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昌古鎮,沒有烏鎮西塘的商業化,只有滿滿的生活氣息

江南水鄉,存留在記憶中的印象是小鎮裡的小橋流水,白牆黑瓦,石板巷弄,撐著油紙傘的姑娘和道不完的吳儂軟語,是《青花瓷》裡的天青色等煙雨,也是《夢裡水鄉》誰也載不走的那扇古老的窗。

安昌古鎮,沒有烏鎮西塘的商業化,只有滿滿的生活氣息

安昌古鎮,沒有烏鎮西塘的商業化,只有滿滿的生活氣息

藉著路過浙江之名,正好有了去水鄉遊玩的契機。於是從烏鎮西塘周莊到甪直,再三考慮比較,最終選擇了安昌。因為內心始終覺得名氣太大的古鎮,會商業化十足,原本想尋得的那抹清幽,早已被熙攘遊客給掠奪了去。以至於我們是直接打開了地圖,看看哪個古鎮不怎麼聽說過,便去哪個,安昌古鎮便這樣進入了我們的眼簾。

安昌古鎮,沒有烏鎮西塘的商業化,只有滿滿的生活氣息

就這樣開啟了一段隨心隨意的旅程。

安昌古鎮,沒有烏鎮西塘的商業化,只有滿滿的生活氣息

安昌古鎮位於紹興,始建於北宋時期,後因戰亂焚燬又重修建於明清時期。有這麼一個說法:天下師爺皆出紹興,紹興師爺出安昌。可見安昌是一個地靈人傑的地方。古鎮並不大,兩個小時便能遊覽完畢,如果想體驗慢生活的話,就建議住多一晚,只是可選擇的不多,住宿條件差,只能放低標準入鄉隨俗,好好體驗一把當地特色住宿也是難忘的。

安昌古鎮,沒有烏鎮西塘的商業化,只有滿滿的生活氣息

抵達安昌古鎮已是日暮時分,原本不多的遊客也隨著太陽的褪去而散了。我們拉著行李在石板路上一家家尋找著住宿的地方,走遍整個古鎮也就是兩家,其中一家還沒有房間了,不得已住進了很是老舊的旅館裡,十足80年代的即視感,舊而窄的樓梯,昏黃的燈光,長長的樓道,暗紅色的木門,一間房間接連著一間,不由得想起了電影《花樣年華》裡的場景。

安昌古鎮,沒有烏鎮西塘的商業化,只有滿滿的生活氣息

安昌的動人之處在於它的古樸無華,也在於滿滿的生活氣息。

安昌古鎮,沒有烏鎮西塘的商業化,只有滿滿的生活氣息

清晨的時候,當第一縷陽光披灑在古老的石板路上,就早已有人圍坐在河邊的茶座上,一壺熱茶,兩碟小吃, 三幾老友,就這樣閒話家常,古鎮裡的人,有著自己的生活方式與節奏,與外面喧囂世界有著截然不同的氣息。

安昌古鎮,沒有烏鎮西塘的商業化,只有滿滿的生活氣息

安昌古鎮,沒有烏鎮西塘的商業化,只有滿滿的生活氣息

餛飩店也開張了,只見一位老阿姨忙著包餛飩,一張皮,一點餡,一折一疊一捏,變著戲法似的就做好一個了,十分利索;旁邊煤炭爐子上放著一鍋熱湯,一揭開蓋子就白煙滾滾。我們選了個靠河邊的位置,坐等熱氣騰騰的餛飩上桌。8元一碗的餛飩,咬開後肉香四溢,用料十足,良心商家。

安昌古鎮,沒有烏鎮西塘的商業化,只有滿滿的生活氣息

安昌古鎮,沒有烏鎮西塘的商業化,只有滿滿的生活氣息

眼前偶爾劃過一兩艘烏篷船,河水也緩緩的蕩起了漣漪,天氣大好,陽光籠罩在河面上,搖曳著發亮。這邊有搬出一簸箕芝麻出來曬的姑娘,那邊有在浣洗衣物的婦人,遠處還有若隱若現幾聲叫賣,日子的美好不在於不染世俗,而是應該如此這般的煙火氣,把一朝一暮,一蔬一飯過得有滋有味。

安昌古鎮,沒有烏鎮西塘的商業化,只有滿滿的生活氣息

安昌古鎮,沒有烏鎮西塘的商業化,只有滿滿的生活氣息

醬板鴨和醬香腸是安昌的特色,一排排,一串串,油亮亮地掛在店門口,讓人垂延欲滴。一走過便有店主人招攬著去嘗試一下味道,不買也不打緊,更是隨意讓拍照個夠,沒有覺得我們擋道礙事,有時還遇到幾個熱情一點的,直接拉著我們聊天,問了許多“從哪裡來呀?打算玩多久?覺得安昌好玩不?”之類的問題,瞬間也縮近了與當地人之間的距離,好感指數持續上升。

安昌古鎮,沒有烏鎮西塘的商業化,只有滿滿的生活氣息

安昌古鎮,沒有烏鎮西塘的商業化,只有滿滿的生活氣息

雖然是作為遊客的身份,但也感受到了安昌時光的靜諡,日子像首歌一樣慢慢流淌,每個人都過得不慌不忙;把身心沐浴在這裡,發呆、放空;記得來時,內心還夾雜著外界的浮躁,走時已是一片安寧。


分享到:


相關文章: