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最後還拉了幾萬人墊背

俗話說“法不責眾”,但那要看誰掌法,若是遇上一個心狠手辣,執法必嚴的主,那麼所謂的眾,也不過是多費幾把刀子而已。

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最後還拉了幾萬人墊背

公元1380年,大明帝國建國第十三年,黨羽遍及朝堂內外的宰相胡惟庸被朱元璋以“謀不軌”的罪名誅其九族,同時誅殺御史大夫陳寧、中丞塗節等人。之後的十數年間,又處死開國大功臣李善長等人,前後共殺了三萬餘人,這就是著名的明初四大案之一的“胡惟庸案”。

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最後還拉了幾萬人墊背

1.宰相胡惟庸

胡惟庸,濠州定遠(今安徽定遠縣)人,公元1355年投奔朱元璋,因素有才能,又與李善長同鄉,很是得李善長看重。公元1373年,李善長推薦胡惟庸任右丞相,1377年更進一步,任左丞相,可謂百官之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自楊憲死後,胡惟庸更是勤懇謹慎,甚得朱元璋之歡心,朱元璋對他更加寵信。年深日久,胡惟庸恃寵而驕,專橫跋扈,在許多大事上,經常不經朱元璋便擅自決斷。

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最後還拉了幾萬人墊背

胡惟庸膽大到謀害大將軍徐達(未成功)、毒殺劉伯溫、私底下勾結太師李善長。權勢滔天的胡惟庸開始更加肆無忌憚,在朝堂內外排除異己,安插親信,而這一切,胡惟庸發現朱元璋似乎並未發覺,又或者即便發覺了也忌憚他龐大的黨羽勢力。於是,胡惟庸信心膨脹,與吉安侯陸仲亨、平涼侯費聚勾結,叫他兩偷偷收集兵馬,又與遊說李善長的弟弟李存義,將李善長拉下水,同時他還溝通倭寇,相約舉事。

2.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淮右布衣,起於微末之間,從一介布衣到天下共主,他經歷了多少勾心鬥角、爾虞我詐、血雨腥風,他的權謀城府又豈是胡惟庸可以揣測的?貪權戀權的朱元璋又怎會讓一個胡惟庸如此做大?如果會,那麼只有一個可能,他有思慮深遠的佈局。

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最後還拉了幾萬人墊背

對於宰相胡惟庸的胡作非為,我想以朱元璋的智慧心機不可能不瞭解,也不可能沒有防範。 胡惟庸就像是一個自我高潮的小丑,沉醉在美夢之中,而朱元璋就像是一頭虎視眈眈的猛虎,只等對手露出破綻,然後一爪拍下,拍碎的並不僅僅是胡惟庸這個小丑,更是但凡敢於與胡惟庸有所勾結的所有官員,更是在中國大地上持續了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

3.圖窮匕見

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最後還拉了幾萬人墊背

公元1379年,占城國(今越南境內)進貢,胡惟庸隱瞞不報,然而朱元璋早已知曉,便中書省、禮部的大臣關押,後賜死汪廣洋。 公元1380年,塗節告發胡惟庸,御史中丞商皓也告發胡惟庸的陰謀,於是朱元璋誅殺胡惟庸、陳寧、塗節。而胡惟庸所依仗的朋黨,在朱元璋面前,瑟瑟發抖。之後的十數年,胡惟庸案牽涉極廣,有免死金牌的李善長、南雄侯趙庸、永嘉侯朱亮祖、靖寧侯開國功臣均難逃一死,前後被殺的多達三萬餘人。

4.廢除丞相制度

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最後還拉了幾萬人墊背

胡惟庸死後,朱元璋趁此大好良機廢除了丞相制度,丞相事務由六部分別處理,同時朱元璋的皇權更加至高無上,中央集權進一步加強。

5.結語

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最後還拉了幾萬人墊背

古語有云:人貴有自知之明。胡惟庸權勢滔天,黨羽遍及朝堂,文臣、武將諸多大咖都被拉下水,他以為法不責眾,就算事情敗露,朱元璋也不敢誅殺如此多的大臣。但是有一點他錯了,他不瞭解朱元璋,能寫出“殺盡江南百萬兵,腰中寶劍血猶腥。”的朱元璋,也真的這樣去做的朱元璋,殺幾個小丑又算得了什麼。當然,“拉人下水,一起站隊”這個方法從來都是很有用的,除非遇上了朱元璋這樣一個殺伐果斷的君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