶貝的問題,還要引導寶貝對他們關心的事物提問。

18.形象思維

形象思維是2歲寶貝主要的思維模式,許多寶貝見不到物品就無法思維和解決問題,因此,父母要多多訓練寶貝用語言描述不在面前的事物。

19.規則

規則意識是寶貝群體生活和群體學習的基礎能力之一,父母要訓練寶貝有一定的遊戲規則意識。

20.自信

2歲左右的寶貝初步的自信意識開始萌芽,他們喜歡得到所有人的誇獎,併為得到誇獎而做出各種表現,父母要引導寶貝對成功的渴望。

有了這二十寶典,相信寶貝一定能信心滿滿迎接自己的幼兒園生活。


媽咪寶貝傳媒

1. 生理準備:一般幼兒園一個班級最少也有二十多個小朋友,配備兩個老師和一個保育員,兩教一保是大多數正規幼兒園的基本配備。這就是說不可能會有一對一的照顧。入園之前,我認為首先要給小朋友訓練好基本的自理習慣,例如如廁訓練,脫掉紙尿褲進行的如廁訓練是很必要的。還有簡單的穿衣褲,因為幼兒園會有午睡,午睡起床老師幫助小朋友穿衣總有先後,若小朋友可以自己穿衣服褲子,那麼就可以避免因無法及時穿衣引起的著涼,尤其是冬天。還有就是吃飯,小朋友入園前必須學會自己吃飯,因為幼兒園老師阿姨是不會一個一個喂孩子吃飯的,等著老師阿姨來喂,那麼吃到的可能就是冰涼的飯菜了,長此以往對孩子的腸胃很不好。

2. 心理準備:入園前半年要讓孩子有入園的心理準備,絕對不能說類似“你再不乖就送你去幼兒園了”的話,這種話會讓孩子產生恐懼幼兒園的心理,認為幼兒園是一個可怕的地方,只有不乖的小朋友才去的地方,這樣孩子就不會乖乖去幼兒園,會有哭鬧情緒。應該多帶孩子去附近幼兒園轉轉,看看大型滑梯遊樂設施,看看小朋友快樂的玩耍,讓孩子產生去幼兒園的興趣。並且告訴孩子,幼兒園是大孩子才能去的,寶寶長大了,可以去幼兒園啦!讓孩子有一種自豪感。告訴孩子幼兒園有很多有趣的玩具有很多小朋友可以一起玩,有老師教寶寶新的兒歌,還可以畫畫做遊戲,比寶寶一個人待在家裡有意思得我多了!這樣孩子產生興趣了,就不會抗拒幼兒園了。

其實要做的心理準備,不僅是指寶寶,還有媽媽也是一樣。很多媽媽在孩子入園後會有一種失落感,因為孩子的世界從此以後就不是隻有自己了,而是有很多小夥伴,老師……媽媽要學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鼓勵寶寶的同時鼓勵自己。


SarahDominguez

一、儘可能地降低分離焦慮。事實告訴我們,很多家長的分離焦慮是大於孩子的。我身邊就有一個例子,孩子兩歲多去小區託管班,孩子還沒哭,媽媽已經泣不成聲了。孩子的感受力十分敏銳,家長的情緒孩子看得一清二楚而且具有傳染力。因此作為家長首先要做好自己的心理建設,可以提前練習逐漸加長和寶寶的分離時間,可以和寶寶一起閱讀幼兒園的相關繪本,如《愛上幼兒園》《魔法親親》《忘說我愛你》等。



二、教會孩子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自己穿衣服鞋襪。家長一定要給孩子足夠的時間,不能因為孩子動作慢就代替孩子做事情。可以用火車過隧道的遊戲來引導不配合的寶寶。教會寶寶上廁所自己脫褲子和穿褲子。寶寶提的褲子不舒服,可以大人再幫助整理一下,但是千萬不能代勞。教會孩子自己吃飯,自己喝水。

三、告訴孩子老師是可以信任的。告訴寶寶有任何問題一定要找老師,如果老師解決不了,她會給媽媽打電話的。尤其注意上廁所一定要告訴老師,讓老師陪著去。剛入園的寶寶單獨去廁所是存在安全隱患的。

四、教會寶寶掌握一定的社交能力。與小同學相處,要學會商量,學會用語言表達需求,避免打人、咬人、搶玩具等。這樣既不傷害別人,也能一定程度上自我保護。

五、物質準備。姓名貼、照片、備用衣服、手絹、安全別針、小件兒自己喜歡的東西(要徵求老師意見)、水壺、拖鞋、書包等。當然各園要求不一樣,具體物品根據幼兒園要求來準備。

六、學會與老師溝通。要充分信任老師。不能當孩子面說老師不好。多關注老師通知。有問題及時跟老師溝通,不要相信孩子片面的話(2-4歲寶寶愛想象,還頭頭是道),要全面瞭解以後再做處理。出現意外,冷靜處理。
最後,雖然寶寶已送到幼兒園,但我們應該家園共育。教書是老師的事,育人絕對是家長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